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科 > 经方:小柴胡汤

经方:小柴胡汤

admin7个月前 (01-09)皮肤科14

【方歌】

柴胡八两少阳凭,枣十二枚夏半升,

三两姜参芩与草,去滓重煎有奇能。

加减歌日:

胸烦不呕除夏参,蒌实一枚应加煮;

若渴除夏加人参,合前四两五钱与,

蒌根清热且生津,再加四两功更巨。

腹中痛者除黄芩,芍加三两对君语;

胁下痞硬大枣除,牡蛎四两应生杵;

心下若悸尿不长,除芩加茯四两侣;

外有微热除人参,加桂三两汗休阻;

咳除参枣并生姜,加入干姜二两许,

五味半升法宜加,温肺散寒力莫御。

清•陈修园《长沙方歌括》

小柴胡汤,源自汉代张机(仲景)《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治中》,其功效主要是和解少阳,和胃降逆,扶正祛邪。

【原文】

太阳病,十日以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方七。脉但浮者,与麻黄汤。用前第五方。(37

小柴胡汤方

柴胡半斤 黄芩 人参 甘草,炙 生姜各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半夏半升,洗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方四十八。(96

柴胡半斤 黄芩 人参 甘草,炙 生姜各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半夏半升,洗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若胸中烦而不呕者,去半夏、人参,加栝蒌实一枚;若渴,去半夏,加人参,合前成四两半,栝蒌根四两;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三两;若胁下痞硬,去大枣,加牡蛎四两;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四两;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三两,温覆微汗愈;若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半升、干姜二两。

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嘿嘿不欲饮食,脏腑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一云脏腑相违,其病必下,胁膈中痛,小柴胡汤主之。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以法治之。四十九。用前方。(97

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方五十。用前方。(99

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瘥者,小柴胡汤主之。方五十一。用前方。(100

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者,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方十。(144

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人参三两 半夏半升,洗 甘草三两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与小柴胡汤。方十六。(229)

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人参三两半夏半升,洗 甘草三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病在少阳阳明,可以用小柴胡汤,若大便结则可用大柴胡汤。

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方十七。用上方。(230

阳明中风,脉弦浮大而短气,腹都满,胁下及心痛,久按之气不通,鼻干不得汗,嗜卧,一身及目悉黄,小便难,有潮热,时时哕,耳前后肿,刺之小瘥,外不解,病过十日,脉续浮者,与小柴胡汤。方十八。用上方。(231

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紧者,与小柴胡汤。方一。(266

柴胡八两 人参三两 黄芩三两 甘草三两,炙 半夏半升,洗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方十九。(379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更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伤寒瘥以后,更发热,小柴胡汤主之。脉浮者,以汗解之;脉沉实一作紧者,以下解之。方三。(394

柴胡八两 黄芩三两 人参三两 甘草三两,炙 生姜三两,切 半夏半升,洗 大枣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条解】

37条解:伤寒论病大都以症状论,有时候以天数论,其实想简化诊断就要以六经阴阳(精气血津液)辩证,不管时日,太阳病后只要脉浮细而嗜卧就不是太阳病了。胸满胁痛是小柴胡汤的主证。要是符合麻黄汤证仍然用麻黄汤。

96条解:往来寒热,病入少阳,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说明热入少阳,少阳精汁被灼,胆汁不能顺利降于小肠,饮食精微不能被转化则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热上蒸为渴,小便乃水谷精微的余液,今精微不化小便没有化源故不利,小柴胡汤与其说是治疗少阳病的方子,倒不如说是通过滋阴生津泄胆和胃来调理中气郁滞的最佳配伍。方中柴胡气香苦微寒,苦可去湿香可醒脾,本身自有升降,可以升清降浊,黄芩苦寒入少阳胆经可以清热利胆,半夏生于夏之半,其时最湿,所以可以燥湿止呕吐,生晒参、炙甘草,生姜大枣合用生津液、去湿和胃益中气。诸药合用升清气,降浊气,益胃气,而诸病自愈。有兼证者,视阴阳之盛衰而加减药味。

