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不重视,三大致命的并发症,突发心梗去世!早知早预防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糖尿病,这个名字听起来似乎是一个慢性病,很多患者甚至认为,只要控制好血糖,生活就可以照常。然而,事实远比我们想象的更为严峻。

你知道吗?每年因糖尿病并发症猝然离世的人数惊人,尤其是心梗,往往在毫无预兆中夺走生命。更令人意外的是,不少患者的血糖看似控制得很好,却依然难逃这些伏击。
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临床上真实发生的故事。
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它的三大致命并发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
它们就像沉默的杀手,在你毫无察觉时悄然发作。尤其心梗,往往在患者以为状态不错的时候突然袭来。
为什么会这样?这篇文章将从中西医两种视角,帮你拆解糖尿病及其致命并发症的真相,并教你如何早期预防。
心梗:糖尿病患者的无声威胁
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远比我们想象中更为复杂。现代医学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发生心梗的风险是普通人的2到4倍。
而更可怕的是,糖尿病患者的心梗症状往往不典型,很多人甚至没有明显胸痛,可能只是感到疲倦或轻微的胸闷,就已经处于心梗的边缘了。
为什么会这样?这是因为糖尿病会损伤神经系统,特别是自主神经。
这种损伤会让患者对疼痛的敏感度降低——医学上称之为无痛性心梗。也就是说,心脏在缺血缺氧时发出的求救信号,可能被糖尿病患者忽视。
等到意识到问题时,往往已经错过了最佳抢救时间。中医对此有自己的解释,《黄帝内经》中提到肾主水,心主火,糖尿病在中医中被称为消渴症,多与肾阴不足、心火过旺有关。
心火上亢,耗伤阴液,最终导致水火失济,从而形成心血管问题。
如何预防?
1. 定期体检不可少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心电图、心脏彩超、冠状动脉CT等检查要定期做,尤其是有家族心血管疾病史的人群。
2. 控制好血压和血脂高血压和高血脂是心梗的催化剂。糖尿病患者往往合并高血压和血脂异常,控制这些指标的重要性不亚于控制血糖。
药物如阿托伐他汀(降脂药)和缬沙坦(降压药)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 中药调理中医认为,调节阴阳平衡有助于保护心脏。
丹参、三七等中药可以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环,但需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切勿自行乱用。
糖尿病足:从一个小伤口到可怕截肢
一个小小的脚部破皮,发展到截肢的程度,听起来像是天方夜谭,但对糖尿病患者来说,这却是常见的现实。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导致的神经变和血管病变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神经受损,患者的脚部感觉会变得迟钝,一些小伤口、溃疡可能毫无痛觉。
而血管病变则使伤口愈合能力大大减弱,感染后容易扩散,最终导致组织坏死甚至需要截肢。
现代医学认为,糖尿病足的核心问题在于微循环障碍。中医对此的理解是气血不足,瘀血阻络。
《医宗金鉴》中提到,气虚则血弱,血弱则不能濡养肌肤,这与糖尿病足的病机不谋而合。
如何预防?
1. 每天检查足部糖尿病患者应养成每天检查脚部的习惯,尤其是脚趾缝、脚底等容易忽视的部位。
一旦发现红肿、破皮、溃疡,应立即就医。
2. 穿合适的鞋子选择宽松、柔软、透气性好的鞋子,避免磨脚。
不要赤脚行走,以防受伤。
3. 中药外洗中医外治法对糖尿病足有一定帮助。用黄柏、金银花、蒲公英煎水泡脚,可以清热解毒、促进伤口愈合。
但注意,糖尿病患者泡脚时间不宜过长,水温也要适中,以免烫伤。
糖尿病肾病:从隐形杀手到尿毒症
很多糖尿病患者在确诊后,最关心的是血糖,却忽视了肾脏的健康。事实上,糖尿病肾病是导致慢性肾衰竭甚至尿毒症的主要原因之一。
更可怕的是,早期糖尿病肾病几乎没有症状,仅仅表现为尿液中蛋白增多或轻微的水肿,等到患者出现明显不适时,往往已经进入晚期。
为什么糖尿病会损害肾脏?这是因为长期高血糖会损伤肾小球的微血管,导致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糖尿病肾病的本质是肾阴亏虚,久而久之导致肾阳不足、水湿泛滥。
如何预防?
1. 定期检查尿常规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是糖尿病肾病的早期指标,糖尿病患者应每3到6个月检查一次。
2. 控制饮食中的蛋白质摄入高蛋白饮食会加重肾脏负担,糖尿病患者应适量摄入蛋白质,避免暴饮暴食。
3. 中药补肾六味地黄丸是经典的补肾中药,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有一定缓解作用。
但需辨证施治,切勿自行用药。
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综合策略
糖尿病的可怕之处在于它的多系统伤害,因此预防并发症需要综合管理:
1. 血糖管理不仅仅是数字很多患者只盯着血糖值,却忽视了血糖波动的危害。
避免餐后血糖的剧烈升高和低血糖的反复出现,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
2. 规律运动运动可以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有助于控制血糖。
推荐快步走、游泳、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每次30分钟,每周至少5天。
3. 睡眠与情绪管理长期睡眠不足和压力过大,会导致血糖波动和激素紊乱。
中医讲究心安则血脉通,保持情绪稳定对糖尿病患者尤为重要。
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对它的轻视和无知。
真正的预防从了解开始,从细节入手。心梗、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这三大并发症虽然危险,但并非不可防御。
通过科学的管理和中医的调养,我们完全可以降低风险,让糖尿病患者的生活更长久、更有质量。
信息来源
1.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
2. 《黄帝内经》
3. 《医宗金鉴》
4.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