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气重,阳气不足,用药在准不在多,老中医分享用药和解决方案
大家好,我是中医张艳萍。最近收到了很多患者的健康咨询,我也抽出了一点时间,选出了一位比较典型的患者病例,给大家做了一期视频,来给大家详细说一下解决方法,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这位患者是一位女性患者,年纪47岁,最近三个月开始,食欲明显下降,食后总胃胀的难受,大便也不成形,还经常感到胸闷,痰也比较多,脸有时突然很热很红,有时又很怕冷,晚上夜尿也很多。看了患者发来的舌象,舌苔白腻。
这位患者其实主要有大问题,也是现代人普遍存在的问题,第一个就是湿气重,第二个就是阳气不足。中医认为人的阳气有温煦机体的作用,这位患者怕冷,夜尿多,明显是阳虚的表现。而阳气不足,温煦功能减弱,就无法化湿,湿气在体内积聚,就会出现一些湿气重的表现,如大便不成形,痰多,胃胀食少。而湿邪还会阻碍气机运行,当气机不畅,患者就会出现胸闷。而体内阳气不足,还会导致肾阳虚寒,所以患者晚上夜尿很多。肾阳虚还会导致虚阳上浮,脸就会出现阵阵潮热感,发红发热。
针对这位患者的情况,在治疗方面就需要补阳气,健脾化湿了。在用药方面主要用到了熟附子大补脾肾阳气;党参、白术、茯苓,健脾除湿;薏苡仁健脾利湿;陈皮行气化湿;泽泻利水除湿;杜仲强补肝肾;金樱子固精缩尿。用药一段时间后,患者胃胀食少、大便不成形、胸闷、怕冷潮热、痰多的问题就都得到了解决。虽然整体用药不多,也并非是名贵的中药,但是整体的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有湿气重和阳气不足问题的人群,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适当增加体育锻炼,每天最好保持30分钟到1小时的运动量,可以改善气血循环,提升阳气,减少湿气,都有助于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身体的不适症状䧥相对地减少很多。
其次,在饮食方面要注意三餐定时定量,少吃油腻、生冷、辛辣的食物,同时还要注意情绪调节,以免饮食不节伤脾,忧思伤脾,加重湿气,从而损伤阳气。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跟大家说到这里了,大家还有什么想知道的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