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科 > 阴气虚、阳气虚、阴阳两虚怎么补?

阴气虚、阳气虚、阴阳两虚怎么补?

admin2个月前 (03-10)皮肤科15

阴虚阳盛

代表方:六味地黄丸

出自《小儿药证直诀》,宋,钱乙。

熟地黄8钱(24g)(甘、微苦、微温),山药4钱(12g)(甘、平),山茱萸4钱(12g)(酸、温),茯苓3钱(9g)(甘、淡、平),泽泻3钱(9g)(甘、凉),牡丹皮3钱(9g)(苦、辛、凉)。

传统理论认为,肾与下焦属先天,主静。静则阖,动则散,所以用气微凉,味微苦、微酸之药以养阴,若用温性药,则谓之助阳,能暂时提升阳气之流通鼓荡,但久服多服,会耗伤阴精而非固精。

六味地黄丸加减用药:

知柏地黄丸:六味地黄丸加知母6~9g(苦、甘、寒)和黄柏6~9g(苦、寒),药势趋向与六味地黄丸相同,而气寒凉、降下的力量更强,除了补阴,还可治疗虚热,但脾胃虚弱、阳气不足者慎用。

杞菊地黄丸:六味地黄丸加枸杞子(甘、温)9g,菊花(甘、微辛、微苦、凉)6g,增加补下焦精(枸杞)和流通上焦(菊花)的作用。

都气丸:六味地黄丸加五味子(酸、温,阖下焦):收阖补精的力量更强。

这些方剂中的药物,尤其是地黄味厚而腻,不可用于胃气虚弱的患者(泄泻、不能食凉物,纳呆,消化不良,面色白,四末寒……)。

所以,在补下焦肾时,宜先保护中焦胃气,令气流通,渠道畅达。山药、茯苓之建中,牡丹皮、泽泻之泄疏,正是用来达到这个目的。

-精虚损

阖补下焦,守而不走,适宜静药。

代表方剂:左归丸、二至丸、五子衍宗丸和金锁固精丸。

精,生之本也。化生元气,为后天三焦运化、神气出入、水谷摄纳之用。若元气亏虚,因于患者体质或病邪而呈现出两种格局:阴虚与阳虚,阴虚多伴虚热,或因涵育不足而虚火上扬,故有六味地黄、知柏地黄丸之制。

所以在传统意义上,气血虚可以理解为中焦层次,其虚损的程度尚不严重。当我们说到元气虚、阴虚、精虚的时候,意味着下焦虚。下焦虚的严重度依此顺序:元气虚、阳虚、阴虚、精虚。精虚,可以理解为下焦虚或阴虚的极限状态。

左归丸

出自《景岳全书》,明,张景岳。

熟地黄8两(240g),山药4两(120g),山茱萸4两(120g),牛膝3两(90g),菟丝子4两(120g),枸杞子4两(120g),鹿角胶4两(120g),龟胶4两(120g)。

此方诸药,味厚质重,补益阖收之力,较六味地黄丸更强。服此方者,须中气尚足、经络流通。盖味重厚腻之剂,取效需要运化输布之力,如胃气虚滞,渠道不通,反生滞胀湿痰,阻碍气机。

此方尤适两腿虚软、行走无力者,其力可直达深层及下肢足部。

此方为丸剂,故剂量大。

二至丸

出自《医方集解》,清,汪昂。

女贞子(冬至日采,不拘多少,阴干、蜜酒拌蒸、过一夜,粗袋擦去皮,晒干为末),旱莲草(夏至日采,不拘多少,捣汁熬膏),和前药为丸。

两者皆为阴中之阴,甘寒气平之药。收阖润下、补腰膝、壮筋骨、益精。

方中有时会再加入桑椹(也是阴中之阴药),此方可用于下焦不足、阴虚火燥、虚火上浮之证,如女性更年期失眠、虚烦。

五子衍宗丸

出自《证治准绳》,明,王肯堂。

处方成分是五种子:菟丝子8两(240g),枸杞子8两(240g),覆盆子4两(120g),五味子1两(30g),车前子2两(60g)。

以上诸药,收阖肾气,多气平微温,配车前子甘平而凉,有流通之力。

相对于左归丸之厚重,五子衍宗丸和二至丸属于清补,补而不腻,适合身心敏感、气机轻灵者,五子衍宗丸还可用于小儿下焦肾气不足之轻证。二至丸相对气寒,而下行之力甚,故中焦脾胃虚寒,平素不耐寒凉食饮者慎用。

