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近视,阳气不足易模糊!中医一方,升阳气,健脾胃、气血足!
孩子们的视力下降、头昏脑涨、注意力不集中、体力不济,很多时候,大家都会下意识地认为这是学习压力大造成的。
实际上,在我们中医看来这是脾胃不佳,清阳不升的表现。
大家好,我是谢萍,今天和你们分享的内容,或许会彻底改变您对孩子近视问题的看法。
你是不是也在想:我明明对孩子使用手机和电视严格管控,也特别注重用眼习惯,可孩子还是近视了。
相反,有的孩子家长没怎么干预,视力却一直不错。不可否认,用眼习惯和近视有关系,但近视可绝不仅仅是习惯问题这么简单。
在中医看来,孩子近视和他们的体质关系密切,其中脾胃虚弱是关键因素。
孩子近视就是个脾胃病
李东桓,脾胃学说的创始人,曾提到:能近视不能远视者,阳气不足阴气有余。 那阳气为什么会不足呢?
这是因为脾胃的升清降浊功能出了问题,使得清阳不能上升,浊阴不能下降。
那怎么解决呢?这就可以用到李东桓的益气聪明汤了,它能强健脾胃、升阳泄阴,让眼部的气血供应恢复正常。
益气聪明汤的组成:黄芪、党参、蔓荆子、升麻、葛根、黄柏、白芍、石菖蒲、柴胡、炙甘草。
下面说说这个方子的妙处:黄芪和党参能健脾益气,它们可以增强脾胃功能,促进阳气的生成和升发;升麻、葛根、蔓荆子则负责引导阳气上升到头部和面部,为眼部补充能量;白芍能养血,黄柏可以清热燥湿,二者共同作用把浊阴降下,使体内阴阳达到平衡。
在我的门诊里,我经常用益气聪明汤加减来为脾胃虚弱、清阳不升的近视孩子进行调理。
以医说案,助你理解
有个孩子刚来的时候,左眼视力 0.7,右眼视力 0.8,经过差不多 3 个月的调理,视力提高到了 1.0 左右,而且头昏脑涨、注意力不集中这些不适症状也都消失了。
初见这孩子时,我诊断发现其面色萎黄,有食欲不振、容易疲劳的表现,舌头颜色淡、舌苔发白。
其实这孩子是典型的脾胃虚弱,从而导致清阳不能上升,眼睛失去滋养所引起的。初见这孩子时,我诊断发现其面色萎黄,有食欲不振、容易疲劳的表现,舌头颜色淡、舌苔发白。
其实这孩子是典型的脾胃虚弱,从而导致清阳不能上升,眼睛失去滋养所引起的。
考虑到孩子脾胃虚弱的情况,并且体内有稍重的湿气,于是我在益气聪明汤的基础上进行了调整。增加了白术、茯苓,以此增强健脾祛湿的功效,同时减少了黄柏的用量,防止其过于寒凉而损伤孩子的脾胃。
就这样,根据孩子的症状对益气聪明汤随症加减,经过近 3 个月的调理,孩子不仅双眼视力提升到了 1.0 左右,就连容易疲劳、精神不振这些问题也都得到了改善。
需要注意的是,益气聪明汤作为一个药方,在使用的时候要依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进行加减。所以,家长们在没有经过辨证的情况下,千万不要盲目套用这个方子。
不过,虽然方子不能直接套用,但家长们可以学习这个方子所蕴含的思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食疗方和穴位按摩的方法来调理孩子的脾胃功能。
党参芡实莲子羹
准备:党参、芡实、莲子。
制作方法:先将党参、芡实、莲子洗净,然后一起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先用大火煮开,之后转小火炖煮,直至材料变得软烂即可。
整个食疗方以健脾益气、升阳泄阴为核心思路。
其中,党参能健脾益气,为阳气的升发提供动力;芡实可以健脾祛湿,有助于排出体内的浊气;莲子则有养心安神健脾的作用。
穴位按摩:脾俞穴、胃俞穴、百会穴
脾俞穴和胃俞穴可调理脾胃功能,促进阳气升发;百会穴位于头顶,为诸阳之会,按摩此穴可提升阳气。按摩时力度适中,每个穴位按摩 3-5 分钟。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