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超千次,61岁男子患胰腺癌离世,医生叹息:早有预兆,没重视
【本内容为故事性医疗科普文章,请理性阅读,切勿对号入座】
"医生,我怎么又跑厕所了?这一晚上跑了七八趟了吧。"刘老师无奈地看着我,眼神中透露着焦虑。
作为一名从医二十多年的消化内科医生,我深深记得那个初冬的清晨。刘老师,一位退休的中学物理教师,第一次出现在我的诊室。他说这半年来,总觉得腹部隐隐作痛,还伴随着频繁的如厕现象。

"刘老师,您这种情况持续多久了?"我翻看着他的病历。
"也没多久,就半年多吧。开始以为是上了年纪,吃得也不太规律。"刘老师略显疲惫地说道,"我一直在想,这应该不是什么大问题吧?"
听到这句话,我的心头一紧。作为医生,我太清楚这种症状背后可能隐藏的危险了。

经过详细询问,我了解到刘老师近半年来不仅频繁如厕,还出现了消瘦、食欲不振等症状。更让我担忧的是,他告诉我自己有个特殊的习惯——喜欢熬夜打麻将,经常通宵达旦,一天能打上四五圈。
"这么说,您半年下来,打麻将次数超过一千次了?"我忍不住问道。
"差不多吧,反正退休了,时间多。"刘老师笑着说,丝毫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我立即安排了一系列检查,包括血常规、CT、胰腺功能等项目。当检查结果出来时,我的心情无比沉重——胰腺肿块,高度怀疑胰腺癌。
"刘老师,您这情况比较复杂,需要立即住院治疗。"我斟酌着用词。
"这么严重?"刘老师脸色瞬间变得苍白。
接下来的治疗过程中,我逐渐了解到刘老师的生活习惯:长期熬夜、饮食不规律、应酬频繁、烟酒不离手。这些看似普通的生活习惯,竟成了夺走他生命的帮凶。

胰腺癌被称为"癌中之王",不仅因为其致死率高,更因为早期症状往往并不明显。刘老师的频繁如厕、腹痛、消瘦等症状,正是胰腺癌的典型预警信号。
在随后的半年治疗中,我们尽了最大努力,但病情还是持续恶化。临终前,刘老师握着我的手说:"早知道会这样,我就该好好保重身体啊。"
这句话让我想起了太多类似的病例,胰腺癌患者的平均生存期往往不超过一年,即便是及时发现也很难治愈,可惜大多数患者在发现时已经是晚期。

从医多年,我发现胰腺癌的高发人群往往具有一些共同特征:
作息不规律,特别是长期熬夜
饮食习惯差,爱吃高脂肪、高盐分的食物
吸烟、饮酒
长期精神压力大

缺乏运动
而预防胰腺癌,关键在于良好的生活习惯:
保持规律作息,避免长期熬夜
均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
戒烟限酒

适度运动,保持心情愉悦
定期体检,及早发现问题
人到中年,最该珍惜的不是工作,不是娱乐,而是健康。刘老师的故事,希望能给所有人一个警示:生命中的某些"小习惯",可能就是致命的"催命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