金锁固精丸

出自《医方集解》,清,汪昂。

沙苑蒺藜2两(60g),芡实2两(60g):阖补下焦。

莲子2两(60g):阖补中焦。

龙骨1两(30g),牡蛎1两(30g),莲须2两(60g):阖收神气。

此方气味甘缓而微酸,轻柔平和,有收摄固涩之力,补精、益下焦。用于下焦精气虚损,或见阳痿、遗精及腰痛之症。若患者有虚火郁热之象,可配以知柏地黄丸。

还有两张《伤寒论》的方子:

黄连阿胶汤用于少阴病,心中烦,不得眠,此阳浮而阴阖不及之象,少阴属下焦。

黄连4两(12g),黄芩2两(6g),阿胶3两(9g),芍药2两(6g),鸡子黄(蛋黄)2个。

该方气寒味苦,苦能坚阴,是六张方子中最寒凉、阖降之剂。

猪肤汤

用于少阴病、下利、咽痛,胸满、心烦,此病在下焦,本气自病、纯虚无邪,适合燥火阴虚体质之干瘦体型。猪肤气味平和,甘寒补阴,润而收之。

制法:猪皮1斤(220g),以水一斗(2000ml),煮取五升(1000ml),去,加白蜜1升(200ml),白粉(粳米粉)5合(90g),熬香,和令相得,温分6服。

-气虚损

本类方剂,亦有补益下焦阴精之效能,然药味略多而气味庞杂,较之前两类,药势多走而不守,各具表里寒热升降开阖之势,以应不同之格局需要。

天王补心丹

出自《摄生秘剖》,明,洪基。

人参5钱(15g),茯苓5钱(15g):甘淡、温平,阖补中下焦气分。

生地4两(120g),五味子5钱(15g),麦冬2两(60g),天冬2两(60g),柏子仁2两(60g),酸枣仁2两(60g):甘酸、微苦、微凉,阖补中下焦阴分。

当归2两(60g),丹参5钱(15g),玄参5钱(15g):甘温、微辛、微苦,化运中焦血分。

远志5钱(15g),桔梗5钱(15g):苦辛温,通散之品,打开中上焦表里渠道。

此方作用于中焦(气分和血分)及下焦(阴分和阳分)。其性温平而有流通之能,阖下焦而运通中焦气血。

天麻钩藤饮

出自《杂病证治新义》,作者是胡光慈,1958年。

此方在教材,归入平熄内风剂,方中有许多阖收精气之品。

石决明18g,朱茯神9g:性平凉而降。

栀子9g,黄芩9g,益母草9g:味苦、降、通血分达络脉,栀子、益母草亦利小便而行气。

杜仲9g,桑寄生9g,天麻9g,夜交藤9g:阖补下焦。

牛膝12g:补下焦、下行、通血脉而化瘀。

钩藤12g:甘凉,轻平行风气之品,流动疏透,消解三焦内部郁气积热,清心安神。

此方能阖补下焦阴精,流通气分与血分,降下阖收之力明确。

下焦阴精亏虚,神虚失摄,易烦乱浮散,可致头痛、高血压、失眠、焦虑。此方可用于中年生活忙碌,散乱不收或过劳致下焦虚损,气机内郁不通,虚火上逆之证。

《黄帝内经》中提到生铁落用来治疗躁狂证。近代,人多顾忌金石之药,恐伤胃气,原其本,此类药物大多取其信息与能量层面的作用,主要用于调神和导气,辨证施药,合机合度,则不伤胃气。

当归六黄汤

出自《兰室秘藏》,金元,李东垣。

当归、生地黄、熟地黄、黄芩、黄连、黄柏(各9~15g),黄芪(双倍剂量)。

与知柏地黄丸相类似,味更苦、更厚。其性寒凉、可收阖阴气、补下焦阴。

当归行中下焦血分之气,黄芪补中而达表,整张方剂以阖收凉降之药为主,故大方向为阖降凉收。亦见于中焦血/气虚。

石斛夜光丸

出自《原机启微》,元,倪维德。

方有以下四组药:

