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科 > 2025年糖尿病诊断标准变了?最新的糖尿病防治指南,有2个变化

2025年糖尿病诊断标准变了?最新的糖尿病防治指南,有2个变化

admin1个月前 (04-03)皮肤科7

在健康领域,糖尿病一直是备受瞩目的焦点。如今,糖尿病已然今非昔比,它早已跻身严重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四大慢性疾病之列 ,像个潜伏在身体里的隐形杀手,悄无声息地破坏着人们的健康。

有研究团队在《糖尿病护理》杂志上发表过一项研究,结果令人揪心:二型糖尿病竟然是痴呆症的危险因素。这类患者的大脑年龄比实际年龄衰老了2.3岁,而就算是处于糖尿病早期的患者,大脑年龄也比实际年龄衰老了0.5岁。这就好比别人的大脑在正常的轨道上匀速前进,而糖尿病患者的大脑却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拽着,提前迈向了衰老。这样的局面,想必是大家都不愿面对的。所以,积极预防糖尿病早期和二型糖尿病,成了当务之急。

在2024年12月31日,赶在2024年的尾巴上,《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重磅发布,这可是时隔四年的一次重大更新。这次更新,在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方面,带来了两个关键变化。接下来,咱们就详细聊聊这两个变化,让大家心里有个底。

典型糖尿病症状下的诊断标准

先来说说典型的糖尿病症状,也就是大家常听到的三多一少:烦渴多饮、多尿、多食,还有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 。如果出现了这些典型症状,2024版指南中的诊断标准和2020年版指南相比,没有变化。具体如下:

- 当典型的糖尿病症状碰上静脉血浆葡萄糖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大于等于11.1mmol/L,就拉响了糖尿病的警报。

- 典型症状加上空腹血糖,静脉血浆葡萄糖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大于等于7.0mmol/L ,也可作为诊断依据。

- 典型症状再加上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后的静脉血浆葡萄糖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大于等于11.1mmol/L ,同样逃不过糖尿病的诊断。

- 要是糖化血红蛋白的静脉血浆葡萄糖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大于等于6.5%,也能被诊断为糖尿病。

可以看出,在有典型糖尿病症状的情况下,诊断标准相对明确,这为医生们快速判断病情提供了重要依据。

无典型糖尿病症状下的诊断标准

要是没有典型糖尿病症状,诊断过程就得谨慎对待了。2024版指南在这方面的变化可不小,需要同一个时间点的两个血糖指标(比如说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或者两个不同时间点的血糖指标达到或超过诊断切点(这里要特别注意,随机血糖不在此列),才能诊断为糖尿病。

什么是随机血糖呢?简单讲,就是任意时间点测的血糖,不管是饭前、饭后,还是其他时刻。以往的2020年版指南里,没有明确不包括随机血糖这句话,而2024版指南特意加上了这几个字,这就意味着诊断标准更加严谨了。打个比方,张三某次体检时,随机血糖测出来超过了11.1mmol/L,但他并没有典型的糖尿病症状。按照2020年版指南,可能会怀疑他有糖尿病,还得改天再复查。可在2024版指南下,仅凭这一次随机血糖高,还不能诊断张三为糖尿病,还得进一步检测其他血糖指标。这里所说的血糖值,特指静脉血浆葡萄糖 。咱们平常家用的血糖仪,测的是毛细血管葡萄糖;动态血糖仪测的是皮下组织间液葡萄糖,这些结果都不能作为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血糖指标不一致时的处理方法

在实际检测过程中,还可能出现一种情况:两个不同的血糖指标检测结果不一致,一个达到或超过诊断切点,另一个却没达到。碰到这种情况,就得再次检测达到或超过诊断切点的血糖指标,同时得考虑那些可能影响血糖指标检测结果的因素,之后才能做出诊断。 这就好比警察破案,不能只看一个线索就下结论,得把各种可能影响判断的因素都考虑进去,反复核查,才能得出准确结果。

举个例子,还是张三,他第一次检测时,空腹血糖超过了7.0mmol/L,可糖化血红蛋白正常。这时候,他就得遵医嘱再来医院复查一次空腹血糖。要是下次空腹血糖依然超过7.0mmol/L,结合其他情况综合判断,才能诊断为糖尿病。

