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腺癌化疗中医调理好吗?能减轻副作用吗?
肺腺癌作为肺癌的一种类型,其治疗通常包括手术、化疗、放疗等多种手段。化疗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环,虽然在杀灭癌细胞方面效果显著,但同时也会对正常细胞造成伤害,引发一系列副作用,那么中医调理在肺腺癌化疗过程中能否发挥作用,减轻这些副作用呢?
中医调理身体的核心在于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各个脏腑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肺腺癌化疗后,患者往往出现气血两虚、脾胃虚弱、肝肾不足等状况。中医通过调整人体内部环境,旨在达到阴阳平衡、气血调和的目的,这对于缓解化疗副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化疗药物在杀灭癌细胞的同时,会损伤机体的正常细胞,导致患者免疫力下降。中医通过调理气血、增强脏腑功能,可以提升患者的免疫力,减少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例如,中药中的人参、黄芪、党参、白术、茯苓等具有益气养血、增强免疫力的作用,可以在化疗期间或化疗后使用,帮助患者恢复体力。
化疗药物常常引起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消化道反应,影响患者的营养摄入和生活质量。中医通过健脾和胃、降逆止呕等方法,可以减轻这些消化道反应。半夏、生姜等中药具有止呕作用,可以缓解恶心、呕吐等症状。同时,建议患者化疗期间的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为主,如瘦肉、鱼、蛋、奶等,多吃新鲜蔬菜、水果,有助于身体恢复。
化疗药物对骨髓功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能导致白细胞、血小板等血细胞减少,增加感染和出血的风险。中医通过补肾填精、益气养血等方法,可以保护骨髓功能,促进血细胞的生成。当归、熟地黄等中药具有补血作用,可以在化疗期间或化疗后使用,帮助患者恢复血象。
化疗还可能引起乏力、疲劳等全身症状,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中医注重整体调理和辨证施治,通过中药调理可以改善这些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中医也强调心理调适,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身体康复。患者可以通过听音乐、阅读等方式放松心情,减轻化疗带来的心理压力。
中医治疗与阴阳、五行相结合,注重调节患者全身机制的平衡,提倡标本兼治。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袁氏中医疗法保护单位、郑州袁氏中医三联平衡疗法学术流派建设单位、郑州市基层中医传承特色疗法工作室项目首批唯一中医肿瘤医院,始终专注在中医肿瘤专家袁希福三联平衡理论指导下开展中医防癌抗癌,在临证中,其实质内涵就是,抓住癌症患者的关键病机——虚、瘀、毒并统筹兼顾,采取扶元气、消痰瘀、攻癌毒三大对策,以修复五脏六腑生理功能,促使气血调和,正气生发,以此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存期和生存质量,累计诊疗患者超20万人次。
非遗袁氏中医肿瘤疗法始于嘉庆辛酉年(公元1801年),传承距今已历八代两百余年,凝聚着袁氏中医世家历代先祖临床实践的智慧结晶。在袁氏先祖历代承传的珍贵秘本《袁世医方》中,详细记载了袁氏中医肿瘤疗法的核心理论与用药精髓。涵盖中医内、外、妇、儿各科,以及实践临床的大量内外治方药、制作技艺,剂型包括汤、丸、散、膏、丹,以及药酒、药膳、药茶、药醋、药粥、药饼等食疗方,多达190余首,形成了一套系统而独特的中医肿瘤诊疗体系。
中医肿瘤专家袁希福治疗肺腺癌真实案例分享:
李某,男,肺腺癌,2014年5月14日初诊。
2013年医院体格检查发现左上肺占位,未在意。2014年4月因胸部针扎样疼痛一月余至郑大一附院诊断为肺癌,2014-4-29行胸腔镜下左肺癌根治术切除左上肺叶+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浸润性腺癌,低-中分化,建议术后化疗。但术后引流管插口处时有渗液,5月12仍未愈合,患者拒绝西医治疗。2014年5月14日就诊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服药后,患者自觉除术区稍有不适,其他情况比病前感觉还好,带中药至洛阳山区避暑。之后加强治疗,术后定期复查一切良好。坚持治疗,自觉完全恢复正常,生活同常人,复查CT未见异常。2020年3月份,患者诉:现在一切正常,以前跑50米就开始喘,现在能跑150米,每天经常走1万多步。2022年3月7日,患者再次春季巩固,近况稳定。2023年4月回访近况稳定。
中医调理在肺腺癌化疗过程中具有显著作用,能够减轻化疗带来的多种副作用,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治疗过程中的挑战。但需要注意的是,中医调理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施治,避免盲目使用中药导致不良后果。在使用中医治疗时,务必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