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种药物,守护胃黏膜,对抗幽门螺旋菌!
5个药物保护胃黏膜,对抗幽门螺杆菌。
大家好我是王医生,很开心能为大家做健康科普。本期话题讨论5个药物保护胃黏膜对抗幽门螺杆菌icon。一文总结:
·1、瑞巴派特:主要治疗胃溃疡icon、急性胃炎、慢性胃炎的急性加重期胃黏膜病变(糜烂、出血、发红、浮肿)。主要作用为抑制水浸刺激溃疡、阿司匹林溃疡、吲哚美辛溃疡、组胺溃疡、血清基溃疡、幽门结扎溃疡及与活性氧有关的缺血-再灌流、血小板活化因子(PAF)、二乙基icon、二硫代氨基甲酸盐icon、(DDC)应激反应吲哚美辛等引起的胃黏膜损伤,促进溃疡治愈,抑制溃疡形成后第120~140天的复发。

另外还可增加胃黏膜前列腺素分泌及保护胃黏膜,增加胃黏液量和胃黏膜血流量,使胃碱性物质分泌亢进,促进胃黏膜细胞再生修复损伤胃黏膜。体外抑制幽门螺杆菌引起的中性白细胞的活性氧产生造成的胃黏膜损伤,抑制炎症性细胞浸润,抑制幽门螺旋杆菌icon引起的人胃黏膜上皮细胞白介素-8(IL-8)产生的增加及上皮细胞内NF-K B的活化及IL-8mRNA的出现。

·2、胶体果胶铋icon干混悬剂icon:本药是第三代有机大分子酸根多聚无定型结构,从根本上优化了第一代小分子无机酸icon根,第二代中分子有机酸根的结构,解决了胶体果胶铋胶囊溶解慢、分布不均匀等缺点。能在胃内迅速形成保护膜减少胃酸对胃壁的刺激,刺激胃肠黏膜上皮细胞分泌icon黏液,有利于受损细胞的自身修复。

胶体果胶铋可沉积于幽门螺杆菌的细胞壁icon,使菌体内出现不同程度空泡导致细胞壁破裂,并抑制细菌酶的活性干扰细菌代谢,对幽门螺杆菌有强大的杀灭作用,且人体吸收仅为同类的1/15安全性更高。
·3、复方铝酸铋颗粒:本药的主要有效成分包括铝酸铋、碳酸氢钠icon、重脂碳酸镁icon、弗郎鼠李皮icon、甘草浸膏icon、茴香等。其中铝酸铋能够在患者胃及十二指肠icon黏膜上迅速形成一个保护薄膜。铋离子能促进黏液的分泌,对溃疡愈合也有一定的作用。此外本品还有杀灭幽门螺旋杆菌的作用,对治疗消化性溃疡和胃炎均有益。碳酸氢钠和碳酸镁icon具有非常明显的抗酸作用。甘草浸膏主要具有补脾益气、解毒止痛等功效。茴香可以归肝肾脾胃经,主要具有祛寒止疼、理气和胃的功效。

弗郎鼠李皮对胃排空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可以使肠蠕动功能明显增强。故该药物不仅具有非常理想的制酸,增强胃十二指肠黏膜屏障的作用,还对胃肠动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从而可以充分避免在用药后出现便秘等不良反应。

·4、枸橼酸铋钾icon:本药是铋制剂的一种,可以在胃酸环境下形成凝胶体,覆盖在胃黏膜和溃疡的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因此可以保护胃黏膜利于溃疡的愈合。枸橼酸铋钾可以增加黏膜蛋白前列腺素的合成,提高黏液质量改善胃黏膜血流促进上皮再生。

铋制剂可以结合幽门螺杆菌产生的毒素,使其发生不规则收缩破坏菌膜降低黏蛋白黏度,从而起到抑制细菌定植的作用。铋制剂可以降低抗生素的最低抗菌浓度,增强抗生素的抗菌效果提高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
·5、荆花胃康胶丸:本药是由土荆芥icon和水团花icon提取挥发性物质制成的中药胶丸,对消化性溃疡有较好的疗效。荆花胃康胶丸具有黏膜保护作用,可修复黏液屏障及促进胃表皮生长因子的生长;可以迅速中和胃酸维持胃内的生理环境,同时还有很高的胆汁酸吸附icon率,保证胃内最合适的pH值,可明显提高溃疡的愈合质量。

该药体外实验表明其对幽门螺杆菌有强烈的抑菌作用,最小抑菌浓度(MIC)为0.024~0.048mg/ml,胃液中的浓度常明显高于此MIC值,这是其被推荐用于抗幽门螺杆菌药物的主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