因为疗效,滑膜炎颗粒荣获九部教科书、指南共识推荐
点击蓝字丨关注我们
滑膜炎颗粒:国内首个以滑膜为治疗靶点的骨关节疾病创新药
【成份】夏枯草、女贞子、枸骨叶、黄芪、防己、薏苡仁、土茯苓、丝瓜络、泽兰、丹参、当归、川牛膝、 豨莶草。
【功能主治】清热祛湿,活血通络。用于湿热闭阻、淤血阻络所致的痹病,症见关节肿胀疼痛、痛有定处、屈伸不利;急、慢性滑膜炎及膝关节术后见上述证候者。
【规格】6g*6袋/盒(无糖型)。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袋,一日3次。
因为疗效,滑膜炎颗粒荣获九部教科书、指南共识推荐
【三部教科书】
《临床骨伤科学》
《中医骨伤科学》
《中医风湿病学临床研究》
【四部指南】
《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南·风湿病分册》
《中医内科临床诊疗指南-骨痹》
《中医骨伤科临床诊疗指南-膝痹病(膝骨关节炎)》
《痛风及高尿酸血症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2023)》
【二部共识】
《膝骨关节炎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 (2023)》
《中西医结合治疗膝骨关节炎(膝痹)专家共识(2023)》
教科书、指南共识推荐滑膜炎颗粒
详细内容如下
《临床骨伤科学》
主编:
孙树椿(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
孙之镐(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单纯性滑膜炎:是指关节遭受急慢性损伤和外感风寒湿邪侵袭而引起滑膜组织的非化脓性炎性病变。以膝关节最为多见,髋、踝、腕关节也有发生。
教科书推荐:在单纯性滑膜炎的中成药治疗中推荐使用滑膜炎颗粒。
《中医骨伤科学》
主编:
赵文海(长春中医药大学)
张俐(福建中医药大学)
温建民(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
教科书推荐:在骨关节炎的内治法中推荐使用滑膜炎颗粒。
《中医风湿病学临床研究》
主编:刘维(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教科书推荐:在风湿病中药制剂临床研究中推荐使用滑膜炎颗粒,滑膜炎颗粒可用于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属湿热痹阻证者。
《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南·风湿病分册》
组织编写:
中国标准化协会中医药标准化分会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标准研究中心
主编:王承德
教科书推荐:
一、类风湿关节炎:
湿热痹阻证:关节肌肉肿痛、重着、触之灼热或有热感,口渴不欲饮,烦闷不安,或有发热,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辨证要点:关节肌肉肿痛、重着,触之灼热或有热感,舌质红,苔薄黄,脉滑数或濡数。
治法:清热除湿,宣痹通络。
在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痹阻证可选用中成药中,推荐使用滑膜炎颗粒。
二、系统性红斑狼疮:
1、风湿热痹证:关节红肿热痛,四肢肌肉酸痛或困重,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或滑数。
辨证要点:关节红肿热痛,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或滑数。
治法:祛风化湿,清热通络。
在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热痹证可选用中成药中,推荐使用滑膜炎颗粒。
2、瘀热内阻证:低热起伏,渴不欲饮,口苦口干,唇甲紫绀,少腹或下腹胀痛拒按,带下黄稠有秽臭,困乏纳差,小便混浊,大便秘结,舌质暗红,苔黄腻或白腻,脉弦数。
辨证要点:低热起伏,渴不欲饮,口苦口干,唇甲紫绀,困乏纳差,小便混浊,大便秘结,舌质暗红,苔黄腻或白腻,脉涩或弦数。
治法:清热活血,化瘀通络。
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瘀热内阻证可选用中成药中,推荐使用滑膜炎颗粒。
三、反应性关节炎:
湿热蕴结证:关节红肿、灼热、疼痛、得冷稍舒,多伴口苦、口臭,烦躁,大便黏滞或干结,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细促。
辨证要点:关节红肿、灼热、疼痛,大便黏滞或干结,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细促。
治法:清热利湿,疏经通络。
在反应性关节炎湿热蕴结证可选用中成药中,推荐使用滑膜炎颗粒。
四、幼年特发性关节炎:
湿热痹阻证:此型患者常见患病初期,关节肿胀疼痛,伴有重着感,触之皮温高,活动受限;可伴有发热,口渴不欲饮,肌肉疼痛重着,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辨证要点:关节红肿疼痛明显,触之皮温高,活动受限,肌肉疼痛重着,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除湿,宣痹通络。
在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湿热痹阻证可选用中成药中,推荐使用滑膜炎颗粒,并规范使用剂量【口服。3-6岁,一次1/2袋;>6岁,一次1袋。一日2-3次】
五、痛风:
1、湿热蕴结证:局部关节红肿热痛,发病急骤,病及一个或多个关节,多兼有发热、恶风、口渴、烦闷不安或头痛汗出,小便短黄,舌红苔黄,或黄腻,脉弦滑数。
辨证要点:关节红肿热痛,发病急骤,多兼有发热、口渴,小便短黄,舌红苔黄,或黄腻,脉弦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通络止痛。
在痛风湿热蕴结证可选用中成药中,推荐使用滑膜炎颗粒。
2、痰湿痹阻证:关节疼痛反复发作,日久不愈,时轻时重,或呈刺痛,固定不移,关节肿大,甚至强直畸形,屈伸不利,皮下结节,或皮色紫暗,脉弦或沉涩。
辨证要点:病程长,关节疼痛反复发作,或刺痛,甚至强直畸形,皮下结节,皮色紫暗,脉弦或沉涩。
治法:活血化瘀,化瘀散结。
在痛风痰瘀痹阻证可选用中成药中,推荐使用滑膜炎颗粒。
六、骨关节炎:
湿热阻络证:肢体关节红肿热痛,活动不利,得热痛剧,发热,口干苦,或伴腰膝酸软,四肢倦怠,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辨证要点:肢体、关节红肿热痛,得热痛剧,发热,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除湿,通络止痛。
在骨关节炎湿热痹阻证可选用中成药中,推荐使用滑膜炎颗粒。
七、强直性脊柱炎:
湿热痹阻证:骶髂、颈、背、腰疼痛,痛处伴有热感或重坠感,疼痛夜甚,拒按,俯仰不利,四肢关节肿热疼痛,肢体沉重,口渴不欲饮,或有发热,小便黄,大便秘结等,舌暗红,苔黄或厚腻,脉滑数。
辨证要点:骶髂、颈、背、腰疼痛,痛处伴有热感或重坠感,暑湿阴雨天气症状加重,活动后可减轻,疼痛夜甚、拒按,俯仰不利,四肢关节肿痛甚,局部皮温升高,肢体沉重,口渴不欲饮,或发热,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等,舌暗红,苔黄或厚腻,脉滑数。
治法:补肾活血,清热利湿。
在强直性脊柱炎湿热痹阻证可选用中成药中,推荐使用滑膜炎颗粒。
八、银屑病关节炎:
湿热内蕴证:关节红肿热痛,斑块样皮疹或蛎壳样皮疹色红,鳞屑厚或垢厚,胃脘痞闷,纳呆,甚或呕恶不欲食,小便黄赤,大便黏腻不爽,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辨证要点:皮疹色红,鳞屑垢厚,关节红肿疼痛,舌红苔黄腻,脉象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消肿止痛。
在银屑病关节炎湿热内蕴证可选用中成药中,推荐使用滑膜炎颗粒。
《中医内科临床诊疗指南-骨痹》
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
骨痹:是由于年老体衰、骨失滋养、气血失调,所致局部或全身骨关节退化改变的一种病证。临床表现为关节疼痛、僵硬、肿大、畸形及功能障碍,常伴有继发性滑膜炎。常见于西医增生性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膝骨性关节炎等疾病。
风湿热痹证:
病机:风湿热邪侵袭,痹阻经络。
治法:清热祛风,除湿止痛。
推荐中成药:滑膜炎颗粒,每次1袋,每日3次,口服。(推荐强度:A;证据级别:Ⅰ)
《中医骨伤科临床诊疗指南-膝痹病(膝骨关节炎)》
牵头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膝痹病(膝骨关节炎),属于中医骨痹痹证范畴,是一种以关节软骨退变、软骨下骨病变和滑膜炎症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疾病。
对于急性疼痛发作的患者,当对乙酰氨基酚及 NSAIDs 不能充分缓解疼痛或有用药禁忌时,可考虑用滑膜炎颗粒。
《痛风及高尿酸血症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2023)》
2023年1月,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提出,由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起草。