97条解:凡是中气亏虚,病气流连于少阳胆经所过之处,就可应用小柴胡汤。

99.条解:伤寒四五日身热说明热未解,恶风说明中气虚不能上达于皮毛而实肌腠,热蕴于胆,胆汁不降水谷不化,故胁下满,热伤津液故口渴,手足温则病未入厥阴,小柴胡汤寒热并用,泄火燥湿养阴生津止渴,益中气于一身用之正宜。

100条解:阳脉涩,就是寸脉涩,说明心气心血都不足,阴脉弦,说明腹中有寒,法当腹中急痛,此属于营血亏虚,筋脉拘挛而腹痛。小建中汤是由桂枝汤倍芍药加饴糖而成,此方补营血而不滋腻。

144条解:妇人伤风之后适值经期而经水自止者,是因素体阴阳两虚,正气不足则不能祛邪于外,热入胞宫,往来寒热如疟状,小柴胡汤益中气,滋阴泄热而解郁。

229条解:阳明病发潮热而便未结,可知并非阳明腑实证,胸胁乃少阳所过,满不去则少阳病,小便可说明津液未伤。

230条解:阳明病,舌上苔白,知热未入腑,虽不大便,但大便未结,胁下硬满是少阳经气郁滞,小柴胡汤有解表、润下和中之作用,气机枢转则身濈然汗出而病解。

231条解:此少阳阳明合病,湿热不解郁而发黄疸的证治,只要大便不干结,仍可用小柴胡汤。

266条解:太阳伤寒表郁不解,热传少阳,出现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少阳病症状,虽脉沉紧仍可用小柴胡汤。

379条解:经文过于简略,呕而发热,但呕有寒呕、热呕之不同;发热有外入、内出之各别,用小柴胡汤当具备往来寒热兼口苦、咽干、目眩、胸胁苦满等证。

394条解:伤寒瘥后发热,脉浮者以汗解,沉紧者以下解之,脉不浮不沉取之少阳,当见少阳之证而用小柴胡汤解之,总之不要拘泥,要随症施治。

【方义】

此和解少阳半表半里,散风清火,降逆止呕,补正祛邪,治少阳虚证之方,也系少阳病之主方。

【功效】

和解少阳。

按:方中柴胡清透少阳半表之邪,从外而解为君;黄芩清泄少阳半里之热为臣;人参、甘草益气扶正,半夏降逆和中为佐;生姜助半夏和胃,大枣助参、草益气,姜、枣合用,又可调和营卫为使。诸药合用,共奏和解少阳之功。

【主治】

1)少阳病证。邪在半表半里,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舌苔薄白,头晕目眩,或头角痛,耳聋,溺赤,脉浮弦而细。

2)妇人伤寒,热入血室。经水适断,寒热发作有时;或疟疾,黄疸等内伤杂病而见以上少阳病证者。

【方解】

(1)胆为清净之府,无出无入,其经在半表半里,不可汗吐下,法宜和解。邪入本经,乃由表而将至里,当彻热发表,迎而夺之,勿令传太阴。

(2)柴胡味苦微寒,少阳主药,以升阳达表为君。黄芩苦寒。以养阴退热为臣。

半夏辛温,能健脾和胃,以散逆气而止呕。人参、甘草,以补正气而和中,使邪不得复传入里为佐。邪在半里半表,则营卫争。故用姜、枣之辛甘,以和营卫为使也。

(3)少阳经病证表现为三焦经以及胆经的病证。少阳病证,邪不在表,也不在里,汗、吐、下三法均不适宜,只有采用和解方法。本方中柴胡透解邪热,疏达经气;黄芩清泄邪热;法夏和胃降逆;人参、炙甘草扶助正气,抵抗病邪;生姜、大枣和胃气,生津。使用以上方剂后,可使邪气得解,少阳得和,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得和,有汗出热解之功效。

