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科 > 深度聚焦中医药的前世、今生和未来!

深度聚焦中医药的前世、今生和未来!

admin8个月前 (01-17)皮肤科24

疗金句

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

——欧阳修

西医药开始对中国医学产生影响是在19世纪初,至今不过百余年的历史,而此前的数千年间,中医药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人类健康作出了卓越贡献,是中华数千年绚烂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01

中医药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

早在几千年前的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在日常饮食劳作和与大自然的抗争中就积累了一些用药知识。人们发现食用了某些动、植物后具有减轻或消除病痛的功效,这就是认识中药的起源。随着人类的进化,开始有目的地寻找防治疾病的药物和方法,所谓神农尝百草和药食同源就是当时的真实写照。人们在烘火取暖时发现用兽皮、树皮包上烧热的石块或沙土作局部取暖可消除某些病痛,逐渐形成了热熨法和灸法;在使用石器劳作时发现身体某一部位受到刺伤后反能解除其他部位的病痛,从而创造了运用砭石、骨针治疗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为针刺疗法,进而形成了经络学说,初步形成了原始医学。

春秋战国时期,扁鹊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扁鹊精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应用砭刺、针灸、按摩、汤液、热熨等法治疗疾病,奠定了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的理论基础,扁鹊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鼻祖,中医理论的奠基人,被后人誉为医祖。

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典籍《黄帝内经》于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问世。全面系统阐述了人体的解剖、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治疗的原则与方法,提出了治未病的预防医学理观念,确立了中医学的思维模式,标志着中医从单纯的临床经验积累发展到系统理论总结阶段,形成了中医药理论体系框架。

秦汉后期,随着交通日渐发达,少数民族地区的犀角、琥珀、羚羊角、麝香,以及南海的龙眼、荔枝核等渐为内地医家所采用,东南亚等地的药材也不断进入中国。《神农本草经》就是当时流传下来的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它总结了汉以前人们的药物知识,载药365种,并记述了君臣佐使、七情和合、四气五味等药物学理论,对于合理处方、安全用药、提高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长期临床实践和现代科学研究证明该书所载药效大多是正确的,如麻黄治喘,黄连治痢,海藻治瘿等。

东汉时期,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提出了外感热病(包括瘟疫等传染病)的诊治原则和方法,论述了内伤杂病的病因、病证、诊法、治疗、预防等辨证规律和原则,确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和方法体系,被中医界称为医圣。后世又将该书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实收剂269首,基本上概括了临床各科的常用方剂,被誉为方书之祖。东汉末年,外科鼻祖华佗创制了麻醉剂麻沸散,开创了麻醉药用于外科手术的先河,较西医的麻醉药提早了1600多年。

唐代医家孙思邈集毕生之精力,著成《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其中,《千金要方》分为30卷,合方论5300首;《千金翼方》亦30卷,载方2571首,两册典籍对临床各科、针灸、食疗、预防、养生等均有论述,可谓集唐以前方书之大成。孙思邈还提出大医精诚,体现了中医对医道精微、心怀至诚、言行诚谨的追求,是中华民族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卓越的文明智慧在中医药中的集中体现,是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

宋代是中医药发展的鼎盛时期。政府对中医教育比较重视,专设太医局作为培养中医人材的最高机构。教学方法也有很大改进,如针灸医官王惟一曾设计铸造铜人两具,精细刻制了十二经脉和354个穴位作为针灸教学和考试医师之用,作为最早的教学模型具有直观具体、形象逼真的展示效果,是中国医学教育发展史上的一大创举。宋朝政府专设校正医书局,有计划地对历代重要医籍进行了搜集、整理、考证和校勘,历时十余年。目前所能读到的《素问》、《伤寒论》、《金匮要略》、《针灸甲乙经》、《诸病源候论》、《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和《外台秘要》等中医典籍都是当时校订和刊行后流传下来的。

明清时期,中医药也得到了较快发展,突出代表是医家李时珍历时27年之久写成的《本草纲目》,收载药物1892种,附方10000多个,对中国和世界药物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这部史作自1593年起先后被翻译成日、法、英、德、俄等多国文字,在世界广泛传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李时珍也被誉为东方达尔文。