本指南提出了痛风及高尿酸血症的诊断与分类标准、患者健康管理、中西医结合治疗、预防调护等内容,突出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特色,指导痛风及高尿酸血症的中西医结合规范化诊疗。适用于各级医院的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师。
湿热毒蕴证(常见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期)诊断:
主症:1) 关节红肿热痛;2) 关节痛剧;3) 关节疼痛频繁发作。
次症:1) 发热;2)烦躁不安;3) 口苦、口臭;4) 大便黏滞不爽或臭秽。
舌脉:舌质红,苔黄腻或黄厚,脉弦滑或滑数。
具备主症 2 条,或主症 1 条、次症 2 条,结合舌脉可诊断。
治法:清热解毒,利湿化浊。
该指南在湿热毒蕴证(常见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期)中,推荐使用滑膜炎颗粒。
《膝骨关节炎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 (2023)》
2023年4月,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中日友好医院、教育部筋骨理论与治法重点实验室,共同发布了《膝骨关节炎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
本共识综合了中西医相关领域专家的意见,形成了膝骨关节炎中西医结合诊疗的共识意见,进一步发挥中医和西医在诊疗KOA方面优势互补的作用,为医生在临床工作中提供参考。
湿热蕴结证:表现为①膝关节疼痛、功能障碍;②冷敷时疼痛减弱、热敷时疼痛增强;③膝关节局部皮温较高,可以肤色偏红;④舌苔色黄。符合①、②,加③、④中1项。
治法:清热化湿、活血通络。
该共识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推荐滑膜炎颗粒用于膝骨关节炎-湿热蕴结证的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膝骨关节炎(膝痹)专家共识(2023)》
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一种慢性退行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快,KOA患病率逐年攀升,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共识推荐:中成药具有使用方便、剂型稳定等优势,可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酌情选用中成药治疗,口服可选用滑膜炎颗粒。
总结
神威滑膜炎颗粒以滑膜为治疗靶点,修复滑膜,消肿止痛;对痛风、骨关节炎等多种病因引起的滑膜炎均能有效治疗,并且循证证据充分,有九篇教科书、指南共识推荐使用,对于各种关节的肿胀积液,临床反馈,3天见效!
文献引用:
[1]孙树椿,孙之镐著《临床骨伤科学》第2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4
[2]赵文海、张俐、温建民主编《中医骨伤科学》 科学出版社2017-09
[3]《中医风湿病学临床研究》十三五规划教材[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9,12.
[4]王承德主编《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南-风湿病分册》中国标准化协会中医药标准化分会组织编写;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2
[5]《中医内科临床诊疗指南-骨痹》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2019
[6]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膝痹病(膝骨关节炎)临床诊疗指南制定工作组. 中医骨伤科临床诊疗指南·膝痹病(膝骨关节炎) [J]康复学报.2019第29卷(3):1-7.
[7]刘维.痛风及高尿酸血症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J].中医杂志,2023,64(01):98-106.DOI:10.13288/j.11-2166/r.2023.01.019.
[8]徐浩,肖涟波,翟伟韬.膝骨关节炎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J].世界中医药,2023,18(07):929-935.
[9]王欢.中西医结合治疗膝骨关节炎(膝痹)专家共识[J/OL].世界中医药:1-10[2023-09-04].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5529.R.20230606.1355.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