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科 > 监控糖尿病的“金标准”糖化血红蛋白:越接近正常值越好吗?

监控糖尿病的“金标准”糖化血红蛋白:越接近正常值越好吗?

admin1个月前 (04-03)皮肤科6

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可反映最近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评估长期血糖控制状况的金标准,也是调整治疗方案的重要指征。WHO建议在条件具备的国家和地区采用HbA1c来诊断糖尿病, 6.5% 是诊断糖尿病的临界值。

一、什么是糖化血红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是血液中的葡萄糖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的不可逆产物,检测值是用糖化的血红蛋白占全部血红蛋白的百分比来表达,HbA1c的正常值是4%~6%。葡萄糖与血红蛋白一旦结合形成糖化血红蛋白,就非常牢固,不再分离,直到红细胞死亡;而人体内红细胞的平均寿命是120天左右,因此糖化血红蛋白反映的是检测前2~3月的平均血糖水平。但是在这120天中,近期的平均血糖对HbA1c的 影响最大,对于血糖稳定的患者来说,检测前1个月的平均血糖对当前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要占50%的贡献。

虽然WHO建议采用HbA1c来诊断糖尿病, 但我们国家目前并没有把HbA1c作为诊断糖尿病的标准,只作为诊断糖尿病的重要依据,用于糖尿病的辅助诊断;而且国内的多项研究结果显示,在中国成人中,HbA1c诊断糖尿病的最佳临界点是6.2%~6.4%,多数学者认真:中国人群中,HbA1c诊断糖尿病的理想的临界点是6.3%。

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优点

1、糖化血红蛋白是反映长期血糖变化的稳定指标,不受进餐时间的影响,不受当日是否使用降糖药物的影响、不受运动的影响,非空腹状态下也可以检测。但是考虑到餐后血液中的脂肪、酒精等因素会对检测结果有影响,一般依然建议空腹抽血;

2、糖化血红蛋白比静脉血糖更能反映长期的血糖控制情况,且不受短期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变化的影响,糖化血红蛋白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相关性更为显著;3、HbA1c受非血糖因素影响较少,能够较为稳定、客观反映患者的血糖状况,有利于对糖尿病的诊断

三、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不足

1、HbA1c反应的是近2-3个月的平均血糖值,但是不能反映每天或最近几天的的血糖波动及控制情况,也不能评估和判断低血糖的风险。

2、对进展迅速的1 型糖尿病,HbA1c不能真实反映急性血糖变化情况;

3、bA1c检测结果也会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HbA1c一经形成,就与红细胞的寿命保持一致,任何改变循环血中红细胞寿命的因素,如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大量失血或输血、肝脏疾病、脾切除术后、缺乏维生素B12、肾损伤、红细胞清除障碍等,均能不同程度的影响HbA1c的测定结果。总之,红细胞数量和质量的异常都会对糖化血红蛋白产生影响,对于患有贫血和血红蛋白异常的患者,HbA1c的检测结果是不可靠的;

导致糖化血红蛋白升高的因素:

1、任何可引起红细胞平均寿命增加的因素,如脾切除、再生障碍性贫血、缺乏维生素B12、肾损伤等可使HbA1c的测定结果升高。2、促红细胞生成素可使HbA1c测定结果升高;3、酗酒、缺铁性贫血、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胆红素血症可使HbA1c测定结果升高;

4、长期大剂量服用乙酰水杨酸盐、嗜酒会致血红蛋白乙酰化,使HbA1c测定结果升高

5、长期使用慢性麻醉剂、羟基脲,可使HbA1c测定结果升高。

导致糖化血红蛋白降低的因素1、妊娠中期血容量增加HbA1c水平略降低,而妊娠晚期略升高。

2、溶血性贫血、急、慢性大量失血、脾肿大、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肝病、慢性肾衰、血红蛋白降低、血红蛋白病等疾病都会导致HbA1c测偏低;3、维生素C、维生素E、小剂量阿司匹林:抑制血红蛋白的糖基化,长期大剂量服用可使HbA1c测定结果降低;

4、氨苯砜、利巴韦林、复方新诺明、柳氮磺胺吡啶等药物:可能诱发溶血反应,缩短红细胞寿命,从而导致HbA1c降低;

5.、样本贮存时间过长、贮存温度过高导致HbA1c测量值偏低;:标本储存条件 在2℃~8℃条件下全血样本在48小时内HbA1c测定结果稳定,在37℃放置24小时测定结果会下降5.0%,48小时下降9.1%。

如果存在上述因素,不适宜采用HbA1c 监测血糖水平,应考虑使用其他指标,如空腹血糖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白蛋白等;

四、糖化血红蛋白应该控制在多少?越接近正常越好吗?

