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科 > 重磅丨经方治疗肺炎支原体思路及总结,深度讲述咳嗽、发热临床体会

重磅丨经方治疗肺炎支原体思路及总结,深度讲述咳嗽、发热临床体会

admin6个月前 (01-14)皮肤科24

记录中医经方日记|1855期2023.10.24

今天是我写日记的1855天。

这段时间,看了很多肺炎支原体的咳嗽,气喘,特别是一些小孩,我们经方治疗取得了特别好的效果。

而西医,就是用阿奇霉素,假如治疗效果不明显的就要中医辨证论治。

​近期,肺炎支原体在部分地区流行,一些医院接诊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病例增多。

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表现差异较大:

轻者可不发病,或仅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

重者可致肺炎、肺实变、胸腔积液等。

该病以发热、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可伴有头痛、流涕、咽痛、耳痛等,持续高热提示病情可能较重。

部分患儿有喘息表现,以婴幼儿多见。

我们采用的是纯中医治疗,取得比较好的效果,特别是经方介入治疗后,帮助到了很多的人。

我常用六经辨证取得比较好的效果,运用经方有一些比较好的经验,给大家分享一下:

1、桃仁、威灵仙,治疗咳嗽有效,特别是咽源性咳嗽有奇效,上可治咳嗽,消痰唾,下可通便而利肺气,久咳而邪未传里,在辨证基础上加桃仁9g,威灵仙20g。

临床中,咽痒的时候,我还用喉科六味:

防风,青果,蝉蜕,僵蝉,薄荷,射干。

痉挛性咳嗽,需要加虫类药:蜈蚣,全蝎。

2、干姜,细辛,五味子,半夏,针对的是寒饮,病痰饮者,当温药合之。

3、注意肺与大肠的关系,以下治上,腑通而肺乃清肃,便秘,特别是小孩辨证,不是阳明那种,用必加紫苑,冬花。

4、当归在《神农本草经》中列为中品,载其主咳逆上气其性甘温,主人血分,为养血活血之佳品。

当归可广泛用于肺部疾患的慢性炎症,其作用不是止咳平喘,而是通过活血作用改善肺部血液循环而发挥作用。

临床证实当归通过改善肺络瘀血,能促进肺的通气功能,改善机体缺氧状态。

5、慢性肺部炎症,咳嗽,咳痰,咽喉干燥,或是痰有咸味,金水六君煎:

补气养血,化痰平喘。

党参、归身、熟地,陈皮、法夏、茯苓,炙甘草。

二陈汤加熟地、当归。

6、沙参甘润,重用15~30g以上能滋养肺脾二脏之阴。

临床上取牛蒡子、沙参、荆芥三药配伍,对咳喘见胸部憋闷者有奇效,其中,荆芥既人气又人血,可祛络中风热痰瘀又可清头目,与牛蒡子相伍可通肺络痹阻、降气理血、通达肺络,凡临证见胸部憋闷,呼吸不利者均可在应证方药中加入三药,常收良效,临证可资参考。

