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的常见皮肤病有哪几种?
皮肤组织是养殖动物与外界环境、气体接触时,保护内部组织及器官的屏障。其主要功能是:生长皮肤被毛,皮肤血液微循环,汗液分泌来调节体温,防止体液流失,电解质、大分子营养物质储存,避免化学、物理和生物性因素的损伤和入侵,通过痛觉、挤压、触觉、氧和温度变化感受,来感受外界危害身体和感知危险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删)
夏季,是皮肤病多发时期,细菌、病毒、寄生虫、吸血昆虫等高繁殖、高温、高湿、强紫外线都会使皮肤免疫系统障碍,引起疾病。以下将列举养猪时可能出现的皮肤病,以供大家参考。
一、细菌性
1.表皮葡萄球菌:病菌会造成渗出性皮炎,油脂溢出,感染后猪只的皮肤颜色呈深棕色,会出现鳞屑,体表有厚痂、裂纹。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删)
2.金黄葡萄球菌:发病前期会引起像痤疮样红点,久之会出现脱皮、黑痂、皮肤烫伤样发红褪皮毛等症状。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删)
3.链球菌脓皮病:发病症状为皮肤脓肿、溃烂、坏死、结痂,化脓,周围皮肤发红。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删)
4.溃疡性螺旋体病:患病小猪的耳尖会坏死,大猪则会出现耳根坏死、面部坏死等情况,如果不及时处理,就会常继发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慢慢让耳朵变厚,发红肿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删)
5.猪丹毒:生病猪的体温会升高到41℃,出现采食率下降,接着皮肤出现粉红色大斑疹,接着发黑,菱形和其它形状,俗称打火印。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删)
二、病毒性
1.圆环病毒(皮炎肾病综合症):患病猪的体温基本正常,吃料正常,但腿部及臀部会出现黄豆状红斑,随着病程延长,会出现采食欲望降低,体温升高,红斑成片,不及时治疗就会死亡。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删)
2.猪痘:感染猪的痘主要长在内侧腹壁、股内、颈部及体侧,偶尔长在背部、面部、乳房,一般为突起、黑痂状。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删)
3.非洲猪瘟:慢性非洲猪瘟,发病时体表会出现蓝色疹点,不连片,但体温会增高。伴随其它慢性和亚急性症状,在病毒慢性经过时,会出现腿部溃疡,发黑或关节肿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删)
4.猪瘟:患猪瘟的猪只,会出现体温高热,食欲减退,慢性腹泻,扎堆的现象,同时体表也会发红,出现针头状出血点,严重时猪的全身都会发红,耳、尾、外阴皮肤会坏死、结痂。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删)
三、真菌性皮炎
1.小孢子菌:病发部位会出现豆子状黑红色片状不连溃烂,一般对称性病发,随着病程长,这些溃烂点会汇集一起,形成一大块圆心型发黑区域,这个时候猪吃料依旧正常或出现少量减料,但死亡后解剖时,就会发现器官有结节现象。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删)
2.玫瑰糠疹:本病症状像花状条带隆起或环形隆起,又称银屑样脓疱性皮炎,不影响采食、体温、都正常。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删)
四、皮肤寄生虫类
1.皮肤疥螨:发病猪会出现皮肤瘙痒,蹭墙,皮肤溃烂,眼眶周围,耳朵感染,结痂、深裂纹、脱毛、脓疱,脊柱两侧有鳞屑等症状。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删)
2.蚊蝇叮咬过敏性皮炎:被蚊蝇叮咬的区域会呈现圆形隆起,荨麻疹样反应,发红,中间有深红色,外周放射性红斑。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删)
还有很多皮肤病案例,不一一举例说明,都是我们在服务中给养殖朋友诊治案例。对于皮肤病有不同的治疗方案,有些需要提前做好饲养管理工作,有些需要措施改进,还有就是用药物治疗,对于病毒性和部分细菌性皮肤病,可以使用阿莫西林+冰沙清+温蓝卫士治疗。此套餐为广谱治疗药,使用反馈效果好,可以有效降低病毒、病菌的传播速度,阻断病毒载量,提高猪只抗病能力。(注:相关产品功效及使用说明,可详询旭牧通技术老师或客服人员)
——广——告——
本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