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阳气生发,口鼻干燥、外加熬夜伤津又耗液!试试按揉3个穴位+2款药膳,效果惊人!
风湿科 潘静
立春之后,阳气生发,万物复苏,阳气转盛之时,好多人会出现口鼻干燥的症状。加之现代人喜欢熬夜,易耗损阴液,加重口鼻干燥,甚至出现眼干,咽干,皮肤干燥。《黄帝内经•素问》概括了津液的生成、输布、排泄的代谢全过程: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中医日常保健和饮食调理方法。
PART 01
常用的3个养阴生津穴位
1.涌泉穴
足少阴肾经井穴,滋肾清热,治疗口眼干,咽喉肿痛,发热等
定位:位于足底,屈足卷趾时足心最凹陷中,约当足底第2、3趾蹼缘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凹陷中。
保健治疗手法:按摩者手指放在涌泉穴处,并做缓和轻柔的环旋转运动,时间一般在2~3分钟,一般1天按摩1—2次。或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2.三阴交穴
属足太阴脾经穴。足三阴经交会而成,气血物质又由本穴重新分配到足三阴经,本穴有联络足三阴经气血的作用。起到调和气血,补阴除烦的作用。
定位: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保健治疗手法:按摩者手指放在三阴交穴处,并做缓和轻柔环转运动,时间一般在2~3分钟,以局部出现酸胀感为宜,早晚各一次。
3.合谷穴
属手阳明大肠经之原穴。大肠经经气在此形成强盛的水湿风气。刺激本穴可起到清热养阴生津,行气通络作用。
定位: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保健防治方法:按摩或搓揉合谷,也可用指尖刺激,以有酸胀感为佳。每次1~3分钟,还有健脾胃的作用。
PART 02
养阴生津粥品
1.百合银耳粥
顾名思义,就是用百合和银耳为主要食材熬制的粥。
百合味甘性微寒,归心、肺经,具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的功效。银耳则能滋阴润肺、养胃生津。
2.麦门冬粥
是以麦门冬和粳米为主要食材熬制的粥。
麦门冬可养阴生津,对口干、肺燥、干咳、少痰等症效果较好。与粳米搭配,既能增加粥的营养价值,又能更好地发挥麦门冬的养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