7、金水六君可治疗咳则遗尿。

8、咳嗽久治不愈者,根据临床症状特点取以下治疗原则细心调治,常收佳效。

咽痒即咳,夜间重者,治以祛风止抗敏止嗽, 药用加蝉衣、当归。

咳嗽频作,喉中发堵,胸闷不适,咯痰不爽,治从肝郁痰凝人手,用逍遥散如沙参、牛子、荆芥治之。

呛咳泛酸,喘咳不宁多为食管反流所致,治以降气和胃多效,临证可用半夏泻心汤加旋覆花、橘红、积壳、白前、前胡治之,食管反流得以控制,咳喘自平。

久咳无痰,治以清金降火或润燥养阴或清肝泻火,润燥养阴,常用药沙参、天冬、麦冬、花粉、乌梅合止嗽四药(桑叶、苏叶、大贝、前胡)治之。

对木火刑金之干咳,可用丹栀逍遥撒合止嗽四药合而调之。

临证对刺激性呛咳患者可用止嗽四药加僵蚕、蝉衣、木蝴蝶治之。

对痉挛性喘息者可用芍药甘草汤加蜈蚣治之。

中医治病,贵在识证, 巧在变通,遣方用药紧扣病机则药到病减。效若桴鼓。

9、止嗽散加鱼腥草,全方温润和平,不寒不燥,长于宣降肃降,化痰止咳。

10、久咳,注意小柴胡汤机会,加生地,沙参,麦冬,瓜蒌,当归,咽痒加荆芥,乌梅,有瘀血加桃仁,杏仁,地龙。

11、呛咳不已,用疏肝不显,用活血理肝之剂,可选当归四逆汤。

12、保和丸出自《丹溪心法》载:保和丸:治一切食积。

山楂六两,神曲二两,半夏、茯苓各三两,陈皮、连翘、萝卜子各一两。

上为末,炊饼丸如梧子大,每服七八十丸,食远白汤下。

保和丸由三组药组成。

第一组药是消食药:山楂,神曲,莱菔子(即萝卜子)。

第二组药是二陈汤去甘草。

第三组药是连翘。

保和丸中使用连翘,而是为治疗食积所致的积聚痞块而设,因痞坚之处,必有伏阳,连翘所用,功在清热散结。

此方,很多人忽略了,在临床中,运用的机会特别多。

13、射干麻黄汤解表散寒,温化水饮,降逆平喘。

射干、炙麻黄来降逆平喘、温肺化饮,紫菀、冬花、半夏、甘草来降逆化痰止咳,细辛、干姜温化水饮,五味子敛肺止咳,紫苏子、莱菔子行气化痰平喘,茯苓利水健脾(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解表同时要利饮)。

为何用炙麻黄不用生麻黄:生麻黄发汗解表力度强,患儿体质现处于虚弱状态,而炙麻黄作用缓和,长于降逆平喘。

外邪里饮,咳嗽上气,喉中痰鸣音明显,用听诊器听到肺部、喉间痰鸣音明显以此为特点,可以直接选用射干麻黄汤。

14、小青龙汤方:麻黄(去节),芍药、细辛、干姜、甘草(炙)、桂枝(去皮)各三两,五味子半升,半夏(洗)半升。

条文:伤寒41条: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第35条: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

《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第6条: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

根据上面组成及条文可得知:

①六经归属层面角度来看:小青龙汤属于太阳太阴合病。

②组成方面角度来看:

小青龙汤:解表力度较强(桂枝、麻黄来解表,而射干麻黄汤解表之药物:麻黄)射干麻黄汤:降逆止咳力度较强(紫菀、款冬花)。

苓甘五味姜辛汤:是我在门诊中治疗咳嗽常用的一首方,该方子温化水饮效果比较好(当痰清稀,易咳出来、舌胖大、有齿痕,水滑舌、脉沉弦、弦滑时可用该方)治疗。

15、半夏厚朴汤

《金匮·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22》指出: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

所谓炙脔,是中医常用以比喻堵塞咽喉中的痰涎,吐之不出,吞之不下,古人称之为梅核气,女性尤其多见。表现为有咽喉中异物感,吞吐不得,情志不畅,胸闷,舌苔白腻,脉弦滑。

半夏厚朴汤主治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后世用于治疗气郁痰凝咳嗽多效。

此方中生姜除与半夏、厚朴、茯苓、利水化饮外,与紫苏配伍还具解表之功。

六经当属太阳太阴合病,适于外邪里饮为患的咳嗽,症见咽喉不利,异物感,胸闷、咳嗽、咳痰兼有表证者。

枇杷叶2钱,郁金1钱5分,射干1钱,白通草1钱,香豆豉1钱5分。

上焦宣痹汤是治疗湿热痹阻上焦,有胸咽自觉闭阻与轻度郁热的现象。

临床中表现出咽喉不利、咳嗽痰少且粘稠不易咳出,或有咽及胸部微痛,或有胸闷不舒,喜叹气,或有喜咳清嗓,或咽干不欲多饮,舌暗红,苔白腻,寸脉独沉。

方中郁金芳香气窜,舒气透湿,专开上焦郁滞;

枇杷叶清凉甘淡,清热而不碍湿,肃降肺气以助调通水道;

