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部3个症状提示血糖控制不佳,这5种人要小心并发症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损伤神经、微血管后出现的,严重综合性并发症,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在整个糖尿病人群体中,15%到20%的人存在糖尿病足的风险。
长期高血糖会损伤末肢神经,导致足部皮肤知觉丧失、自我调节功能丧失,易出现细微伤口;因高血糖导致免疫力下降,这些细微伤口不易恢复,逐渐恶化成严重感染。
待恶化到一定程度,足部就会出现溃烂、溃疡问题,严重情况下甚至需要截肢。
各位糖友要如何预防这种并发症呢?

哪些人更容易得糖尿病足?
(1)喜欢跷二郎腿
跷二郎腿是一个不好的生活习惯。长期跷二郎腿使得糖尿病人下肢血液循环不畅,加速下肢动脉硬化缺血,再加上长期高血糖导致的神经病变,久而久之易患糖尿病足,因此糖尿病人一定要杜绝跷二郎腿。
(2)长期吸烟
吸烟是引起糖尿病血管病变的重要因素。
烟草在燃烧过程中会出现大量氧化性极强的自由基。这些自由基会进入到血液中,与血管内皮细胞发生反应,使其细胞膜变性,出现损伤、坑洼之处。
调查资料显示,吸烟的糖尿病患者患糖尿病足的几率比不吸烟的糖尿病患者高15倍。
(3)合并肾病和眼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会使糖尿病患者的视力严重下降。此类患者在走路时,双脚容易受伤,故易患糖尿病足。而糖尿病肾病会严重影响肾功能,使其体内大量的有毒物质无法及时排出。这些有毒物质会损害人的血管,尤其是下肢血管,从而易诱发糖尿病足。另一方面,这两种疾病也是体内血管严重受损的重要标志。
(4)足部有伤口
做过下肢截肢手术、足部有溃疡、老茧、鸡眼或足部畸形的糖尿病患者。
此类患者,即使伤口和溃疡面已经完全愈合,其患糖尿病足的几率仍高达80%以上。
糖尿病足有什么早期信号?
(1)双脚总是冰凉
双脚总是冰凉,足背顶点摸不到脉搏,脚部皮肤颜色暗红。这意味着脚部血液循环不畅。
(2)脚部刺麻
脚部刺痛、麻木,走路如踩云朵,冷热感知不正常。这意味着脚部神经已经受损。
(3)脚气不断,常有细小伤口
这意味着脚部卫生环境不佳,细菌入侵机会大。
做好7件小事,护理足部远离糖尿病足
(1)会洗脚
每天用温度适宜的水和肥皂洗脚,可以起到一定的预防感染的作用。但由于足部神经损伤,有些糖友对冷热不敏感,为防止水温过高而被烫伤,所以最好用温水。
洗完脚后,足背、足底,尤其是趾缝之间,一定要擦干,避免滋生致病菌。但用毛巾擦脚时不要太用力,以免人为擦伤皮肤。
(2)穿合适的鞋
鞋不宜过紧、过硬。每天应检查鞋内有无沙砾、异物、趾甲屑等,鞋垫是否平整。合适的鞋能够避免出现足部损伤。也不要穿人字拖鞋,以避免足部拇指和食指的摩擦受损。
(3)穿吸汗、除菌的袜子
袜子能营造一个相对卫生的足部空间。若足部皮肤表面分泌的汗液无法被及时吸走,细菌滋生的可能性会增大。此外,袜子应该宽松些,以免足部血流不畅。
(4)涂抹身体乳或护手霜
保持足部皮肤柔软和湿润,防止皴裂。使用乳液或其他护肤品来防止足部皮肤干裂,这样能降低感染的风险。
(5)定期修剪脚趾甲
定期修剪指甲有助于预防一些小的足部损伤,但要避免剪到脚趾角落的地方或其他割伤。
(6)不要赤脚行走
因为糖尿病会导致神经损伤,患者的足部会很不敏感,所以很可能行走时没法注意到小石子或其他东西而受伤,可能会导致严重感染。
(7)注意足部保暖
冬天要注意脚部保暖,但最好不要靠外部热源来取暖,因为热水袋、暖水壶或电热毯可能会因感觉迟钝而引起烫伤。
问上医,让更多人拥有健康,让健康更简单!
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有用,请不吝您的点赞评论,这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