公元十一世纪中医即开始应用人痘接种法预防天花,成为世界医学免疫学的先驱。在细菌学尚未出现的十七世纪中叶,这无疑是一伟大创举。到了清代中医在治疗温病(包括传染性和非传染性发热性疾病)方面成就的代表著作有叶桂的《温热论》、《湿热条辨》、《温病条辨》及《温热经纬》等。清代医家王清任根据尸体解剖和临床经验写成《医林改错》,改正了古代医书在人体解剖方面的的一些错误,强调了解剖知识对医生的重要性,并发展了瘀血致病理论与治疗方法。

明清时期中医药的发展也带动了中药堂、中药铺的兴起。广誉远创始于明嘉靖年间1541年,是中医药史上现存最悠久的中华老字号企业;陈李济创建于1600年,是现存最古老的中药堂,取名陈李济,寓意陈李结缘,同心济世。之后又陆续出现了同仁堂、雷允上、九芝堂等中药堂,这些距今三、五百年的老字号,虽历经朝代更迭、战乱洗礼,至今依然生机勃勃,坚守着以传统制药的制作技艺为基础,造福百姓的信念,也成为家喻户晓的知名品牌,在中医药漫长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02

近代中医药在西医和战火的夹缝中求生存

一部中国近代史是中华民族屈辱史同时也是一部中华民族抗争史。这一时期受西方列强侵略,国运衰弱,随着民主进程的不断推进,西方学术包括西医也不断传入中国。当时的民主思想完全学习西方的民主制度,在对待西医学的态度方面也非常偏激,有许多人主张医学现代化,中医药陷入存与废的争论之中。

1929年,国民政府以愚昧落后、阻碍科学、医事卫生障碍等理由,通过了废止中医案,此政令一出震动了整个医学界。通过中医界人士和爱国人士的共同努力,最终还是保留住中医,但国民政府对中医的态度却日渐苛刻,中医几乎无法得到任何来自官方的支持。

战争不仅仅让生灵涂炭,也摧残了千年的中医药文明。抗日战争以中国的胜利告终,但痴迷于中医的日本人洗劫了大量古代医籍,包括珍贵的元印《圣济总录》残卷、明代赵开美版《仲景全书》,使大量中医典籍流失海外。

进入残酷的抗战年代,在西药得不到有效供给的情况下,中医药在挽救战士生命和治疗百姓疾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将柴胡水蒸馏提取制成针剂,良好的退热消炎作用大幅减少了伤患战士的死亡率,同时还在治疗感冒、回归热、产褥热、肺结核退热、抗疟疾等方面也有良效。柴胡注射液的诞生突破了中药传统的给药方式,是中医药的传承与创新的产物,促进了传统中医技术、中药验方发展。

03

现代中医药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把团结中西医作为三大卫生工作方针之一,确立了中医药应有的地位和作用。卫生部设立了中医司,各省、市、县相应设置了中医处、中医科和中医股等机构。卫生部发布了《中医师暂行条例》和《中医诊所管理暂行条例》,组建了中医学会,通过举办中医进修学校及进修班、开展中医带徒等一系列工作,保障了中医药事业的健康、科学、稳步发展。1949-1955年,全国共创办20所中医进修学校和143个中医进修班,1958成立四所中医学院后在各省成立中医学院。1955年底卫生部中国中医研究院宣布成立后,一些省、市、区也相继成立了中医研究所。到1960年,中医医院已从建国初期的寥寥数所发展到330所,中医病床增至14199张。

在中西医结合指导方针的引导下,很快在医疗界兴起了中西医互学运动。1960年全国范围内西医在职学习中医的约有3.6万多人,一些西医专家也开始钻进中医药学的宝库中,着手进行了一些理论探索,有力地促进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和繁荣。中国中医研究院成立伊始就组织专家整理中医典籍,各地也组织大批中医工作者对古典医籍和老中医的经验进行了整理、总结、研究工作,在全国范围内收集到大量的秘方、验方、单方,仅河北省1958年在保全国中医中药工作会议上就展出实物1388件,祖传秘方、验方163754个,著作73部。

