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科 > 每周一药——柴胡

每周一药——柴胡

admin7个月前 (01-08)皮肤科16

【论哥们情义,我就服柴胡】

柴胡名称的由来有个民间传说。从前,一地主家有两个长工,一姓柴,一姓胡。有一天小胡病了,先发热后又发冷,冷血的地主竟把小胡赶出家门,小柴一听也负气出走。他扶小胡逃荒到一山中,小胡筋疲力尽,倒地不起,小柴便去找吃的。可小胡实在太饿了,无意中拔了身边的一种叶似竹叶子的草的根入口咀嚼,不久感到身体轻松些了。待小柴回来,便以实告。小柴认为此草肯定有治病效能,于是再拔一些让小胡食之,没想到小胡的病居然好了。他们二人便用此草为人治病,并以此草起名柴胡。

【Test time】

1、柴胡原植物属于()。

A.伞形科  B.柴胡科  C.五加科  D.蝶形科

2、中药柴胡为原植物的()。

A.根   B.茎    C. 根茎   D.叶

3、下面哪张图是柴胡饮片?

A.

B.

C.

D.

【药典之言】

『性味与归经』辛、苦,微寒。归肝、胆、肺经。

『功能与主治』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子宫脱垂,脱肛。

【各家之言】

《神农本草经》:味苦,平。主治心腹,去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

《名医别录》:微寒,无毒。主除伤寒,心下烦热,诸痰热结实,胸中邪逆,五藏间游气,大肠停积水胀,及湿痹拘挛。亦可作浴汤。

《药性论》:能治热劳,骨节烦疼,热气肩背疼痛,宣畅血气,劳乏羸瘦,主下气消食,主时疾内外热不解,单煮服良。

《日华子本草》:味甘,补五劳七伤,除烦,止惊,益气力,消痰,止嗽,润心肺,添精,补髓,天行温疾,狂热乏绝,胃胁气满,健忘。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味苦,平。主心腹,去肠胃中结气,轻扬之体,能疏肠胃之滞气。饮气积聚,疏肠胃之滞物。寒热邪气,驱经络之外邪。推陈致新。总上三者言之,邪去则正复也。久服轻身,明目益精。诸邪不能容,则正气流通,故有此效。

柴胡肠胃之药也。观经中所言治效,皆主肠胃,以其气味轻清,能于顽土中疏理滞气,故其功如此。天下惟木能疏土,前人皆指为少阳之药,是知其末,而未知其本也。

张仲景小柴胡汤专治少阳,以此为主药何也?按伤寒传经次第,先太阳,次阳明,次少阳。然则少阳虽在太阳、阳明之间,而传经乃居阳明之后,过阳明而后入少阳,则少阳反在阳明之内也。盖以所居之位言,则少阳在太阳、阳明之间,以从入之道言,则少阳在太阳、阳明之内,故治少阳与太阳,绝不相干,而与阳明为近,如小柴胡汤之半夏、甘草,皆阳明之药也。惟其然,故气味须轻清疏达,而后邪能透土以出,知此则仲景用柴胡之义明,而柴胡为肠胃之药亦明矣。

【审慎用药】

《本草衍义》:《本经》并无一字治劳,今人治劳方中鲜有不用者。呜呼!凡此误世甚多。尝原病劳,有一种真脏虚损,复受邪热,邪因虚而致劳,故曰劳者牢也。当须斟酌用之,如《经验方》中,治劳热青蒿煎丸,用柴胡正合宜耳,服之无不效,热去,即须急已。若或无热,得此愈甚,虽至死,人亦不怨,目击甚多。《日华子》又谓补五劳七伤。《药性论》亦谓治劳乏羸瘦。若此等病,苟无实热,医者执而用之,不死何待!注释本草,一字亦不可忽,盖万世之后,所误无穷耳。苟有明哲之士,自可处治。中下之学,不肯考究,枉致沦没,可不谨哉?可不戒哉!如张仲景治寒热往来如虐状,用柴胡汤,正合其宜。