人参2两(60g),茯苓2两(60g),山药7.5钱(24g),甘草0.5两(15g):补中下焦气分,运中焦。

防风0.5两(15g),川芎0.5两(15g),菊花7.5钱(24g)(辛、凉),杏仁7.5钱(24g)(辛、平、微苦,开上焦并降下),白蒺藜0.5两(15g)(辛、苦),枳壳0.5两(15g)(苦、辛、凉,流通中上焦气分):以上诸品开表气,引药势上浮而行于头目。

天冬2两(60g),麦冬1两(30g),熟地黄1两(30g),生地黄1两(30g),菟丝子7.5钱(24g),枸杞子7.5钱(24g),五味子0.5两(15g),石斛0.5两(15g),肉苁蓉0.5两(15g),牛膝7.5钱(24g):阖补下焦阴精,阴阳双补。

黄连0.5两(15g),青葙子0.5两(15g),决明子7.5钱(24g犀角0.5两(15g),羚羊角0.5两(15g):苦、凉,药势通透郁热而降下,行于血分。

用于目疾。目疾多源于火,不单是体内之郁火,还包括情志之火,或过度用眼(手机、电脑、电视等)所造成的下焦虚而火浮之疾。最后一组药(黄连、犀角、羚羊角等)可清利头目、情志及经络之火,第二组药可引药势上行,把补入的中下焦阴阳气血引至上部,以滋养头面空窍。

此方广泛适用于各类老年疾病,不仅仅是眼目疾患。若胃气强盛,可减去第一组药。

七宝美髯丹

出自《医方集解》,清,汪昂。

赤白何首乌共1斤(480g),茯苓8两(240g),牛膝8两(240g),枸杞子8两(240g),菟丝子8两(240g),补骨脂4两(120g)(补肾阳),当归8两(240g)。

该方阖补下焦(赤白何首乌、牛膝、枸杞子、菟丝子),而略温(补骨脂、当归),补骨脂苦、辛、温,补下焦阳气而收阖神气,以助阖中有动。如果不需要此效能,可易之以五味子,增加阖守之力。

原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龚树生教授对何首乌有多年研究,他认为此方是古代宫廷滋补方的代表,相较于六味地黄丸,滋补下焦之力更为深入。

乌梅丸

出自《伤寒论》厥阴篇,汉,张仲景。乌梅300枚(480g),细辛6两(180g),干姜10两(300g),黄连16两(480g),当归4两(120g),附子6两(180g)(炮,去皮),蜀椒4两(120g)(出汗),桂枝6两(180g)(去皮),人参6两(180g),黄柏6两(180g)。

此方先收阖下焦阳气:乌梅、附子、人参、干姜。

然后流通三焦阳气:细辛、桂枝、当归。

黄连、黄柏苦寒而坚阴,以坚固下焦阳气,不至散失,并非全用以清热。

阳气虚

附子理中丸

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宋,陈师文等,官修方书。

在宋代,这本由政府编辑撰写的方剂书,是所有医生必须学习和使用的。

人参1两(30g),干姜1两(30g),白术1两(30g),炙甘草1两(30g),附子1两(30g)。

阖补中下焦阳气,丸者,缓也。取其守而药力缓和。

附子汤

出自《伤寒论》少阴篇,汉,张仲景。(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

附子2枚(15g)(炮,去皮,破八片),茯苓3两(9g),人参2两(6g),白术4两(12g),芍药3两(9g)。

阖补中下焦阳气,流通布散,由里出表。此方剂量相对偏轻。轻剂取其气,走而不守。

麻黄附子细辛汤

出自《伤寒论》少阴篇,汉,张仲景。

麻黄2两(6g),附子1枚(9g),细辛2两(6g)。

辛甘发散为阳,走而不守,补阳气而流通三焦、表里内外。本方亦见于本章上焦层:阳气精血不足体质之开表法部分。

四逆汤

出自《伤寒论》少阴篇,汉,张仲景。

附子1枚(9g)(生用,去皮,破八片),干姜1.5两(4.5g),甘草2两(6g)(炙)。

甘温而辛,阖补中下焦阳气。此方较附子理中丸简,而补阳回阳之力直捷,取其速效。

阴阳两虚

右归丸

出自《景岳全书》,明,张景岳。

此方组成与左归丸(补阴和精)十分相似,另加入附子和肉桂,气味皆厚,用于阴阳两虚(精虚)。

熟地黄8两(240g),山茱萸3两(90g),山药4两(120g),枸杞子4两(120g),菟丝子4两(120g),杜仲4两(120g),鹿角胶4两(120g),当归3两(90g),附子2~6两(60~180g),肉桂2~4两(60~120g)。