改革开放后,大型国际跨国药企陆续进住中国,先进的化学药物和治疗理念改变了医生的处方行为和用药习惯,中医药也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而随着西医诊断技术和诊疗仪器设备突飞猛进的发展,西医在临床治疗中占据着主导地位,曾几何时在百姓医疗保健中发挥巨大作用的中医凸显被弱化、被边缘化的尴尬局面。

2015年5月,首个中医药健康服务领域的专项发展规划《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发布;2016年2月《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出台,明确了未来十五年我国中医药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把中医药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2017年7月1日首部《中医药法》正式实施,为继承和弘扬中医药,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确立了法律依据。2015年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疗法获2015年诺贝尔奖,为中药发展提供某些有益启示,也振奋了广大中医药从业者的自信心。

04

中医药诊治疾病自成体系

1、天人合一的整体观

中医认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是一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人体内部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重视自然和社会环境对健康与疾病的影响,认为精神与形体密不可分,强调生理和心理的协同关系,重视生理与心理在健康与疾病中的相互影响,因此形成了中医生理-心理-社会-自然的传统医学模式。中医诊疗着眼于病的人而不仅是人的病,也就不难理解中药的说明书中为什么功能主治较多,有些脏器疾病为什么针灸肢体和手足的穴位就可以治病了。

2、注重平与和

中医强调和谐对健康具有重要作用,认为人的健康在于各脏腑功能和谐协调,情志表达适度中和,并能顺应不同环境的变化,其根本是人体在正常状态下阴平阳秘,即阴阳的动态平衡。《黄帝内经》中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是以中医理论阐明疾病的发生,其根本是在内、外因素作用下,人的整体功能失去动态平衡,给了致病因素可乘之机。中医以药之偏,调人之偏来纠正人生命之偏,重点解决致病因子引发的整体功能失调状态,这就是治病之道。

3、辨证施治,强调个体化治疗

中医诊疗强调因人、因时、因地制宜,体现为辨证论治。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采集的症状、体征等个体信息,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论治则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结合患者体质、地域环境及四时气候等,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对病证具体施治的过程。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是以证为本,法从证立、以法组方、据方遣药。又可依据具体情况灵活应用,但须把握标本,随证加减,体现处方用药高度个体化的特点和优势。以感冒为例,中医将之区分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还会考虑到个人的体质差异,给出的治疗方案因人而异、各不相同。

4、治未病与疾病康复

中医强调关注疾病全过程,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中医治未病核心体现在预防为主,中医强调生活方式和健康有着密切关系,主张以养生为要务,认为可通过情志调摄、劳逸适度、膳食合理、起居有常等,也可根据不同体质或状态给予适当干预,以养神健体,培育正气,提高抗邪能力,从而达到保健和防病作用。同时也强调疾病康复很重要,防止复发。

5、治已病成效显著

从历史上看,中华民族屡经天灾、战乱和瘟疫,却能一次次转危为安,人口不断增加、文明得以传承,中医药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医药除在常见病、多发病、疑难杂症的防治中贡献力量外,在重大疫情防治和突发公共事件医疗救治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疗效得到世界卫生组织肯定。中医治疗甲型H1N1流感,取得良好效果,成果引起国际社会关注。中医药在防治艾滋病、手足口病、人感染H7N9禽流感等传染病,以及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等突发公共事件医疗救治中,都发挥了独特作用。

6、治疗方式灵活多样简便经济

中医诊断主要通过望、闻、问、切等方法收集患者资料,不依赖于各种复杂的仪器设备。中医治病既有药物,也有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等非药物疗法,许多非药物疗法不需要复杂器具,其所需器具(如小夹板、刮痧板、火罐等)往往可以就地取材,易于推广使用,体现了中医治病的便捷性和经济性。

05

为什么中医药会遭遇冷落?