【答疑篇】

《本草新编》:柴胡以补正,能提气以升于阳。使参、芪、归、术,共健脾而开胃,不能生津以降于阴;使麦冬、丹皮,同益肺以滋肾,能入于血室之中以去热,不能入于命门之内以去寒。无奈世人妄用柴胡以杀人也,余所以探辨之耳。

或问柴胡不可用之以治阴虚之人是矣,然古人往往杂之青蒿、地骨皮、丹皮、麦冬之内,每服退热者,又谓之何?曰:此阴虚而未甚者也。夫阴虚而火初起者,何妨少用柴胡,引诸补阴之药,直入于肝、肾之间,转能泻火之速。所恶者,重加柴胡,而又久用不止耳。用药贵通权达变,岂可拘泥之哉。

或问柴胡乃半表半里之药,故用之以治肝经之邪最效,然而肝经乃阴脏也,邪入于肝,已入于里矣,又何半表半里之是云,乃往往用柴胡而奏效如神者,何也?夫肝经与胆经为表里,邪入于肝,未有不入于胆者,或邪从胆而入于肝,或邪已入肝,而尚留于胆,彼此正相望而相通也。柴胡乃散肝邪,而亦散胆邪之药,故入于肝者半,而入于胆者亦半也。所以治肝而胆之邪出,治胆而肝之邪亦出也。

或问柴胡既是半表半里之药,邪入于里,用柴胡可引之以出于表,则病必轻。邪入于表,亦用柴胡,倘引之以入于里,不病增乎?不知柴胡乃调和之药,非引经之味也。邪入于内者,能和之而外出,岂邪入于内者,反和之而内入乎。此伤寒汗、吐、下之病,仲景夫子所以每用柴胡,以和解于半表半里之间,使反危而为安,拨乱而为治也。

又问柴胡既是调和之药,用之于郁症者固定,然有时解郁,而反动火,又是何故?此必妇女郁于怀抱,而又欲得男子,而不可得者也。论妇女思男子而不可得之脉,肝脉必大而弦出于寸口。然其怀抱既郁,未用柴胡之前,肝脉必涩而有力,一服柴胡,而涩脉必变为大而且弦矣。郁开而火炽,非柴胡之过,正柴胡之功,仍用柴胡,而多加白芍、山栀,则火且随之而即散矣。

或问柴胡开郁,凡男子有郁,亦可用之乎?盖一言郁,则男妇尽在其中矣,岂治男一法,而治女又一法乎。世人治郁,多用香附,谁知柴胡开郁,更易于香附也。

或疑柴胡用之于补中益气汤,实能提气,何以舍补中益气汤用之,即不见有功,意者气得补而自升,无藉于柴胡耶?曰:柴胡提气,必须于补气之药提之,始易见功,舍补气之药,实难奏效。盖升提之力,得补更大,非柴胡之不得气也。

或疑柴胡用之补中益气汤中,为千古补气方之冠,然吾以为柴胡不过用之升提气之下陷耳,胡足奇。此真不知补中益气汤之妙也。补中益气汤之妙,全在用柴胡,不可与升麻并论也。盖气虚下陷,未有不气郁者也。惟郁故其气不扬,气不扬,而气乃下陷,徒用参、归、芪术以补气,而气郁何以舒发乎。即有升麻以提之,而脾胃之气,又因肝气之郁来克,何能升哉。得柴胡同用以舒肝,而肝不克土,则土气易于升腾。方中又有甘草、陈皮,以调和于胸膈之间,则补更有力,所以奏功和神也。是柴胡实有奇功,而非提气之下陷一语也了。使柴胡止提气之下陷,何风药不可提气,而东垣先生必用柴胡,以佐升麻之不及耶。夫东垣先生一生学问,全在此方,为后世首推,盖不知几经踌度精思,而后得之也,岂漫然哉。

【药膳】

柴胡决明子药粥

柴胡15g,决明子20g,菊花15g,冰糖15g,大米100g。柴胡、决明子、菊花三味水煎,去渣取汁,与大米煮粥,趁热加入冰糖至融化。每日一剂,分2次服用。

适用于肝郁化火,失眠伴有性情急操易怒,不思饮食,口渴喜饮,目赤口苦,小便黄赤,大便秘结等症。

有人用柴胡剂化裁巧妙,治多种疾病,颇有以不变应万变之势,你是否也有过类似的治疗经验?欢迎后台分享!

