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炎加重,不过是阳气不足!一个方子补阳气,脾胃好了,不适症状皆消,人舒服了
点击关注,了解脾胃知识
慢性胃炎,临床上多见于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糜烂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这几类,这些经中医辩证,其实都属中医上说的阳气不足导致的胃阴损伤。
本期,宏韵中医邀请到广州公立三甲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戈焰,她表示:胃炎不过是阳气不足而已。在胃里,阳气称为胃阳,胃起消化食物的作用,是更需要有阳气的加持。
中医把胃炎归为胃脘痛的范畴,常见上腹部疼痛,早饱,食欲下降,饮食不振或伴有烧心反酸等。
一般情况下,萎缩性胃炎的病程时间较长,发病初期因为不注意或者不关心病情发展,加上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等等,导致病情逐渐加重,发展为萎缩或者萎缩伴随糜烂等等。
前段时间门诊上来了一位四十多岁的患者,特地找戈焰主任看诊。
详细沟通后了解到患者多年前因为饮食不当,出现了胃脘疼痛,期间吃过很多西药,奥美拉唑等一直治不好,面色萎黄,整个人很消瘦。
平时情绪不好还会加重,连着两肋疼,经常腹胀,反酸,食欲也不好,身体疲倦无力,怕冷,大便不成形。
戈焰主任看了看他的舌象,舌质淡,舌边还有齿痕,而且脉弦细。
从中医角度来辨证,患者是脾胃阳虚和肝郁气滞导致的。
中医认为阳气具有温煦和推动作用,可以推动脾胃的运化,如果阳气不足,运化失调,就会腹胀没有食欲,水湿不化,就会大便不成形。
此外肝主情志,负责一身气机的疏泄,如果情志不舒,气机运行不畅,就会出现肋部疼痛。
找到了病因后,戈焰主任给她开了一个温中健脾,疏肝和胃的方子。
方中的党参和白术可以健脾;陈皮,半夏和干姜可以温寒燥湿;木香,厚朴和香附等可以疏肝解郁行气。
患者调理了半个多月,胃部和两肋疼痛大大减轻,反酸没有了,进食有所增加。
于是调整原方后继续服用,复诊时胃痛已经消失,胃胀反酸都消失了,胃口变好,睡眠也好了,生活也恢复了正常。
如果阳气不足,饮食不规律,经常吃一些凉的东西,时间长了就会形成慢性的胃炎和溃疡。
年轻的时候,这种腐熟可能成不了什么气候,但是时间长了就会形成萎缩性胃炎、胃溃疡等,所以想要脾胃好,补阳气是关键!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讲究辨证,我们在用药时,一定要去寻求医生的帮助,不要私自用药,以免引起其它更严重的疾病。
特别提醒:喜欢文章的话别忘记点击文章右下角点赞和在看或者分享朋友圈哦。
中医脾胃专家戈焰
戈焰,从事中医临床40年,广州公立三甲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
擅长中医治疗各种慢性胃炎、胃溃疡、萎缩性胃炎、腹痛腹胀反酸嗳气、消化不良等肠胃性疾病。
如果有胃不适的困扰,可以找戈焰主任帮你辨证分析!
点击下图,咨询戈焰主任
如果喜欢内容
避免错过最新内容,欢迎关注↓↓
喜欢这篇文章记得点点赞+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