虽然在建国初期党中央就提出了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并且在《中医药法》和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再次予以强调,现实状况是中西医并没有达到并重,无论在医疗体系建设、机构规模、资金投入、人才培养等多个层面,都显示出西医为主,中医为辅的格局,中医药倍受冷落。

统计资料显示,临床上80%~90%的中成药都是由西医临床医师开具的,近些年来不断出现的严重中药不良反应事件与西医广泛应用中成药也是同步发生的。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的临床诊疗成为困扰广大西医从业者的巨大障碍,在使用中药的过程中错误的辨证用药治疗,轻则延误患者治疗,重则产生不良反应甚至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因此,必须不断加强西医应用中成药的技术指导和监管力度。

虽然有官方数据统计结果显示,中药的不良反应并不比西药大,但中药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往往被媒体炒作、夸大,直接影响消费者对中药的判断,甚至出现认知偏差。同时,确有一些不良厂商,以盈利为目的进行虚假宣传,无端夸大中药的功效,也带来了负面效应。

游资对中药材的恶意炒作,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使得价格越招越低,尤其是让制药企业普遍诟病的最低价中标,迫使企业在原药材的选择上要么 以次充好、以假乱真,要么无奈价格倒挂只好停产,其直接后果还是中药达不到预期的疗效,老百姓不能用上真正的好药,这些也都是政府监管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

06

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1、文化优势

中药文化是历代药物经验的总结,包括药分五味、君臣佐使、药有阴阳,治则有反治、用药讲中和,用药如用兵等,对后世药物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中国幅员辽阔,因此还有带着许多独特地域特点的中药文化:关药、北药、怀药、浙药、江南药、川药、云贵药、广药、西药、藏药等十大道地中药材产区积累了数百年的中药材人工种养殖经验。中药独特的炮制技术以减毒增效为目的,炮、炙、煨、炒、煅、炼、制、度、飞、伏、煿、爁、摋、镑、曝、露、煞均体现了中药文化的深厚底蕴。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还会同国家旅游局遴选了首批15个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中医药与养老、旅游、体育、食品、互联网等融合发展的趋势更加凸显。

2、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中药资源是我国人民长期与自然及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的经验总结,为我国独有,是座巨大宝库。我国目前拥有中药材资源共12807种,其中600多种常用药材,有近300种已开展人工种植或养殖。目前全国药材种植总面积约有5000万亩,其中通过GAP认证的种植基地有123个,涉及65个品种。

3、诊疗基础保障优势

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具有广大的群众基础,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提供数据,截止2017年9月,目前我国中医类医院诊疗量为4.38亿人次,占全国医院总诊疗量的17.5%;中医类医院出院人数为2037.7万人次,占全国医院总出院人数的15.0%,中医药市场需求巨大。

通过一系列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的举措,2017年我国中医药服务的可及性进一步增强,中医医院仍是国民健康保障中重要力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9月全国有中医类医院3966所,中西医结合医院446所,中医类诊所已达4.58万个,全国67%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设有中医科,总数超过3万个;各类中医执业医师45.2万人。

4、海外发展优势

中医药已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我国与外国政府、地区和国际组织已签订86项中医药合作协议。中医药先后在澳大利亚、加拿大、奥地利、新加坡、越南、泰国、阿联酋和南非以国家或地方政府立法形式得到认可。目前,世界中医药服务市场估值约为500亿美元/年。2015年,中药类产品出口额为37.7亿美元,同比增长4.95%。

07

中医药的未来畅想

随着政府相关部门对中医药全产业链监管政策法规的日趋完善,中药材的质量将有大幅提升,生产工艺的不断优化和物流条件的改善使得中成药和中药饮片的质量也将随之迈上一个新台阶,中药疗效将愈加有保障,中国老百姓再也不需要到国外去抢购天然药物,我们完全有理由用世界上最好的中药,中医药的发展将真正迎来黄金时代。

科技水平的高速发展,推动对中药的研究和探索更加深入和微观层面,中药的作用机理、中药材的有关物质基础将不断被发现。现有文献记载的十多万个方剂将作为中药研发的基础,《中医药法》已经为经典名方的新药注册打开了绿色通道,将会有更多更好的新型中成药造福百姓。