射干性寒味苦,散水消湿,化痰利咽;

通草淡渗通经,导湿下行;

豆豉清香,也助解郁开胃以利运湿。

五味相佐,共达宣透上焦湿痹、清解上焦郁热之功。

另外,郁金为血中之气药,兼入营血,欲行血中湿滞。

非其莫属,故其与枇杷叶清肺利气之品配伍。

一气一血,心与肺兼顾,可为上焦湿热通治之基础。

临床中多用于上焦湿热,气分痹结而哕者。

19、三仁汤:

出自《温病条辨》,由杏仁,白蔻仁,意苡仁,厚朴,半夏,通草,滑石,竹叶组成。治以清热解毒,芳化淡渗为法。

主治:湿温初起,邪留气分,湿胜热微,头痛恶寒,身重疼痛,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者。

湿温初起,邪犯上焦,肺失宣降,不能正常敷布津气,湿郁少阳三焦,故身重疼痛;

卫阳为湿所遏,不能达表,故恶寒;

清阳不能上头,反为浊阴蒙蔽,故头昏重痛;

内犯胃肠,纳运失常,故胸闷不饥;

此证平时并不发热,唯午后阳气得天时相助方致午后身热;

上述诸证均为湿郁表现,且有面色淡黄,舌白不渴,故属湿胜热微。

方用杏仁宣降肺气,启上闸以开水源,合行气的厚朴疏畅三焦气机,便上焦津气畅行无阻;

白蔻仁、半夏芳化燥湿,醒脾利气,恢复中焦运化;

薏苡仁、滑石、通草甘淡渗湿,通调下焦,祛已停之湿;

用竹叶、滑石略事清热,合而用之,能呈清热除湿功效。

方中杏仁辛开于上,薏苡仁淡渗于下,白蔻仁芳化于中,分而言之,三仁照顾三焦,合而观之,辛开、燥湿、芳化亦为除湿而设,体现以除湿为主,清热为辅的配伍形式。

20、咳嗽后期,表已解,饮不显,可用前胡止嗽汤。

荆芥5—10g,前胡10—15g,桔梗5—10g,甜杏仁5 — 10g(感冒初起,此味也可不用),甘草5—10g,枇杷叶5 — 10g,白前5—10g,紫菀10 — 15g,陈皮5 — 10g,天竺黄10—20g,贝母5—15g,芦根10—20g,全瓜蒌10—20g(用于痰涎黏稠垢腻,否则不用〕。

发热的可以参考如下思路:

1、发热辨证的最基本思路:首先分辨是伤寒还是温病。伤寒一般是指外感类疾病,而温病可以理解是伤寒里面的阳明病,但是论治没有温病学丰富。

临床上很多单纯发热的小孩,没有上呼吸道症状、没有全身肌肉关节疼痛、使用退热药退热不稳定,口干口苦、泛呕、点刺舌、舌苔腻浊等等一般就考虑温病。

治疗方面一般要用到柴胡达原饮、三仁汤,清除伏于三焦膜原的邪热。

具体案例请点击:

发热2天,寒温一统临床案例思考

以舌辨高热

其中槟榔、草果、厚朴是关键的药,用来去浊腻苔;

有湿的除了要用杏仁、蔻仁、薏仁宣畅三焦,最最重要的是淡竹叶和滑石,让邪气从小便而解,分别是15克和30克以上,量小了达不到效果。

另外合的一首重要的方就是升降散:僵蚕、蝉蜕、大黄,一升一降,宣透郁热。

其中大黄不管便干便稀都可以用,而且量可以大一点。

周末简单谈谈升降散的运用

2、寒温一统的思路。

有些患者热退以后,遗留有咳嗽、咳痰、咽痒等症状,我们要再根据症状反应,运用六经辨证的思路去分析,辨证施治,常常会用到半夏厚朴汤、喉科六味等等。

半夏厚朴汤、侯科六味治疗梅核气3、三阳合病的思路。

有表证一般会用到葛根汤;

舌边尖红、高热、白细胞不高直接用小柴胡汤加石膏,其中柴胡一般要用到24、30克及以上,黄芩15克,石膏38/38.5用45到90克、38.5/39.5用90到120、39.5以上用120到150克。