【药品】

柴 胡120

黄 芩45

人 参45

炙甘草45

生 姜45

半 夏65

大 枣12

【加减法】

(1)胸中烦而不呕者,去人参、半夏,加瓜蒌实。烦是热证,不宜人参大补,恐助热也;半夏止呕,今不呕,故去之;瓜蒌实能通胸中之热,故加之。

(2)渴者,去半夏,加人参、瓜蒌根.渴者,津液不足也,半夏性燥伤津,故去之;人参、蒌根生津,清热止渴,故加之。

(3)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腹痛是寒邪郁滞不通的证候,故去黄芩之寒,加芍药以通血痹,通则不痛也。

(4)胁下痞坚者,去大枣,加牡蛎。去大枣者,恶其甘以助满也;加牡蛎者,取其咸以软坚也。

(5)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心悸、小便不利者,是阳气虚,水气停宿也。黄芩性寒,恐伤阳气,故去之;茯苓利水,故加之。

(6)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不渴是津液尚足,故不须人参之生津;外有微热是兼太阳之表邪,故须加桂枝之解肌。

(7)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干姜、五味子。咳是寒邪与水饮伤肺,肺气上逆之证,故去参枣之补,生姜之散;加干姜温肺寒,以化水饮,加五味敛肺气,以止咳逆。

【煎服法】

以水2400毫升,煮上药至1200毫升,去药渣,再煎至600毫升,温服200毫升,1日3次。

【用药大意】

柴胡是和解少阳半表半里之主药,对于寒热往来、胸胁满、头眩痛等症最为相宜;黄芩泻火以治口苦;半夏、生姜降逆止呕;参、草、枣补胃气之虚,并调和诸药。

【禁忌证】

少阳实证,胸下及腹拒按,大便燥者,忌之;伏暑、湿温所见之胸痛寒热如疟,及太阳病寒热如疟等证,均忌之。

【类似方剂】

大柴胡汤:此治少阳兼阳明实证之方。

【说明】

本文遵循原方原量用经方的原则,汉代一斤折算为240克、一两折算为15克、一升折算为200毫升。

注:本文内容仅供参考,本公众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版权声明

我们是知识的分享者,欢迎转发和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xiaobingzhong.com/?id=37442

“经方:小柴胡汤” 的相关文章

秋冬季脱发会更严重吗?防脱发攻略来了

秋冬季脱发会更严重吗?防脱发攻略来了

进入秋冬季,不少网友表示,自己掉头发的问题更严重了。11月3日,记者从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了解到,最近因掉发多到皮肤科就诊的人明显增多。 日常生活中哪些行为会损伤毛发? 在平...

倪海厦:出现脱发、掉发,一个简单的头发良方,重焕秀发生机

倪海厦:出现脱发、掉发,一个简单的头发良方,重焕秀发生机

大家好,我是大家的老朋友曾江琴中医师。 很多朋友经常会问:曾大夫,脱发、掉发是怎么回事? 其实呢,脱发这个现象在咱们中医眼中,不仅仅是头发掉落那么简单,它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

雄性激素脱发的症状

雄性激素脱发的症状

雄性激素脱发的通用名为脂溢性脱发。脂溢性脱发的症状通常可表现为额顶部头发逐渐减少、头发变细或者头发稀疏等。 脂溢性脱发的症状: 脂溢性脱发是发生于青春期和青春期后较为常见的一...

脱发严重怎么办,教你如何快速摆脱脱发困扰

脱发严重怎么办,教你如何快速摆脱脱发困扰

现在很多朋友脱发。脱发不是病,但是通过脱发,反映出身体不调,折射出身体背后工作、生活、饮食、作息等等综合问题。这也导致了脱发久久不能恢复。甚至造成生命中的遗憾。...

雄激素性脱发的外用药物

雄激素性脱发的外用药物

雄激素性脱发是门诊最常遇到的一类脱发疾病患者,目前中国男性患病率为20%左右,女性患病率是6%左右。随年龄增大,患病率增大。 今天跟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目前常用的雄激素性脱发的外用药物治...

脂溢性脱发3年竟不知道再不治疗毛囊就坏死了

脂溢性脱发3年竟不知道再不治疗毛囊就坏死了

脂溢性脱发三年,竟然不知道,很多患者生活中就是对头发的关注太少了,以至于发现问题严重性后再来面诊毛囊都要坏死了,无形中给治疗增加了难度,吴先生就是典型的例子。 案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