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善堂中医中药治疗滑膜炎乳腺增生肺癌参考思路
【文末有学习中医和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料电子书赠送福利】
方法一
滑膜炎方可有效治疗膝关节滑膜炎
膝关节滑膜炎是临床常见病,主症是膝关节积液 1994~2003年笔者应用中药自拟滑膜炎方 主治疗膝关节滑膜炎120例,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般资料 本组患者120例均为门诊患者,男58例,女62例,年龄18~72岁;病程<3周85例,1~6 月22例,7~12个月13例;有外伤史64例,无外伤史56例;治疗时间最短1个疗程,最长5个疗程。1.2 临床表现及检查 急性损伤性膝关节滑膜炎可见膝关节肿胀,屈膝活动受限,膝关节张力 ,液体超过50ml时浮髌试验阳性。关节穿刺为粉红色液体。X线摄片膝关节骨质正常。舌质红,苔 黄腻,脉弦滑 。慢性劳损及退变性膝关节滑膜炎可见膝关节肿胀,活动受限,膝眼凹陷消失,浮髌试验阳性,股四头肌废用性萎缩。关节穿刺液为淡黄液体。X线摄片膝关节为退行性变。1.3 辨证分型 本组辨证主要分2型:(1)水湿型:膝关节肿胀,疼痛拒按,肤色不变,活动不利。舌淡红,苔薄白或厚腻,脉濡缓。(2)瘀血型:膝关节青紫肿胀,疼痛拒按,痛如针刺,活动不利。舌质暗红,边有瘀点,苔薄白,脉弦涩。
1.4 治疗方法 抽液后应用中药辨证治疗。抽液治疗:膝关节皮肤常规消毒,在髌骨外上方髌上囊波动最明显处用1%利多卡因3ml局麻,将20ml注射器、7号空针刺入囊内,尽量抽净积液,不必加压包扎。中药治疗:(1)水湿型:滑膜炎Ⅰ号方,其组成为薏苡仁30g,牛膝10g,苍术10g,黄柏10g,茯苓10g,当归10g,独活15g,鸡血藤20g,赤小豆30g,防己15g。(2)瘀血型:滑膜炎Ⅱ号方,其组成为桃仁10g,红花10g,当归10g,川芎10g,生地15g,赤芍10g,地龙10g,牛膝10g,薏苡仁30g,独活15g,赤小豆30g。欢迎关注仁善堂古方疗疾微信公众号(3)随证加减:兼寒者加桂枝15g,兼风者加防风10g,兼热者加金银花15g,痛甚者加蜈蚣1条。服用方法:上方水煎500ml,每日1剂,分2次服用,连服6剂为1个疗程,停2天。所有患者治疗后均进行了随访,3~6个月不等。
2 治疗结果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经随防3~6个月未复发者为痊愈85例,占70.83%。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但遇寒冷有痛感者为显效,30例,占25.00%。临床症状及体征暂时消失,仍有复发者为有效,4例,占3.33%。临床症状及体征未消失者为无效,1例,占0.83%,总显效率为95.83%。
3 讨论创伤性膝关节滑膜炎是由于急性创伤或慢性劳损引起的滑膜无菌性炎症,病理表现为滑膜的充血、水肿、滑膜增厚。因组织间渗透压改变,关节液的吸收与分泌失衡,渗液增加。滑膜及轻骨浸泡在积液中,受到炎性物的刺激,反过来加重滑膜水肿。关节内压增高,静脉及淋巴回流受阻,形成恶性循环,抽液既有诊断作用,帮助辨病辨证,又有治疗作用。但一部分患者抽液以后膝关节内形成负压,因此渗液增加,病情较抽液以 加重,故不宜再抽。通过中药治 疗,促进静脉回流和淋巴循环,局部渗出减少,使滑膜增厚得以修复,关节功能恢复。中医理论认为滑膜炎是经脉受阻,湿浊痰瘀留滞为患。治疗以利水渗湿、活血化瘀为主。滑膜炎方是针对本病的自拟方剂。方中薏苡仁利水渗湿,赤小豆利水消肿,用于水肿。牛膝性善下行,长于活血通经,又能祛瘀止痛,用于瘀血凝滞的病症。当归活血止痛,独活祛风胜湿,用于膝部肿痛。滑膜炎Ⅰ号方中,苍术、防己祛风除湿,茯苓利水渗湿,黄柏清热燥湿,鸡血藤舒筋活络,诸药配伍能够利水渗湿、疏通经络。滑膜炎Ⅱ号方中,桃仁、红花、川芎活血祛瘀,生地、赤芍、地龙清热凉血、通络,诸药配伍,偏重于活血化瘀,兼利水消肿。兼风热者配伍金银花以清热解毒,兼风寒者配桂枝、防风温通经络、祛风散寒,疼痛较甚者配伍蜈蚣以通络止痛。
