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术后身体差用中药调理好吗?能改善吗
胃癌术后,患者身体通常较为虚弱,伴随着气血亏虚、乏力等症状。此时,许多患者会考虑使用中药进行调理,以改善身体状况并促进恢复。那么,胃癌术后用中药调理到底好不好?能否真正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呢?
胃癌手术往往会对患者的胃肠道造成一定的损伤,术后身体需要较长时间的恢复。在中医看来,胃癌术后患者多表现为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因此,中药调理的重点在于健脾益气、补气养血,以促进身体的康复。
在中药的选择上,胃癌术后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人参、黄芪、白术、茯苓等中药材。这些药物具有补气养血、健脾和胃的功效,能够有效改善术后气血不足、脾胃虚弱等症状。例如,人参被誉为百草之王,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等功效;黄芪则能补气固表、利尿消肿,有助于提升患者的免疫力。
除了单一的中药材,患者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中药方剂,如香砂六君子汤、参苓白术散等。香砂六君子汤由木香、砂仁、党参等组成,具有益气健脾、和胃止痛的作用,适用于胃癌术后胃脘胀痛、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的缓解。参苓白术散则主要由人参、茯苓、白术等组成,能够补脾胃、益肺气,对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等症状有明显的改善效果。
在中药调理的同时,患者还需要注意饮食的调养。胃癌术后,患者的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高营养为主,如小米粥、蔬菜粥等。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和身体的恢复。
此外,中药调理还需要注重个性化。每个患者的体质和病情都有所不同,因此在使用中药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调理方案。这需要在专业中医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用药的安全和有效。
胃癌是一种恶性肿瘤,手术、化疗等西医治疗手段仍然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中药调理可以作为西医治疗的重要治疗手段,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术后不适,促进身体的恢复。
中医治疗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患者的生活质量,凸显和谐的治疗理念,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可,应及时将其纳入治疗方案中。袁希福老中医是非遗袁氏中医肿瘤疗法第八代传人,中医肿瘤专家袁希福,郑州袁氏中医三联平衡疗法学术流派代表性传承人、郑州市基层中医传承特色疗法工作室项目首批唯一中医肿瘤专家,从事中医治癌40余年,出身于百年中医世家,自幼承继家学,博览医书,致力于为患者提供一对一的中医诊疗服务,帮助患者辨证用药,解决在肿瘤康复过程中的难题,累计诊疗患者超20万人次。
非遗袁氏中医肿瘤疗法始于嘉庆辛酉年(公元1801年),传承距今已历八代两百余年,凝聚着袁氏中医世家历代先祖临床实践的智慧结晶。在袁氏先祖历代承传的珍贵秘本《袁世医方》中,详细记载了袁氏中医肿瘤疗法的核心理论与用药精髓。涵盖中医内、外、妇、儿各科,以及实践临床的大量内外治方药、制作技艺,剂型包括汤、丸、散、膏、丹,以及药酒、药膳、药茶、药醋、药粥、药饼等食疗方,多达190余首,形成了一套系统而独特的中医肿瘤诊疗体系。
中医肿瘤专家袁希福治疗胃癌真实案例分享:
常某,男,胃癌,2013年12月30日初诊
患者2011年6月于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行胃癌根治术,术后6周期化疗,此后定期复查。2013年12月5日于该院行CT复查:胃癌术后改变;腹膜后淋巴结增大,转移可能。建议化疗。即行1周期化疗,化疗期间患者出现心慌、胸闷等心脏毒性,由于既往心脏病史,恐怕化疗后再次诱发心血管病,拒绝再次化疗,经希福医院卵巢癌患者方某介绍转寻中医。2013年12月30日初诊时症见:精神差,面色萎黄,化疗后出现咳嗽、流鼻涕,自行服用感冒冲剂等不效,现体虚乏力明显,伴严重脱发,纳差。服药后2014年3月31日复诊,患者精神好,气色好,面色萎黄褪去,有光泽,纳眠正常,但不能进食寒凉食。继续用药到2014年7月25日,患者精神好,气色可,纳眠可。2016年3月14日患者一般状况良好;2016年11月28日患者精神好,面色红润。2019年3月11日复诊一般情况良好。2023年4月回访患者病情稳定,还介绍病人就医。
胃癌术后用中药调理是一种可行的选择。在专业中医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中药材和方剂,结合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促进术后的恢复。然而,中药调理仍需与西医治疗相结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