【答案】

1.A.

2.A.

3.B.

A防风饮片:为圆形或长圆形的厚片,外皮灰棕色,粗糙。横切面有裂隙,皮部浅棕色,散布黄棕色油点,木部浅黄色,形成层环棕色。有的中央有髓。

B柴胡饮片:为类圆形厚片或短段,外表面黑褐色或浅棕色,有纵皱纹及须根痕,切面皮部淡棕色,木部黄白色,有菊花心,形成层环明显。

C板蓝根饮片:外表皮淡灰黄色至淡棕黄色,有纵皱纹,切面皮部黄白色,木部黄色。

D前胡饮片:本品呈类圆形或不规则的薄片,外表皮黑褐色或灰黄色,有时可见残留的纤维状叶鞘残基,切面黄白色至淡黄色,皮部散有多数棕黄色油点,可见一棕色环及放射状纹理。

(注:本文图片来自百度图片,饮片辨识内容来自校饮片辨识课件)

编辑丨秀一、白琦瑶

技术丨杨文菊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xiaobingzhong.com/?id=37192

“每周一药——柴胡” 的相关文章

院内制剂丨头皮瘙痒、油腻、脱发?那你一定要点进来看看

院内制剂丨头皮瘙痒、油腻、脱发?那你一定要点进来看看

如今脱发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社会关注的话题。越来越多脱发者的出现,使得很...

经常脱发掉发,与肾虚血热有关!中医:4种方法生发固发防脱发

经常脱发掉发,与肾虚血热有关!中医:4种方法生发固发防脱发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的节奏也在不断的加速,带来的负面结果就是人们与日俱增的精神压力!再加上环境污染、饮食不节,导致脱发脱颖而出,成为现代人最大烦恼! 脱发的症状...

皮肤衰老、脱发、抵抗力下降和气血不足有关?中医教你补足气血

皮肤衰老、脱发、抵抗力下降和气血不足有关?中医教你补足气血

看着镜子里面黄枯瘦的自己,再想想以前那个满脸红光的自己。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变化,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气血。气血为身体提供养分,就好比大自然的花草树木离不开土壤、离不开光合作用一样,我们的身体也...

醋、何首乌、维生素B6……哪种防脱发法子更靠谱?

醋、何首乌、维生素B6……哪种防脱发法子更靠谱?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看着自己日渐稀疏的头发,可咋办呢?于是各种土方法一拥而上,何首乌、维生素B6等,但这些对脱发真有帮助吗? 何首乌能治脱发? 很多人对何首乌治疗白发...

脱发、秃顶……到底是谁遗传给下一代的!

脱发、秃顶……到底是谁遗传给下一代的!

有句老话叫娘秃秃一个,爹秃秃一窝 仿佛孩子秃头就是爸爸的锅~ 那么,真是如此吗? 脱发和遗传到底有没有关系? 脱发是怎么遗传的? 遗传性脱发,究竟是如...

警惕!永久不脱发、麻醉无风险、终生免费维护植发机构这些专业忽悠名词请消费者小心

警惕!永久不脱发、麻醉无风险、终生免费维护植发机构这些专业忽悠名词请消费者小心

植发机构井喷 记者暗访调查 现如今,九零后的年轻人也加入了脱发大军。根据卫健委发布的脱发人群调查显示,我国的脱发人群已经超过2.5亿。而这其中,20岁到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