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笔记】犬猫感染性皮肤病诊疗管理及国际新知
导言:
本文根据法国维克DailyDerma皮肤病论坛(犬猫感染性皮肤病)的内容整理撰写,聚焦于犬猫感染性皮肤病的诊断、管理及国际视角的内容分享,帮助临床医生建立系统的诊疗思路及皮肤感染管理办法。
(点击图片扫码观看论坛回放)
犬猫感染性皮肤病的诊断
1.犬猫感染性皮肤病可能是细菌、癣菌、马拉色菌的单一或混合感染。临床表现无法确诊皮肤病,需要做相应的皮肤检查:细胞学检查、伍德氏灯检查(注意假阳性)、拔毛镜检。
2.细胞学检查发现细菌和中性粒细胞(细菌吞噬相)即可确诊脓皮症。按发病范围可分为局部脓皮症和全身脓皮症;按病灶深浅可分为表面脓皮症、浅表脓皮症和深层脓皮症。
表面脓皮病:皮褶皮炎、创伤性皮炎、细菌过度增殖等;可见红斑、糜烂、渗出、脱毛;
浅表脓皮症:脓疱病(非毛囊性角质层下脓疱)、黏膜皮肤脓皮症、细菌性毛囊炎等;可见丘疹、脓疱、表皮环、结痂、脱毛;
深层脓皮症:是指感染到毛囊以外到深层组织,如疖病、德牧深层脓皮症、幼犬蜂窝织炎等;可见丘疹、结节、出血性脓疱、窦道、溃疡等
3. 脓皮症复发的原因:
抗生素用法错误:低剂量使用、间歇性给药、疗程不足;
抗生素选择错误:抗生素对细菌不敏感,建议进行药敏测试
潜在病因未得到控制:细菌性皮肤病一定存在潜在病因,若未查找和纠正潜在病因,脓皮症会复发。过敏是最常见的潜在病因;其他潜在病因还有内分泌疾病、免疫介导性疾病、肿瘤、角质代谢异常等。
4.细菌培养——何时进行?
左右滑动查看
感染性皮肤病的管理
1.脓皮症:
最常见的病原是假中间葡萄球菌,还有其他皮肤表面定殖细菌;几乎所有疾病都可以是脓皮症的潜在病因,如过敏性皮肤病、寄生虫性皮肤病、内分泌疾病、自体免疫性疾病、角化异常疾病、毛囊发育不良、免疫缺陷问题等。
抗生素的使用和滥用会产生耐药菌,减少抗生素的使用能减少抗生素的耐药性,局部治疗是很好的临床治疗方法。
治疗原则:所有反复性脓皮症病患都应进行合适的局部维持治疗。解决感染和治疗原发病因;复发性脓皮症需考虑未解决的潜在病因和抗生素的耐药。
局部治疗有香波(如派奥洁)、摩丝、喷剂等,如有必要,还有抗菌湿巾或药膏等;局部治疗的效果与宠主的从医性有关(正确用药方式、频率、周期)。
左右滑动查看
香波治疗:洗必泰和过氧苯甲酰是常用的活性成分,不同厂商同一种活性成分的香波的效果可能不一,因为用来增加抗菌治疗效果的成分不同,常见的有糖丽添加(甘露糖、d-半乳糖和l-鼠李糖)、Triz-EDTA、植物鞘氨醇、硫代水杨酸。当一种香波无效时更换另一个厂商的香波可能会有效;派奥洁含有3%洗必泰、糖丽成分和甲壳素,可以有效改善皮肤细菌、马拉色菌感染。
其他局部产品:若皮肤有明显炎症,可以使用短效含糖皮质激素产品,如氢化可的松、倍他米松、曲安奈德、氢化可的松醋丙酯(HCA),不当使用激素产品可能会造成皮肤和全身的副作用。皮乐美含HCA,全身吸收量非常低,安全性高,能有效抗炎和缓解瘙痒。
犬MRS感染的局部治疗:次氯酸技术或次氯酸钠治疗,患犬需与其他犬隔离,定期清洁玩具和窝垫。
2.马拉色菌性皮炎:
马拉色菌是健康犬猫皮肤表面定殖的酵母菌,异常增殖时会产生或加重炎症,导致瘙痒、皮肤变厚、发红、皮肤油腻等。
治疗:找出潜在病因,否则易复发;局部治疗效果较好,如康泰乐含有1%酮康唑和2.3%洗必泰和维克SIS,能有效对抗大部分真菌和细菌;若使用全身抗真菌药物,通常联合局部治疗以加快疾病康复。
3.皮肤癣菌病:
通常是自愈性,治疗可以加快恢复,减少人畜共患和环境污染。
治疗:局部治疗可使用香波或石硫合剂,全身治疗更加关键;环境治疗是癣菌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需在全身治疗4-6周后进行至少2次阴性真菌培养结果才能停止治疗。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与挑战
