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难治的糖尿病并发症,这4种“榜上有名”,希望你一个也碰不到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糖尿病,这个可怕的病,已经不再是个新鲜词了。几乎每个家庭都会有几个人受到它的困扰。
糖尿病这事儿,大家都知道控制血糖是关键,保持正常饮食、运动、吃药,似乎生活可以恢复得很正常。

可是,糖尿病的背后总是藏着许多让人忌惮的并发症,它们不像是糖尿病本身那样直接明了,反而悄悄地破坏着身体的各个部分。
这些并发症有时候非常难治,而且一旦发展起来,后果不堪设想。
今天,就来聊聊糖尿病最难治的几种并发症。如果糖尿病带给你甜蜜的负担,那这4个并发症可得格外小心,最好一个也碰不到!
1. 糖尿病肾病:胰腺的跟班,它才是隐形杀手
糖尿病肾病,听名字就知道跟肾脏有关系。可是,为什么糖尿病会影响到肾脏呢?这要从胰腺开始说起。
大家都知道,胰腺是负责分泌胰岛素的,而糖尿病患者的胰腺通常功能不全,胰岛素分泌不够或者身体对胰岛素的反应不好,造成血糖的不断升高。
长期高血糖就像是带着沙子的车轮,慢慢磨损着身体的各个零部件,肾脏也不例外。
肾脏是人体非常重要的清道夫,每天都在过滤大量的废物和多余的水分。可高血糖会对肾脏的细小血管造成损伤,影响其正常功能。
糖尿病肾病往往没有明显的症状,直到病情比较严重时,才会出现浮肿、蛋白尿等迹象。
数据显示,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很多患者最终会因为肾衰竭需要进行透析,甚至移植肾脏。
更为恐怖的是,糖尿病肾病一旦出现,很难通过药物或其他方法完全恢复,治疗过程常常是漫长且痛苦的。
2.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让你看不见的敌人
糖尿病不仅仅能玩坏肾脏,还能悄悄地夺走视力。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常被称为糖尿病盲症。
原本健康的视网膜上,充满了微小的血管和神经,这些血管会提供眼部所需的养分和氧气。
但是,长期高血糖的折磨会破坏视网膜中的血管,造成它们的堵塞或破裂,甚至导致眼底出血,视力逐渐模糊。
一开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症状可能是微弱的,甚至不会表现出任何明显的不适。很多人可能根本意识不到自己已经患上了这种病。
可随着病情的发展,视力逐渐丧失,眼前可能出现黑影、闪光、甚至视力丧失的情况。
而一旦出现严重的视网膜病变,治疗的难度会大大增加。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现视网膜病变,往往需要定期进行眼底检查,及时干预。
如果不加以治疗,最后可能会导致不可逆的失明。
根据统计,糖尿病患者发生视网膜病变的几率是普通人群的25倍。
并且,一旦视网膜病变发展到一定阶段,甚至可能需要通过激光手术或其他治疗手段来保住视力。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可怕?
3. 糖尿病神经病变:一种渐进性的痛苦折磨
糖尿病神经病变,也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正常的神经系统在高血糖的作用下,神经纤维会受到损害,导致神经传导出现问题。
最常见的表现就是四肢麻木、刺痛、灼热感等不适。很多糖尿病患者都有过这种经历,尤其是在下肢。
每到晚上,双脚像是被火烧了一样,不仅刺痛,还容易感到冷汗,甚至晚上睡觉翻个身都会被疼醒。
神经病变的症状一般是逐渐加重的。刚开始,可能只是偶尔感觉到小腿或脚踝处有点麻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麻木感可能蔓延到大腿、甚至上肢。
最糟糕的是,糖尿病神经病变往往不会因为治疗而完全恢复。即便控制血糖,症状也难以缓解。
严重的神经损伤可能导致失去感觉,增加外伤、感染的风险,甚至引发截肢。
根据数据,约有50%的糖尿病患者都会在某个阶段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病变。
而一旦糖尿病神经病变进入晚期,治疗的效果就会大大下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会受到极大影响。
4. 糖尿病足:从小问题到大麻烦
糖尿病足,这个听起来很普通的名字,实际上却是糖尿病患者生命中的一大难题。
糖尿病足的形成,一方面是因为糖尿病引起的神经病变,导致患者的足部失去正常的感觉,容易受到外伤而无法察觉。
另一方面,血糖长期升高还会导致血液循环不良,使得受伤后的脚部无法及时获得足够的营养和氧气,伤口恢复缓慢,甚至引发感染。
糖尿病足常常从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伤口开始,可能是一个小划伤,或者是脚上的一个水泡。
很多人忽视这些小问题,但正是这些不起眼的小伤口,往往是糖尿病足的开端。
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引发严重的感染,最后导致溃疡、坏死,甚至需要截肢。
统计数据表明,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住院治疗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时甚至可能直接危及生命。
如何避免这些可怕的并发症?
要避免这些糖尿病的杀手,最根本的就是控制好血糖。糖尿病患者必须坚持按时服药、控制饮食,保持规律的运动。
更重要的是,定期做体检,特别是进行肾功能、眼底检查、神经检查等,早期发现问题,及时治疗。
当然,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至关重要的。戒烟限酒,保持心态平和,避免过度劳累,做到这些可以大大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
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科学监测血糖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侯新华.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分析及其发生骨质疏松的风险预测模型构建,重庆医学,2025-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