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科 > 5大类常用降脂药,一文总结

5大类常用降脂药,一文总结

admin10个月前 (01-15)皮肤科38

高血脂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最直接的罪魁祸首之一,也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不管是被评估为高危风险的人群,还是已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都应该积极做好血脂管理,全面降低心血管风险。

近年来,血脂控制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靶点的传统观念不断受到调整,越来越多的心血管指南,也更加强调在控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基础上,要做好综合血脂谱的调节,以更全面地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血脂指标除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还有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脂蛋白a等指标,这些指标的升高或偏低(高密度脂蛋白偏低),都会带来健康风险,因此,在血脂综合管理过程中,应该结合个体的不同情况,在加强健康生活调理的基础上,合理选择药物来调控血脂指标,今天的这篇科普,就来为大家全面介绍常用的5大类常用降脂药。相信大家看完后,会对这些药物的功效和用药注意事项,都会有所了解。

他汀类药物

他汀类药物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一线基础降脂药,其作用机理是通过抑制肝脏的胆固醇合成来降低血脂水平,其主要的降脂方向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总胆固醇,对于其他血脂指标的调控作用不强。

除了降脂之外,他汀类药物在多年的应用中,还被发现有抗炎,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因此,是一种明确的具有保护心血管作用的降脂药物

目前临床上有7款他汀,在选择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具体情况合理选用,例如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可以优选对肾功能没有影响,也基本不经过肾脏代谢的阿托伐他汀,服用亲脂性他汀(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等)出现较严重中枢神经不良反应(失眠、头晕、意识不清等)的患者,可以选择亲水性的瑞舒伐他汀,普伐他汀等。

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多数情况下都是安全有效的,但也要注意他汀可能带来的转氨酶升高,肌肉痛以及血糖升高等不良反应的风险,定期做好监测,并结合实际情况,调整用药方案。

我们中国人对他汀类药物的作用和不良反应更敏感,因此,一般不建议选择高剂量高强度的他汀使用,选择适合的他汀类型,选择中低剂量服用是提高用药安全性的更佳选择。

PCSK9抑制剂类

PCSK9抑制剂类药物近年来异军突起的新型降脂药,这类药物与他汀不同,PCSK9抑制剂是通过抑制肝脏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分解,增强肝脏对于胆固醇的分解能力来降低血脂水平的。

在降脂能力方面,PCSK9抑制剂比他汀更强也更全面,一般常规剂量的PCSK9抑制剂就能够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下降超过50%,除此之外,此类药物还能降低甘油三酯,脂蛋白a等血脂水平,因此是一种能够综合调整血脂血脂谱的新型药物。

目前在国内上市的6款药物中,PCSK9抑制剂目前的给药方式,都是通过皮下注射给药的方式,给药频率方面,除了英克司兰半年给药一次以外,其他药物的给药频率在2周到6周左右,大幅降低了给药频次是此类药物的优势,但注射给药的方式,相比口服药物没有优势。

PCSK9抑制剂在用药安全性方面,此类药物一般没有他汀类药物转氨酶升高肌肉痛等不良反应,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注射部位感染、出现硬结等。此类药物的最大缺点是,用药经济性不好,几百元到几千元一支的价格,比起他汀类药物要高出一大截。

胆固醇吸收抑制剂

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大家最熟悉的就是依折麦布,目前国内还有国产新药海博麦布,都属于此类药物。这类药物通过选择性抑制肠道的胆固醇吸收来降低血脂,能够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20%左右,同时还有一定的降低甘油三酯作用。

这类药物是他汀类药物的好搭档,联合中低剂量的他汀使用,能够提升血脂控制达标率,比单独增加他汀剂量的降脂效果更好。还能够增强综合血脂谱的调节。

胆固醇吸收抑制剂用药安全性相对较高,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胃肠道不适。目前除了单独使用他汀与依折麦布等药物联用以外,还有依折麦布与他汀的单片复方制剂,如瑞舒伐他汀依折麦布,依折麦布阿托伐他汀等,大大提高了用药依从性。

二十碳五烯酸乙酯

高纯度的鱼油曾经被认为是降低甘油三酯的良药,但多年来的临床数据表面,鱼油降低甘油三酯以及保护心血管的作用尚不明确,在此基础上,研究人员将鱼油中的EPA成分单独提取出来并做成更稳定的酯类,于是就有了单组分的IPE——二十碳五烯酸乙酯。

这个药物能够有效降低甘油三酯,同时也有明确的临床数据表明,该药物对甘油三酯的降低作用,大幅降低了残余胆固醇带来的心血管风险,能够有助于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因此,IPE不论是单独降低甘油三酯,还是联合他汀调节综合血脂谱,都是很好的降脂药物,其用药安全性相对较高,但也要注意服药可能带来的腹泻,恶心,过敏等不良反应,同时也要注意高剂量鱼油可能会增大出血风险,应该注意做好监测。

贝特类药物

贝特类药物是降低甘油三酯的老牌药物,这类药物不但能够降低甘油三酯水平,还有助于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也是一种临床上常用于重度甘油三酯升高的常用药物。如大家熟悉的苯扎贝特,非诺贝特,吉非罗齐等都属于此类药物。

该类药物降低甘油三酯的作用是明确的,但与他汀类药物一样,也有可能带来转氨酶升高,肌肉痛等不良反应的风险,因此,在与他汀类药物联合使用时,应该多加注意药物叠加可能导致的用药安全问题。通常说来,一般不建议他汀类药物联用吉非罗齐,而菲诺贝特一般与他汀类药物联用更加安全。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xiaobingzhong.com/?id=39758

“5大类常用降脂药,一文总结” 的相关文章

治疗各种病症的首选中成药,一文总结,小病再也不用跑医院了

治疗各种病症的首选中成药,一文总结,小病再也不用跑医院了

百草养生,百姓逢生,传播知识,普度众生。中医理念是治未病,防病于未然,本公众号专注中医,推荐中医名家名方,每篇文章都是干货精选,更适合您的养生,防病,治病于一体的参阅与学习。...

女性脂溢性脱发到底有没有救?

女性脂溢性脱发到底有没有救?

最近,有很多粉丝问我女性脂溢性脱发有没有救? 在这里统一回答,女性脂溢性脱发在早期经积极的治疗是可以改善好的。脂溢性脱发是由于头皮油脂分泌过多、阻塞毛孔,影响毛囊的营养吸收而导致头发...

都是掉发,原因大不同!快来对症救发

都是掉发,原因大不同!快来对症救发

一说到身材走样、头发稀少的成年人,大家头脑中是不是冒出中年油腻男的形象?但事实上,脱发已经如同秋风扫落叶般席卷中青年人的生活,甚至有部分90、00后,头发也已在随风奔跑自由是方向的路上一去不...

雄激素性脱发是因为体内的雄激素太高吗?

雄激素性脱发是因为体内的雄激素太高吗?

提到脱发,很多发友对雄激素性脱发并不陌生,也有一些发友到医院检查,医生明确诊断为雄激素性脱发。可是,有发友向小编提出疑问,甚至质疑医生的诊断是否正确,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脱发?别忽略这些营养素

脱发?别忽略这些营养素

近年来,脱发问题越来越普遍且趋于年轻化,很多80后及90后都出现了发量焦虑。脱发可分为不同类型,常见的主要有雄激素性脱发、斑秃和休止期脱发。导致脱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皮肤毛囊病变、遗传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