1. 抗生素耐药是全球危机,从2005年起没有新的抗生素被发现。不要滥用抗生素,使用抗生素应有合理指征,仅在必要时才使用。根据欧洲EMA颁布的抗生素管理要求,兽医在临床中审慎使用一线抗生素,小心使用二线抗生素,限制使用三线抗生素(仅在药敏试验显示无可用的一线、二线抗生素时),禁止使用四线抗生素(如碳青霉素、万古霉素、利福平等)。
2. 临床常用的抗生素有:一线(阿莫西林 、甲硝唑、多西环素),二线(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一代和二代头孢类),三线(三代和四代头孢、喹诺酮类、多黏菌素类)
3. 治疗脓皮症的一线抗生素有头孢氨苄、克林霉素、林可霉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
4.治疗浅表脓皮症时,推荐把局部使用抗菌成分和杀菌剂作为主要治疗方法,这种方法同样能达到治疗效果。需每天使用,持续3-6周。
经典病例分享--德牧犬脓皮病
1. 德牧脓皮病是德牧家族性免疫介导的深部脓皮病,患犬可能有潜在的皮肤问题(如过敏性皮肤病、甲状腺功能低下)或细胞介导性免疫功能不全。最初可能存在丘疹、脓疱、表皮环、结痂,随后进展为疖病、溃疡,伴血性浆液性分泌物或脓性分泌物。
2. 诊断:进行皮肤细胞学检查可和其他所有常规检查(如甲状腺功能),皮肤细胞学检查可见大量细菌和中性粒细胞。皮肤活检有助于确定潜在病因并判断组织损伤的严重程度。
3. 治疗: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抗生素,并用免疫调节剂(如泼尼松龙、环孢素);局部治疗使用抗菌香波(如派奥洁),每周两次药浴。
4. 细菌性皮肤病的特点:诊断难度大,宠主焦虑和护理难度大、易复发、时间和经济成本高。特别是反复发作的病患,可遵循维克DailyDerma鉴别诊断流程,列出相应的鉴别诊断后与宠主沟通进行详尽的检查。
DailyDerma皮肤病鉴别诊断流程图
排除/诊断和治疗寄生虫性或感染性皮肤病,如未改善可进行进一步鉴别诊断(过敏和内分泌性皮肤病),若仍有症状,考虑罕见原发性皮肤病(如自体免疫性、肿瘤、皮脂腺炎等),必要时可送检或转诊。
感染性皮肤病的临床痛点&专家建议
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在感染性皮肤病中的重要性和合理选择。
专家划重点:
1. 正确区分表面脓皮症、浅表脓皮症和深层脓皮症。表面脓皮症和浅表脓皮症用局部治疗就可以很好的管理,深层细菌需要根据药敏结果来选择全身治疗的抗生素;
2. 局部治疗不仅仅是喷剂,还包括了香波、摩丝、软膏、洗必泰湿巾等;
3. 找出并管理好潜在病因是减少脓皮症复发的重要因素;
4. 抗生素使用持续存在过度和滥用,我们需要知道何时该使用抗生素并合理应用。
总结
感染性皮肤病是临床最常见的皮肤病之一,根据实验室检查找到病原体后进行相关的治疗和管理。细菌性皮肤病和马拉色菌性皮肤病需寻找潜在病因,才能更好的治疗和减少复发。
细菌性皮肤病可以单独用局部治疗进行管理,或结合全身治疗一起管理,以减少病程和耐药菌的产生。局部治疗需重视客户教育,确定客户能够正确使用外部治疗并服从正确的治疗安排。使用抗生素需有足够指征,并且尽量使用一线或二线抗生素,三线抗生素需根据药敏结果选择使用。
在管理感染性皮肤病中,积极的局部治疗,谨慎的全身治疗,正确的潜在疾病管理,可以对现在以及将来的病患造成最少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