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并发症有哪些?糖友又该如何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若长期血糖控制不佳,极易引发多种严重的并发症,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极大影响。糖尿病的并发症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

1.急性并发症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高渗高血糖综合征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多发生于 1 型糖尿病患者,在 2 型糖尿病患者中也可因某些诱因诱发。其主要原因是体内胰岛素严重缺乏,导致脂肪分解加速,产生大量酮体,当酮体在体内堆积超过机体的代谢能力时,就会引发酸中毒。患者常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呼吸深快、呼气中有烂苹果味等症状,若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
高渗高血糖综合征则多见于老年 2 型糖尿病患者,常由感染、急性胃肠炎、脑血管意外、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等诱发。患者会出现严重的高血糖、脱水、血浆渗透压升高,但无明显酮症酸中毒,表现为嗜睡、幻觉、定向障碍、昏迷等。
2.慢性并发症则更为多样且危害深远,累及全身多个系统
(1)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终末期肾衰竭的主要原因。早期表现为微量白蛋白尿,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大量蛋白尿、水肿、高血压,最终发展为肾衰竭。
(2)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同样是微血管并发症,可引起视力下降、视物模糊,严重者可导致失明,是成年人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
(3)糖尿病神经病变以周围神经病变最为常见,患者会出现四肢末端对称性感觉异常,如麻木、刺痛、灼热感等,还可能伴有运动障碍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影响消化、泌尿、心血管等系统的正常功能。
(4)糖尿病足也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表现为足部溃疡、感染、坏疽,严重时需要截肢,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5)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如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卒中等,是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
3.中医门诊案例
患者李大爷,65 岁,患糖尿病已有 10 年,一直通过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但血糖控制情况并不理想,波动较大。近一年来,李大爷逐渐出现下肢麻木、刺痛的症状,尤其是在夜间,疼痛加剧,严重影响睡眠。同时,他还感到双腿乏力,行走一段距离后就会出现下肢酸胀、疼痛,休息后可缓解。此外,李大爷还伴有视物模糊、口干口渴、多饮多尿、腰膝酸软、大便干结等症状。在当地医院检查后,被诊断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经过一段时间的西医治疗,症状改善不明显。便通过同样患有糖尿病的病人推荐找我了中药调理。
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李大爷面色晦暗,舌质紫暗,有瘀斑,舌苔薄白,脉弦涩。辩证:气阴两虚、脉络瘀阻。中医认为,糖尿病日久,阴津亏损,燥热内生,耗气伤阴,导致气阴两虚。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虚则无力推动血液运行,血行不畅,脉络瘀阻,不通则痛,故出现下肢麻木、刺痛等症状。肝肾阴虚,目失所养,则视物模糊。
针对李大爷的病情,治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通络止痛。选用黄芪、党参、麦冬、五味子、生地、玄参、当归、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地龙、牛膝等中药组成方剂。方中黄芪、党参益气健脾,麦冬、五味子、生地、玄参滋阴清热,当归、赤芍、川芎、桃仁、红花活血化瘀,地龙、牛膝通络止痛。同时,根据李大爷的症状进行加减调整。如口干口渴明显者,加用天花粉、石斛;大便干结者,加用火麻仁、郁李仁。
在治疗过程中,嘱咐李大爷要严格控制饮食,避免食用高糖、高脂肪、高盐的食物,适量运动,保持心情舒畅。同时,定期监测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经过三个月的中医治疗,李大爷的症状明显改善。下肢麻木、刺痛的症状减轻,夜间睡眠质量提高,双腿乏力的情况也有所缓解。视物模糊的症状也有所减轻,口干口渴、多饮多尿的症状得到控制。复查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
4.糖尿病并发症的中医预防
从中医角度来看,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关键在于调整生活方式,注重饮食、运动、情志等方面的调养,同时结合中医的特色疗法,维持身体的阴阳平衡,改善气血运行。
(1)饮食上,应遵循清淡、均衡的原则。避免过食肥甘厚味、辛辣刺激之品,以免内生湿热,损伤脾胃。多食用具有滋阴清热、健脾益气作用的食物,如山药、南瓜、苦瓜、玉米须、枸杞、百合等。同时,要控制总热量的摄入,合理分配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比例。
(2)运动方面,适当的运动有助于增强体质,促进气血运行,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降低血糖。可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太极拳、八段锦、散步、慢跑等。运动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避免过度劳累。
(3)情志调节也至关重要。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会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气血紊乱,加重糖尿病的病情。患者应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学会自我调节情绪,避免情绪大起大落。可通过听音乐、看书、旅游等方式缓解压力,放松心情。
(4)经常可以按摩,按摩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改善神经功能。可按摩下肢的承山、委中、涌泉等穴位,以及眼部的睛明、攒竹、四白等穴位。穴位贴敷则是将中药制成膏剂,贴敷于特定穴位,通过药物的透皮吸收,发挥治疗作用。常用的穴位有涌泉、神阙等。
糖尿病并发症种类繁多且危害严重,中医在糖尿病并发症的治疗和预防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通过辨证论治,采用中药内服、外用及综合调理的方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延缓并发症的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早期干预治疗,是控制病情、保持健康的关键。糖尿病真相来了寻找真知派中医预防糖尿病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