人口老龄化带来老年病、慢性病、健康养老等问题日益突出;日常生活中的不良情绪、过度劳累、久坐不动、吃饭过饱、熬夜晚睡等多种不良生活方式也导致了多种疾病患病率上升且出现年轻化趋势。中医药治未病和治已病以及保健养生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抗疟药物青蒿素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生命,中医针灸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名录,《黄帝内经》和《本草纲目》入选世界记忆名录,蜜炼川贝枇杷膏在美国市场悄然走红,这一系列事件的背后是中医药国际化进程步伐的加快,中医药在全球的认可度与日俱增,已经成为中国与各国开展人文交流、促进东西方文明互鉴的载体,成为中国与各国共同增进健康福祉、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载体。而让世界人民都能享受到中医药带来的福利,正是近年来中国中医药业界一直在努力的事情。

中医学作为人类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结晶,承载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和历史,是中华民族传统医学的瑰丽的宝藏和民族人文学科的丰碑。每个中国人都应为我们拥有辉煌灿烂中医药文化而自豪,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中医药也定会象中国高铁一样成为另一张亮丽的名片,这张名片属于每一个中国人!

来源:脉医药咨询

往日精彩推荐:

1.体医融合 | 李光熙:体医融合是慢病管理的基石

2.快讯 | 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今日正式出台

3.职业尘肺病太极运动疗法康复治疗试点成果研讨会在京召开

4.受试者招募 | 关于太极拳习练对血脂异常老年人血清脂蛋白残粒等指标的影响的试验研究

5.【疗·太极】百岁太极老人杨德厚的长寿秘诀

6.人民网播报:人民太极 健康中国公益大行动走遍中国(十五)

声明本公众号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网络内容为主;转载、分享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太极疗立场;如果涉及侵权请尽快告知,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太极疗有奖征稿正在进行中 ,欢迎大家积极参与!

联系邮箱:taijiliao@taijiliao.com

太极疗订阅号公众号:taijiliaody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xiaobingzhong.com/?id=40827

“深度聚焦中医药的前世、今生和未来!” 的相关文章

脱发了,吃什么中药

脱发了,吃什么中药

吴文博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 脱发 脱发是头发脱(掉)落的现象。随着社会压力不断增大和生活节奏的加快,环境的不断恶化,以及不良饮食的饮食习惯,中国的脱发患者越来越多。应该引起...

秋冬脱发严重咋办?这些小方法很管用!

秋冬脱发严重咋办?这些小方法很管用!

俗话说树落叶,人落发, 每根头发的生长期约2-4年,每人一天掉几十根头发很正常。而秋冬季节,毛发处于休整期,再加上气温下降,天气干燥,头皮中的油脂较少,因此比其他季节更容易...

防脱发洗发水,是真的有用,还是在交智商税?

防脱发洗发水,是真的有用,还是在交智商税?

众所周知的是,头发是人们非常重要的毛发之一。这种生长在人们头皮表面的毛发,能够很好地帮助人们起到保护头皮的作用。不仅如此,头发还能够极大地影响到一个人的外部形象。所以,很多人都非常在乎自己的...

“秃头星人”福利!关于雄激素性脱发的真相,今天终于整明白啦!

“秃头星人”福利!关于雄激素性脱发的真相,今天终于整明白啦!

头发虽然不在五官的范畴内,却也着实影响着人的整体面貌。魅力大叔和油腻男的区别,除了五官、身材、脾性,还有头发。随着年岁增长,发际线也逐渐走高,有时不禁产生怀疑:是最近开光太聪明了,甚至要聪明...

雄激素性秃发:了解男性脱发问题的治疗方法

雄激素性秃发:了解男性脱发问题的治疗方法

雄激素性秃发,这个听起来有点绕口的专业名词,实际上就是许多中年男士头上的痛点——脱发。没错,就是那种每次梳头、洗头都好像在给地板种草的困扰。 不过,老铁们不用慌,小编这就给...

女的掉头发特别厉害是什么原因?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女的掉头发特别厉害是什么原因?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你好,碧蒙萱有机护肤顾问希望能帮到您,女性掉发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看看你属于哪一类 1、产后掉发,很多生产后的女性掉发很厉害,发际线严重后移。这是由于女性生产后身体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