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有糖尿病的人为什么脚会烂掉?和这几个原因有关,注意预防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糖尿病是一种影响全球数亿人的慢性疾病,其危害不仅限于血糖升高,还会对全身多个系统造成严重损害。
糖尿病足,作为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不仅让患者痛苦不堪,还可能导致截肢,甚至危及生命。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糖尿病中心主任医师郭晓蕙教授指出,我国每年约有10%-15%的糖尿病患者会发生糖尿病足溃疡,而这些患者中有近1/3最终需要截肢。
那么,糖尿病患者的脚为什么会烂掉?从医学角度分析,这与糖尿病对肢体神经、血管和免疫系统的全面损害密不可分。
了解病因、掌握预防措施,是每位糖尿病患者守护健康的关键。接下来,通过科学的分析和实用的建议,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糖尿病足的发生机制及其预防方法。
糖尿病足的本质是什么?
糖尿病足的本质可以理解为一种慢性、复杂且难以治愈的综合性病变。它是糖尿病患者因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导致神经和血管的双重损害,从而引发足部的感染、溃疡甚至坏疽。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糖尿病足定义为:糖尿病患者因下肢的神经病变和外周血管病变引起的下肢组织感染、溃疡或深层破坏。
简单来说,糖尿病足就像无声的威胁,它悄悄地破坏患者的脚部血液供应和感觉神经,让患者对疼痛的感知逐渐降低。一旦脚部发生外伤或感染,由于血流不足、免疫力下降,伤口难以愈合,最终可能发展为严重的溃疡或坏疽。
糖尿病患者脚烂掉的主要原因
1.外周神经病变糖尿病神经病变是引发糖尿病足的核心原因之一。长期高血糖会损伤神经纤维,导致足部感觉神经逐渐退化。患者可能出现双脚麻木、刺痛甚至完全丧失疼痛感。
这种无痛性特征让患者无法察觉小伤口或摩擦损伤,导致问题被忽视,最终加重病情。
打个比方,正常人踩到一颗小石子会立刻感到疼痛并取出,但糖尿病患者可能毫无察觉,直到石子在脚底磨破皮肤才发现问题。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专家向红丁教授指出,神经病变是糖尿病足的早期信号,约有50%的糖尿病患者在确诊时已存在不同程度的神经病变。
2. 外周血管病变糖尿病还会损伤血管内皮,导致动脉硬化和血流阻塞,特别是下肢的外周血管最容易受累。血液是人体的运输车,负责将氧气和营养物质送到身体每个角落。一旦足部的血流供应不足,伤口的愈合能力就会大大减弱,细菌容易乘虚而入,形成感染和溃疡。
研究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外周血管病变的风险是普通人的4倍。尤其是长期吸烟、高脂血症和高血压的患者,其血管病变进展更为迅速。
2.感染与免疫力下降糖尿病患者的免疫功能常受到抑制,表现为白细胞吞噬功能减弱,抗感染能力降低。一旦足部皮肤出现破损,细菌、真菌等病原体容易侵入,导致感染迅速扩散。
此外,糖尿病患者伤口部位的组织含糖量较高,这为细菌的繁殖提供了温床。如果感染得不到及时控制,甚至可能引发全身性败血症,危及生命。
4. 不良足部护理和鞋袜选择不合适的鞋袜或日常护理不当,也是糖尿病足的重要诱因。例如,鞋子过紧、鞋底不平整,都会造成足部皮肤的长期压迫或摩擦。而修剪趾甲不当、用热水袋暖脚等行为,也可能无意间引发足部损伤。
糖尿病患者如何预防足部溃疡?
糖尿病足的发生虽然可怕,但通过科学管理和日常护理,完全可以有效预防。以下是几条具体且实用的建议:
1. 控制血糖,打好基础血糖长期控制不佳是所有糖尿病并发症的根源。研究表明,每降低1%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糖尿病足风险可降低约20%。患者应严格遵医嘱使用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胰岛素)并定期监测血糖,保持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在目标范围内。
2. 定期检查足部糖尿病患者应养成每天检查足部的习惯,尤其关注脚底和趾缝部位是否有红肿、水疱、破损或感染的迹象。
如果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此外,每年至少进行一次专业的足部筛查,包括血流评估和神经功能检查。
3. 选择合适的鞋袜糖尿病患者应选择宽松、柔软的鞋子,避免尖头鞋、高跟鞋等容易造成足部压迫的鞋款。同时,袜子应选择纯棉、透气、无紧口设计的类型,避免足部血液循环受阻。
4. 注意足部清洁和保湿每天用温水(37℃以下)清洗双脚,并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擦干。足部干燥时可涂抹保湿乳液,但应避免涂在趾缝间,以免滋生细菌。
5. 避免高风险行为禁止赤脚行走,尤其是在户外或地面不平整的地方。冬季取暖时,不要直接用热水袋或电热毯接触双脚,以免因神经病变而烫伤。
6. 定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对于存在外周血管病变的患者,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药物,有助于改善下肢血流,降低溃疡形成的风险。
7. 中医辅助调理中医学认为,糖尿病足与气血亏虚湿热毒滞有关。临床上,黄芪、丹参、当归等中药材被广泛用于改善血液循环和促进伤口愈合。但需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使用,避免盲目服用。
糖尿病足的治疗有哪些?
一旦足部出现溃疡或感染,患者应尽早寻求专业治疗。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
·清创与换药:清除坏死组织,保持伤口清洁,同时使用抗菌药物控制感染。
·高压氧治疗:通过增加血液中氧气含量,促进伤口愈合和感染控制。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坏疽或血管阻塞,可能需要动脉旁路手术或截肢治疗。
·糖尿病教育:帮助患者掌握正确的足部护理与预防知识,避免疾病进一步恶化。
写在最后
糖尿病足并不是不可避免的噩梦,它的发生往往是长期忽视血糖控制和足部护理的结果。
通过科学管理血糖、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进行足部检查,每位糖尿病患者都可以有效预防足部溃疡和感染。脚是人体的第二心脏,守护好双脚,就是守护自己的健康与生活质量。
参考资料
1. 郭晓蕙,北京大学糖尿病中心,《中国糖尿病足流行病学现状》
2. 向红丁,北京协和医院,《糖尿病神经病变与足部并发症》
3. 世界卫生组织(WHO)糖尿病并发症报告
4.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