糖化血红蛋白并非越接近正常值越好,应根据患者的年龄、病程、健康状况、低血糖风险等因素实施分层管理,既要避免血糖过高,也要预防低血糖的发生;发生一次严重低血糖,会抵消之前所有血糖控制良好带来的获益。

1、目标值≤6.5%的人群:

1)年龄较轻、病程较短、身体健康、无并发症、不合并心血管疾病、使用的降糖药没有明显的低血糖风险,推荐把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6.5%以下;2)备孕及妊娠期的女性糖尿病患者 建议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6.5%,在不出现低血糖的前提下,空腹和餐后血糖应尽可能接近正常;

2、目标值≤7%的人群:

建议大多数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的目标值应控制在<7.0%。

3、目标值≤7.5%的人群:

相对健康的老年患者有较长的预期寿命,可以考虑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到<7.5%;若患者正在使用增加低血糖风险的药物(如胰岛素或胰岛素促泌剂),糖化血红蛋白不宜低于7.0%。

合并阿尔茨海默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疾病的患者及老年独居者,若身体相对比较健康,预期寿命较长(≥5年),糖化血红蛋白可控制在7.5%左右;

4、目标值≤8%的人群

对于糖尿病病程较长、已有心血管疾病或属于心血管疾病极高危的2型糖尿病患者,推荐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目标为<8.0%。健康状况一般的老年患者,预期寿命≥5年,如果低血糖风险高、跌倒风险高,糖化血红蛋白目标值可放宽至<8.0%;若患者正在使用增加低血糖风险的药物,糖化血红蛋白不宜低于7.5%。

5、目标值≤9%的人群

对于合并各种慢性疾病,健康状况较差,预期寿命<5年的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可控制在9.0%左右;对于执行治疗方案较困难的患者,如精神或智力障碍者、视力减退者等,也建议糖化血红蛋白放宽至9.0%左右。若患者正在使用增加低血糖风险的药物,糖化血红蛋白不宜低于8.0%。糖尿病病程>15年、既往发生过无症状性低血糖、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等基础疾病或反复出现低血糖症状的患者,建议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0%~9.0%,既要预防低血糖的发生,也要避出现严重的高血糖;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xiaobingzhong.com/?id=48798

“监控糖尿病的“金标准”糖化血红蛋白:越接近正常值越好吗?” 的相关文章

脂溢性脱发,偷走我们发际线的贼!中医教你除去湿热,生发固发

脂溢性脱发,偷走我们发际线的贼!中医教你除去湿热,生发固发

现在很多人的脱发问题很严重,发际线逐年升高,让人心烦,其实啊,很多人的脱发问题都跟头发出油多有关,这种脱发又叫脂溢性脱发,是最常见的一种脱发了。前段时间,我门诊时就遇到了这样一位脂溢性脱发的...

油性头发不代表脂溢性脱发

油性头发不代表脂溢性脱发

很多发友的头发都属于油性头发,这种类型的头发虽然很显光泽度,但是发友本身的头皮体验是很不愉快的,因为经常会有瘙痒感,要是两天不洗头头发就会黏糊糊。有些发友认为油性头发是脂溢性脱发的前兆,也有...

杨淑霞:全面检查脱发病因 理性对待科学治疗

杨淑霞:全面检查脱发病因 理性对待科学治疗

来源:人民健康网 为规范毛发行业乱象、推动毛发行业健康发展,1月24日下午,由人民网·人民健康主办的毛发健康产业发展闭门会在京举行。会上,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杨淑霞就病理性...

一味药,克斑秃!山沟老郎中保密一辈子

一味药,克斑秃!山沟老郎中保密一辈子

一味药,克斑秃!山沟老郎中保密一辈子,临终前要求公开 今天,我想跟你聊聊斑秃这件事儿。所谓斑秃,其实就是脑袋瓜顶上不知道什么时候、什么原因,忽然出现了一块形状不规则的脱发,边界清楚,...

但愿人长久,脱发不再有!

但愿人长久,脱发不再有!

2018 WORLD FOOTBALL CUP 世界杯还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啊~ 不知道你们除了赛事会不会关注到别的地方, 比...

中老年男性脱发,吃药干预有用吗?哪些药可以吃?给你合理的建议

中老年男性脱发,吃药干预有用吗?哪些药可以吃?给你合理的建议

对于中老年男性而言,有一个不同于女性的烦恼,那就是脱发,无论你年轻的时候发型是多么的帅气,酷炫,年纪大了,也不免要对着日益发光的头皮空流泪。 但是俗话说得好,男儿当自强,虽然中老年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