方法二
重用木鳖子治疗乳腺增生、滑膜炎、肺癌
木鳖子为葫芦科植物木鳖子的种子,我们用其治疗一些疑难杂症,取得了较好效果,现举验案3则如下
1 乳腺增生病魏某,女,34岁。2006-12-05就诊。双乳憋胀疼痛6个月。曾在多家医院诊为乳腺囊性增生,用乳癖消等成药治疗效果不佳,又服活血化瘀、疏肝理气中药月余,病情时轻时重。刻诊:双乳憋胀,经前为甚,偶发疼痛,口苦咽干,舌黯红,脉弦略数。查双乳外上象限肿块压痛,直径约3~4 cm。诊为乳癖,辨证为肝郁化火,痰瘀积聚。处方:木鳖子15 g,栀子10 g,牡丹皮10 g,当归10 g, 赤芍药15 g, 薏苡仁20 g, 酒大黄5 g, 白芷15 g,甘草10 g。水煎服,日1剂。3剂后肿块变软,疼痛消失,复进15剂,病愈。随访2个月未复发。按:木鳖子有较好的消肿散结、止痛效果。但《中药大辞典》用量过小,很难充分发挥其作用。经多年谨慎应用,发现其为相当安全的药物,单剂20 g无明显毒性。本患者乳腺疼痛憋胀,口苦,为痰瘀化火之象。故以木鳖子散结消肿;配合牡丹皮、栀子、酒大黄清散瘀热;薏苡仁、白芷利湿化痰;甘草调和诸药。其他如卵巢囊肿、慢性盆腔炎等痰瘀交结者亦有良效。
2 滑膜炎傅某,男,53岁。2006-07-02初诊。双膝疼痛4年。常服布洛芬等止痛药,坚持工作。近6个月药效渐差,行走困难。X线片示双膝关节退行性变。刻诊:膝痛腿软,行走无力,二便正常,舌淡,苔白略厚,脉弦重取无力。双膝压痛明显,屈伸受限。诊为膝关节滑膜炎,证属肝肾亏虚,痰瘀阻络,筋脉失养。治宜补肾养筋,化痰祛瘀止痛。处方:木鳖子30 g,熟地黄30 g,黄芪40 g,苏木10 g,附子8 g,白附子10 g,黄柏10 g,牛膝10 g,甘草10 g, 生姜10 g。日1剂,水煎40 min分3次服。药渣热敷患处。5剂后疼痛缓解,关节较前灵活。复进20剂,病情基本痊愈。按:《开宝本草》谓木鳖子甘,温,无毒,《本草纲目》谓其苦微甘,有小毒。其毒性并非如毒蛇猛兽,但不知何时成为仅治疗肿毒的外用药。木鳖子有良好的化痰止痛作用,对滑囊炎、滑膜炎、膑软骨软化等关节退行性病变有效。本患者年逾五十,腰膝酸软,舌淡,脉重取无力,故以熟地黄、黄芪、附子补肾养肝;木鳖子、白附子、苏木化痰祛瘀止痛;牛膝、黄柏强腰健膝;生姜、甘草和胃。配合药渣外敷,止痛迅速,关节功能也能明显改善。
3 肺癌鞠某,男,67岁。2006-04-08初诊。患者2个月前咳嗽发热,输液后好转。但其后反复发作,再治效果不佳。后因咯血至医院检查,诊为肺癌晚期,化疗1个疗程难以忍受副作用而停用。刻诊:咳喘气短,不能平卧,痰多难咳,痰中带血,胸痛,低热,纳呆呕恶,二便少,下肢水肿,舌黯淡,苔白厚腻,脉虚大数。辨证为肾元大亏,脾虚胃弱,痰瘀积聚,本虚标实。欢迎关注仁善堂古方疗疾微信公众号处方:木鳖子10 g,大黄5 g,苏叶3 g,甘草2 g,山茱萸15 g,砂仁2 g, 人参5 g, 生姜10 g。水煎,频频小量服用。5剂药后,呕吐渐止,能少量进食,但仍胸痛咳嗽。2006-04-13复诊,处方:木鳖子15 g,白术10 g,茯苓15 g,猪苓10 g,山茱萸10 g,大黄3 g,人参5 g, 甘草5 g。5剂药后咳痰容易,无咯血,能进食馒头、鸡蛋等。此后灵活配合苏木、蜈蚣、海藻、黄芪、白花蛇舌草等,用药月余,病情稳定,无胸痛,咳嗽气短减轻,复查X线胸片示肿块较前缩小,肺野清晰,现仍在治疗中。按:本例因化疗副作用,脾肾虚,胃气上逆,故用人参、山茱萸急固本培元;用大黄、苏叶降胃止呕;砂仁、生姜调养胃气。人以胃气为本,胃气复后以木鳖子化瘀散结为主,配合其它药物,疗效尚可。用时木鳖子不必打破,止痛散结作用十分明显。以其为主治疗肺癌、食管癌数十例,均有效控制肿瘤生长,连续服用月余未发现明显副作用。
方法三