从这两个重要变化能看出,2024版指南的糖尿病诊断标准比2020版更完善、更严谨了,就像给糖尿病诊断这把尺子校准刻度,让诊断结果更精准,能更好地帮助医生揪出糖尿病这个健康杀手。

日常测血糖的注意事项

聊完诊断标准的变化,咱们再讲讲在家自己测血糖时的一些门道。首先,选血糖仪可有讲究。建议大家尽量选择采血量少的血糖仪,这样在采血时,疼痛感会小一些。想象一下,要是每次采血都像被蜜蜂蜇一下,心里得多抵触测血糖啊。而采血量少的血糖仪,就能让这个过程轻松不少。

采血笔一般都有好几个设置等级,数字越大,采血深度就越深,相应的疼痛感也越大。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来选择采血深度。一般轻体力劳动者,采血深度在2 - 3就比较合适;重体力活动者,身体耐受能力可能强一些,采血深度可以适当增加一点。

对于那些对疼痛比较敏感的人,采血部位的选择也很关键,千万要避免直接扎指甲。因为指甲那儿神经末梢丰富,比手指其他部位更敏感,扎下去那叫一个疼。这时候,咱们可以选择手指指腹两侧,或者其他部位来采血。而且,如果经常测血糖,不要总在一个部位或者少数几个部位反复扎血。可以把采血部位分散开,等之前采血的手指疼痛感恢复了,再换回去采指血就行。这样既能减少疼痛感,又能让手指有时间恢复,避免过度损伤。

【本内容为故事类医疗健康科普文章,文中除了健康科普内容所出现的任何人名、地名、事件均为艺术加工,并非有意冒犯或贬低任何个人、团体或组织。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xiaobingzhong.com/?id=48783

“2025年糖尿病诊断标准变了?最新的糖尿病防治指南,有2个变化” 的相关文章

治疗脂溢性脱发,第一步除油,第二步生发|真实病例分享

治疗脂溢性脱发,第一步除油,第二步生发|真实病例分享

脂溢性脱发,也叫雄激素性脱发,中医多认为是由于湿热引起来的,此种类型脱发补肝肾精血只会适得其反。下面分享一个病例,治疗1个月余,头发出油明显减少,治疗一个半月,开始长出来毛茸茸的头发。...

头皮瘙痒、头发突然脱落,这是血热型脱发!老中医教你治疗调理

头皮瘙痒、头发突然脱落,这是血热型脱发!老中医教你治疗调理

生活中大多数人都会出现脱发现象,然而引起脱发的原因也多种多样。中医认为有肝肾虚弱,血虚,血瘀,血热,气血虚弱,湿热,焦虑,失眠,有脂溢性脱发,中毒等等原因。今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血热型脱发!...

90后爆笑调侃脱发困扰:今天,我的一根头发离开了我.....

90后爆笑调侃脱发困扰:今天,我的一根头发离开了我.....

微博热搜总是挂着一个话题,是所有年轻人既担惊受怕又不得不承认的。 那就是——脱发。 近日,一位网友晒了自己的朋友圈截图,再...

产后大把脱发?产科医生说对付产后脱发这招最管用

产后大把脱发?产科医生说对付产后脱发这招最管用

兰膏新沐云鬓滑,宝钗斜坠青丝发一头浓密丰盈的秀发从古至今都是美丽和健康的象征。然而,产后脱发却困扰着很多年轻的妈妈们。产后脱发是正常现象吗?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生完孩子头发掉这么多,还能恢复吗...

脱发多是雄激素闹的

脱发多是雄激素闹的

来源:【生命时报】 审稿专家: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毛发移植中心主任 蒋文杰 徐文婷 文 □马宏亮 绘 头发稀疏的人总是有风吹低头见头皮的尴尬与烦恼。脱发表面上只...

女性雄激素性脱发,能用非那雄胺吗?医生:盘点3种常用药物

女性雄激素性脱发,能用非那雄胺吗?医生:盘点3种常用药物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尤其是在职场、家庭、学业等方面的压力,使得很多人出现了脱发的现象。脱发不仅影响个人形象,还会对人们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