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抑郁症孩子都阳气不足!睡前用它泡脚,补阳比艾叶还强
今天我们来继续讲抑郁症,我发现门诊大多数抑郁症孩子都是阳气不足!从现在到三伏,睡前用它给孩子泡脚,补阳比艾叶强100倍!阳气足了,湿气散了,抑郁也就不再复发!
透骨草泡脚补阳
主任,你说之前跟我说,我家孩子抑郁症是阳气不足,让我给他泡脚,可我用艾叶泡了好长一段时间,他手脚还是冰凉,你说他是不是寒到骨子里了呀?
这不,马上到了三伏天,家家户户都离不开空调,有的孩子还爱喝冷饮、冰西瓜、酸奶。
这些全是大寒之物,孩子好不容易在白天积攒的阳气,全都被消耗掉了。
尤其是对于抑郁症阳气不足的孩子,本身手脚就发凉,喜欢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这时候补阳气真的很重要!
给孩子泡脚是很好的补阳气之法,能加速体内气血运行,温中散寒。
但如果艾叶泡脚不管用了,还有一株草,能够能够穿过骨头把阳气补到全身。
这株草就是透骨草,效如其名,能够把骨头缝里的寒气都逼出来,温通经络和筋骨。
准备一把透骨草,再加一把艾叶,把这两种草清洗干净,放进锅里,大火煮开,再转小火15-20分钟,就用这药水来给孩子泡脚。
艾叶温中散寒,透骨草祛风除湿、舒筋通络。尤其是马上到了三伏天,一年中阳气最旺的时候,这时候泡脚能事半功倍!
但是呢,对于抑郁症患者而言,仅仅是泡脚是不够的,这时候利用阳气来逼走寒湿,对症开药,才是不二之选!
门诊真实医案
去年6月份,门诊上来了个初中生,15岁左右的男孩。
家长说本来是准备放暑假再过来找我的,但是眼看着孩子就要期末考试了,刚好碰上抑郁症又反复了,心情低落,整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根本不愿意去上学。
这孩子为什么会得抑郁症呢?主要是1年前班里转过来一个男生,这个男孩子性格很强势,经常欺负同学。
他也是被欺负的其中之一,但是不敢和家人说,也没有宣泄的出口,只能自己消化,慢慢地就得了抑郁症。
之前吃点压制性的西药还有效果,这次好像跟失效了一样。
孩子情绪抑郁、不愿意和任何人说话、回家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晚上睡不着、白天又疲惫乏力、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总是忘东忘西的、整日忧愁伤感,手脚也是冰冰凉凉的怎么也捂不热。
仔细问诊之后发现,孩子就是寒湿藏得太深了,所以补阳才补不进去。
咱们来看孩子的症状:
容易头晕、特别怕冷、手脚总是冰凉的,胁肋胀痛,胸闷心悸,容易出虚汗。我看他舌红,苔薄黄,脉弦细。
这就是非常典型的阳气不足,寒湿内蕴。
开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
柴胡、龙骨、黄芩、生姜、铅丹、人参、桂枝、茯苓、半夏、大黄、牡蛎、大枣
(注:中医辨证讲究一人一方,请在专业人士辨证下使用)
同时搭配泡脚方:艾草+透骨草。
同时并特别叮嘱4个泡脚的注意事项:
1、用温水,让孩子微微发汗即可,不要大汗淋漓;
2、每天10-15分钟,不要久泡;
3、跑完后及时用毛巾擦干。
4、泡脚时千万别吹空调,以免适得其反,寒气倒灌。
结果如何?
孩子喝了半个月的中药,加上每天泡脚,妈妈和我反馈说,孩子不那么怕冷了,晚上也睡得好一些了。
不过有时候还是会觉得很难专心做事,心情也偶尔有点低落。
根据孩子复诊的情况,我微调了药方,让孩子继续喝了3个月,也还是要继续泡脚。
3个月后再次复诊,孩子主动和我说,自己都说心情变好了很多,感觉身上轻松多了,就像心里的一块大石头被搬走了似的。
孩子妈妈和我说,准备给孩子转学,重新开始新的学习生活。
我叮嘱孩子妈妈,再过段时间就入冬了,可以继续泡脚,如果孩子手脚温热了,可以慢慢地给泡脚方减量。
我的治疗思路
我们中医里有个说法,叫做脾主四肢,也就是说,脾脏负责管理我们的四肢。
如果我们心里老是不高兴,长时间有负面情绪,就会让肝脏里的气堵在一起不通畅。
这样一来,身体里的阳气得不到生发,也就没办法通到我们的手脚里去了,就像这个孩子一样,手脚冰冰凉,还怕冷。
我们中医讲阴阳平衡,阳气负责让我们精神好、有活力。要是阳气不够了,就像这个孩子一样,就会看起来没精神,心里也不开心,体内阴阳处于失衡状态。
那要怎么办呢?阳气不足了,自然就要增加阳气,阴阳就能平衡。
所以我用张仲景大名鼎鼎的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来调和少阳、安神除烦、温阳化湿。
方中以柴胡为君药,能够疏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缓解患者因情绪抑郁而生的胸胁苦满、心情低落等症状。
同时,黄芩作为臣药,与柴胡相伍,增强和解少阳之力,并调和患者体内因寒湿内蕴而生的微薄热象。
患者因抑郁症反复发作,伴有失眠、焦虑、惊恐不安等症状,故方中加入龙骨与牡蛎以重镇安神,潜阳入阴。
考虑到患者寒湿内蕴严重,手脚冰凉,畏寒怕冷,方中以生姜、大枣深入体内,驱散寒湿,恢复阳气。
生姜辛温发散,能温中散寒,大枣甘温,补中益气,二者合用,增强温阳效果。
半夏以燥湿化痰,和胃降逆;人参益气扶正,增强机体抵抗力,并调和方剂中各药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全方更加和谐统一。
艾草和透骨草通过泡脚的方式,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加速寒湿排出,进一步缓解患者手脚冰凉、寒湿内蕴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