外敷中药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积水
2007年1月~2008年3月,笔者收治膝关节滑膜炎积水患者6例,采用中药外敷治疗,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本组6例均为门诊患者,男2例,女4例;年龄最小65岁,最大78岁,平均71.5岁;病程最短30天,最长1年,平均75天。
诊断标准:参照《实用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学》中的诊断标准确诊。ll缶床表现为膝关节肿胀,关节活动受限,局部疼痛,休息后减轻,过劳后加重,病程长者股四头肌萎缩,触诊滑膜囊壁增厚,浮髌试验阳性。X线检查膝关节正侧位片骨质无明显异常,关节腔穿刺液为淡粉色液体,表面无脂肪滴。除外关节腔内积血及滑膜结核。
治疗方法
按以下比例配制药物:白芷5~8份,芒硝2~4份,冰片O.5~2份,吸水树脂O.2~0.5份,混合磨粉,过120目筛。取药物50g,用黄酒调配成糊状,涂抹膝关节部位,厚约5mm,外用塑料薄膜覆盖,再用纱布包裹固定即可。24h换药1次,连用2天。
治疗结果
疗效标准:痊愈:自觉症状消失,X线片正常,无积水;显效:自觉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好转:症状明显减轻,X线照射无积水,偶有疼痛感;无效:症状未减轻,各种辅助检查无改变。
治疗结果:本组6例经1个疗程治疗均痊愈。
讨论
膝关节积水是关节损伤后引起的滑膜非感染性炎症性疾病,是较难治疗的。引起膝关节积水的原因很多,一般多由外伤及慢性劳损引发。当膝关节遭受外力打击后,可导致滑膜血管扩张、充血,产生大量渗出液,渗出液使关节内压力增高,阻碍淋巴回流,形成恶性循环。其主要病理是关节内滑膜组织功能异常和形态改变,从而引起滑膜液生成过多和吸收障碍。临床表现以关节肿胀疼痛反复发作,功能受限,肌肉萎缩为主。该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治疗不及时,不仅关节肿痛反复发作,而且会产生软骨损害、关节畸形,甚至导致残疾,影响患者生活和工作。
膝关节积水经确诊后及时正确有效的治疗是很关键的,膝关节积水早期一般是急性期,西医多采用激素、抽液、冲洗、抗生素等方法治疗,可以缓解症状,但不能彻底治疗,且容易错过最佳治疗期,炎症逐渐转化为慢性期,反复积液,滑膜肥厚、粘连,影响关节功能。欢迎关注仁善堂古方疗疾微信公众号
《杂病源流犀烛·跌扑闪挫源流》中说:跌扑闪挫,卒然身受,由外及内,气血俱伤病也。故笔者采用外敷中药,选择白芷、芒硝、冰片进行配合,使得各药物共同发挥协同效应。其中白芷性温,味辛微苦,具有祛风、燥湿、消肿、止痛的作用;芒硝性大寒,味辛苦,具有泻热、软坚、消肿的作用;冰片性微寒,味辛苦,具有通诸窍、散郁火、消除瘀血肿痛的作用。
运用中药外敷治疗膝关节积水能迅速通达整个关节,迅速修复关节软骨和韧带的退行性病变,调节骨质均衡代谢谢,提高骨细胞和滑膜组织的新陈代谢谢功能,消除关节的充血、水肿、粘连、挛缩、僵硬、疼痛等症状,增强关节韧带的功能,加强韧带弹性韧性,消除炎症水肿,改善患处的微循环和营养状态,增强骨关节的稳定性,在消除无菌性炎症的同时,有效减少自由基的产生,减缓骨关节软骨退化和骨质增生。
采用中药外敷的优点是用白芷为主,芒硝、冰片为辅,祛风祛瘀,燥湿消肿,软坚止痛,疗效确切,经济方便,安全无毒副作用,对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膝关节积水病症具有迅速明显的疗效。
今日分享学习中医和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料
《明清名医全书大成(尤在泾医学全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