此方实用于下焦精虚(阴阳两虚)偏于阳虚而寒者,温煦不足、收摄无力。多有身冷、水肿、便溏、陷下等症状;补精、阴阳双补、阖收下焦。

金匮肾气丸

出自《金匮要略》,汉,张仲景。

干地黄8(24g),山茱萸4两(12g),山药4两(12g),泽泻3两(9g),茯苓3两(9g),牡丹皮3两(9g),附子1两(3g)(炮),桂枝1两(3g

此方以六味地黄丸补阴,加入附子和肉桂。

用于下焦阴阳两虚。从成分比较,此方无枸杞子、菟丝子、杜仲、鹿角胶,故补精的力量不及右归丸,但有三泻(泽泻、茯苓、丹皮),所以流通性较右归丸好。六味地黄丸系该方减去附子和肉桂而成。亦见于本章的三焦水道:开下焦以通利水道部分。

麻黄升麻汤

出自《伤寒论》厥阴篇,汉,张仲景。

阴阳两虚,伴邪正交争、寒热错杂。

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喉咽不利,吐脓血,泻利不止,为难治,麻黄升麻汤主之。

麻黄2.5两(15g),升麻11分(8g):辛、苦温、平,升浮之品,引下陷之气机回归本位。

当归11分(8g),桂枝6铢(2g),茯苓6铢(2g),炙甘草6铢(2g),白术6铢(2g),干姜6铢(2g):甘温、辛温之品,剂量极轻,取其气,以助升浮,阖补中气,运化中焦,以资化源。

知母18铢(4g),黄芩18铢(4g),玉竹18铢(4g),芍药6铢(2g),天门冬6铢(2g),石膏6铢(2g):苦寒、甘寒之品,剂量极轻,取其气,以化郁火,而不伤中气。

周天医

让中医更简单,更有趣。

文章仅供学习交流分享,用药请遵医嘱!

中医五张图,自己做自己的神医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xiaobingzhong.com/?id=47635

“阴气虚、阳气虚、阴阳两虚怎么补?” 的相关文章

脂溢性脱发形成原因及治疗方案全方位揭秘

脂溢性脱发形成原因及治疗方案全方位揭秘

脱发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可分为男性型脱发(又称雄性激素源性脱发、雄性秃,俗称早秃、谢顶或地中海等)、脂溢性脱发(又称脂秃)、斑秃等十几种。常见的脱发大多为男性型脱发(占脱发患者50%以上)和...

因为脱发严重,杭州萧山一姑娘花一万多做这个,网友说她被坑了

因为脱发严重,杭州萧山一姑娘花一万多做这个,网友说她被坑了

前天,萧山一姑娘在萧内网App发帖:脱发星人最后的挣扎,理发店的洗脑项目,我终究还是没逃过。 姑娘在理发店做头皮护理 ▼ 花了一万多 ▼ 评论区不少网...

自用防脱洗发水测评!不吹不黑!不拉踩

自用防脱洗发水测评!不吹不黑!不拉踩

资生堂FINO洗发水 ¥46 闲来无聊,说说最近使用的一款洗发水的心得吧色购于:tb做活动,水十护发素两瓶86,比平时购买要...

男人掉头发是什么原因

男人掉头发是什么原因

女性朋友都想拥有一头乌黑靓丽的头发,头发对于男性朋友也一样非常的重要,头发不但可以保护我们而且还影响到我们的形象,但是有很多男性朋友容易出现掉头发的情况,如果我们对于掉头发不够重视的话,那么...

脱发和正常掉发有本质区别

脱发和正常掉发有本质区别

脱发,是一种病! 谁都希望自己拥有一头乌黑亮泽的头发,脱发成了困扰很多人的头等大事。据统计,我国已有2.5亿人正饱受脱发的困扰,平均每6人中就有1人脱发,大批90后也加入了脱发的阵营...

脱发“畏惧”的五道食材,建议常吃改善脱发,有助于头发浓密

脱发“畏惧”的五道食材,建议常吃改善脱发,有助于头发浓密

在现代社会,脱发问题已经成为许多人面临的困扰。这不仅影响了外貌,还可能带来心理上的负担。脱发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压力过大、营养不良和遗传因素等。因此,改善饮食结构,增加一些有助于头发健康的食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