治疗反复扁桃体化脓伴高热抽搐案

林氏医们丨小柴胡汤的运用

高热40度,一剂退热

三阳合病一般用到桂枝汤(柴胡桂枝汤)合小柴胡加石膏、麻杏石甘汤等等。4、三阴病发热的思路。一般要加附子、四逆汤、四君子汤等。

里虚寒严重,又有上感、肺部感染、心衰、多脏器功能衰竭等脱症,解表发汗退热之前一定要先用破格救心汤、虚化小青龙汤拖住底。

高热不退,脓毒血症,2剂而解,讲述急危重辨阴阳的重要性

4、师父最后强调在临床上一定要有阴阳思维,多实践、多体会、多运用、多反馈、多总结。

要把学到的知识转化成自己的临床经验,帮助到更多的患者朋友。

​林佳明,来自钦州,默默的努力及传讲中医,传承经方。

从事六经经方辨证传承工作,目前与利城老师已经开展了17期全国基层经方传承班。

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利用周末在基层开展经方义诊工作,深受百姓欢迎。

2022年7月,与利城老师出版了《林佳明经方实践录》。

算是对自己学习经方6年的一个小结。

崇尚仲景医学,六经辨证,运用经方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做经方一代传人。

善于运用中医经方治疗本专业常见病、多发病、疑难重症如急性脑血管病(脑中风)及后遗症,反复发作性眩晕、顽固性失眠、痴呆、癫痫、帕金森病、抑郁症、焦虑症、头痛、心理障碍等疑难杂症。

形成了经方六经辨证,注重兴阳、温阳、扶阳学术思想运用,强调本气自病,重视先后天两本。

欢迎扫上面二维码,加我的微信,可以交流、学习中医,在中医路上一起成长。

​关注另外一个公众号,可以交流、学习中医,在中医路上一起成长。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xiaobingzhong.com/?id=38267

“重磅丨经方治疗肺炎支原体思路及总结,深度讲述咳嗽、发热临床体会” 的相关文章

如何防止脱发中医教你护发

如何防止脱发中医教你护发

脱发是大家日常生活中最头疼的问题,脱发会影响生活和心情,爱美的女生都喜欢五黑靓丽的秀发,今天,小编就跟大家分享如何防止脱发,如何治疗脱发及脱发的原因及治疗。一起来看看吧! 脱发的原因...

脱发最怕这3种食物,建议每天吃一种,改善脱发,头发越吃越多

脱发最怕这3种食物,建议每天吃一种,改善脱发,头发越吃越多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工作生活压力都在不断的增大,而且还经常熬夜,导致内分泌失调,时间长了就很容易引起脱发。 想要不掉头发拥有乌黑的头发,就要好好调整自己的作息,饮食方...

突然出现严重脱发,教你找出脱发的原因

突然出现严重脱发,教你找出脱发的原因

在生活中,很多人都不太重视脱发问题,这是因为大部分人都认为脱发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但是如果患者突然出现严重脱发的问题,就要提高警惕了。那么,突然出现严重脱发怎么办呢? 人...

别小看头油,可能导致脱发

别小看头油,可能导致脱发

年轻不懂事天天熬夜, 现在变成行走的蒲公英, 每次去理发店都会被理发师说头发少~ 而且头发还特别容易油, 早上刚洗的头,一到下午就像是被雨淋过似的,...

脱发+头发变白,湿浊内阻、阴血不生了,张仲景一张方,都收拾了

脱发+头发变白,湿浊内阻、阴血不生了,张仲景一张方,都收拾了

之前接诊过一个男性患者,大概一年前出现脱发、白发,刚开始是一小块掉,后来不断发展开始大片脱落。舌苔白腻 舌质淡胖,平常食欲不好,经常四肢酸困乏力。 经过中医辨证后:...

脱发也有食疗方

脱发也有食疗方

秋季叶落,头发也簌簌掉落。很多人发现自己掉发的频率和数量都增加了,明显感觉到自己的头发变得稀疏,心里产生了无形的恐慌。 掉发不过百,是正常生理现象 其实,每个人每天都会掉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