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科 > 科研人员从药用植物南牡蒿中发现一系列抗肝癌活性成分

科研人员从药用植物南牡蒿中发现一系列抗肝癌活性成分

admin8个月前 (01-15)皮肤科15

图为南牡蒿中发现的新颖结构倍半萜二聚体结构 。 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供图

中新网昆明2月21日电 (记者 胡远航)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21日发布消息称,该所陈纪军研究团队从药用植物南牡蒿中发现一系列具有抗肝癌活性的新颖倍半萜二聚体。相关研究成果于近日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

肝癌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全球每年肝癌新发人数超过84万,因肝癌导致的死亡人数达78万,而约50%的新发病例发生在中国。目前共有4个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索拉非尼、瑞格菲尼、乐伐替尼和卡博替尼,1个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拮抗剂雷莫卢单抗,以及2个PD-1抑制剂纳武单抗和帕姆单抗用于临床治疗肝癌,但结构类型相对单一,易产生耐药性。

陈纪军研究团队近年来致力于从蒿属植物中寻找结构独特、作用机制新颖的抗肝癌先导化合物和创新药物研究,成功建立了蒿属植物中倍半萜二聚体的定向识别与抗肝癌活性跟踪相结合的分离方法。该研究首次发现南牡蒿提取物对三株肝癌细胞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并首次从南牡蒿活性部位分离9种结构类型的36个新颖的倍半萜二聚体—南牡蒿素A1-A3、B1-B2、C1-C4、D、E、F1-F15、G1-G8、H和I。

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这36个新颖的倍半萜二聚体中,南牡蒿素G5和G7活性最好,与临床一线抗肝癌药物索拉非尼相当;且南牡蒿素G7对正常肝细胞THLE-2显示出较索拉非尼更好的选择性,安全性优于索拉非尼;同时,南牡蒿素G7还可通过抑制肝癌细胞的侵袭、迁移、诱导细胞凋亡和阻滞G2/M细胞周期从而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

该研究首次揭示了南牡蒿中一系列骨架新颖、结构多样的倍半萜二聚体,丰富了蒿属植物中倍半萜二聚体的结构类型,并为新型抗肝癌药物的研究提供了结构多样的候选分子和重要的药理学基础。

至今,陈纪军研究团队从南牡蒿、暗绿蒿、中甸艾、牛尾蒿和蒙古蒿等植物中共分离鉴定得到了122个具有抗肝癌活性的新颖倍半萜二聚体,占全世界蒿属植物已报道的234个倍半萜二聚体总数的52%。(完)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xiaobingzhong.com/?id=39221

“科研人员从药用植物南牡蒿中发现一系列抗肝癌活性成分” 的相关文章

别急更年期遇脱发这样做

别急更年期遇脱发这样做

来源:北京青年报 对于女性来说,用谈更色变来形容一点也不夸张。更年期,是一个女性的特殊时期,急躁易怒,潮热、盗汗、面部发红,乳房胀痛,食欲不振,烦躁失眠……各种让人苦恼的症状都找上了...

中医学上是如何看待脂溢性脱发的

中医学上是如何看待脂溢性脱发的

我国有超过2.5亿人正饱受脱发困扰,平均每6人中就有1人中招,30岁以下占总数的69.8%,其中26到30岁的青年高达41.9%,脱发的战火甚至蔓延至学生。相较于其他类型的脱发,脂溢性脱发人...

“女性脱发自救指南”来啦,快开始一场拯救脱发大作战吧

“女性脱发自救指南”来啦,快开始一场拯救脱发大作战吧

作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药学部 王维娜 都说发型是人的第二张脸,爱美的女士们更是无比珍惜自己的秀发。但偏偏天妒红颜,越来越多的女性饱受脱发的困扰。看着镜子里面头发越发稀疏的...

雄激素性脱发,是脱发的常见因素,秃顶男性会“更男人”吗?

雄激素性脱发,是脱发的常见因素,秃顶男性会“更男人”吗?

人到中年,发际线逐渐上移,总是让人唏嘘人生好秃然。华子的一位朋友,在30岁的时候就已经成了地中海。不过他说,在网上看到脱发的原因主要是雄激素性脱发,秃顶肯定说明他的雄激素更多,能力更强。...

生完孩子狂掉头发,超过这个量就要注意了

生完孩子狂掉头发,超过这个量就要注意了

终于熬过了漫长的40周,迎来了期待已久的时刻:将小小的人儿拥在臂弯中,实在是太太太幸福了! 虽然总是在换尿布、喂奶、做家务之间暴走,生活有些小忙乱,但一切都在慢慢地有序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