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发现:一旦患上糖尿病,身体往往会有这4种异常,别忽视了!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
糖尿病在很多人眼里,似乎是上了年纪之后才需要担心的事,觉得自己年轻、身体健康,就不会被这个病盯上。
但事实并非如此。作为一名医生,我在医院里见过太多出乎意料的糖尿病患者,甚至有些人年纪并不大,外表也并不肥胖,却已经患上了糖尿病,甚至出现了并发症。更让人担忧的是,很多人在患病初期根本没有察觉,等到出现明显症状,血糖已经失控了。
那么,当糖尿病悄悄来袭,身体究竟会有哪些不容易被察觉的异常?又有哪些迹象,说明血糖已经出现了问题?我在医院的工作经验告诉我,有四种特别容易被忽略的身体变化,一旦发现,千万别掉以轻心。

皮肤莫名发黑、粗糙
在医院里,我遇到过一位50岁的女性患者,平时身体不错,除了偶尔觉得累,其他没有什么特别的症状。
直到某天,她照镜子时发现,脖子和腋下的皮肤变得比周围颜色更深,而且还有些粗糙,甚至有点脏脏的感觉,怎么洗都洗不掉。她以为是皮肤老化的问题,直到某次体检,血糖检查结果出来,她才发现自己已经是糖尿病前期。
皮肤的变化,很多时候是内分泌紊乱的信号。高血糖会导致胰岛素抵抗,而胰岛素抵抗最早影响的,就是皮肤的色素沉着和角质增生,导致皮肤变黑、变厚,尤其是脖子、腋下、腹股沟这些部位,看起来就像是脏了一层污垢一样。
医学上,这种情况叫做黑棘皮病,是糖尿病的早期信号之一,很多人直到皮肤明显变化,才意识到自己可能有血糖问题。
而且,这种皮肤变化并不只是美观问题,它意味着身体的新陈代谢已经受到严重影响,甚至有可能是更严重的内分泌紊乱的预警信号。
那位患者在调整饮食、增加运动之后,血糖逐渐稳定下来,皮肤的颜色也比以前淡了一些。她说,自己以前根本不会把皮肤的变化和血糖联系在一起,以为只是皮肤问题,现在才知道,身体早就给她发出警告了。
口腔总是发苦、口气变重
我有一位40多岁的男性患者,平时工作压力大,经常熬夜应酬,体型偏胖。最近,他发现自己早晨醒来时口腔发苦,刷牙后没多久又有股怪味,嘴里总是黏黏的,甚至感觉舌头发麻。
他以为是胃不好,吃了一些助消化的药,但情况并没有改善,直到他因为其他原因来医院检查,血糖高达11mmol/L,已经是糖尿病的范围。
很多人不知道,高血糖会影响口腔健康,不只是蛀牙和口腔溃疡,还可能导致口气加重、口腔发苦。
这是因为高血糖会影响唾液分泌,使口腔环境变得干燥,细菌更容易滋生,而这些细菌代谢后会释放硫化物,导致口腔异味。而且,胰腺功能受损,也会影响消化酶的分泌,使口腔感觉异常,比如发苦、发麻。
一项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的口腔细菌种类比正常人更多,尤其是厌氧菌群的比例更高,这些细菌不仅会导致口腔异味,还会影响牙龈健康,增加牙周病的风险。
而牙周病和糖尿病又是互相影响的,血糖控制不好,会加重牙龈炎症,牙龈炎症又会反过来影响胰岛素的功能,形成恶性循环。
那位患者在改善饮食、控制血糖后,口腔的苦味和异味明显减少了,他这才意识到,原来口腔问题不仅仅是口腔本身的问题,而是糖尿病给整个代谢系统带来的影响。
睡觉时总是被痉挛惊醒
我有一位55岁的患者,血糖已经有些高,但他并没有特别在意,觉得自己没什么不舒服,不需要太过紧张。
但他最近发现,晚上睡觉时总是会突然腿部抽筋,像是有人狠狠拽了一下小腿一样,疼得醒过来,甚至有时候脚趾会不自觉地抽搐。他本以为是缺钙,开始补充钙片,但症状并没有缓解,后来检查才发现,他的糖耐量已经出现严重异常,属于典型的糖尿病前期。
高血糖不仅影响血管,也会影响神经系统,尤其是周围神经。糖尿病引起的神经的病变,往往最早表现在四肢,特别是腿部。
长期高血糖会破坏神经的营养供应,使神经传导功能异常,导致腿部肌肉出现不自主的收缩、抽筋,甚至一些患者还会出现灼烧感、麻木感。这种情况如果不加以控制,发展下去可能会影响行走,甚至会导致糖尿病足的发生。
那位患者在改善血糖管理后,抽筋的频率明显减少,他这才意识到,原来自己的腿部问题和血糖密切相关,如果继续拖延,很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神经损伤。
突然变得容易焦虑、情绪不稳定
在医院里,我曾经遇到过一位糖尿病患者,平时工作很忙,性格也算温和。
但最近,他发现自己变得特别容易焦虑,明明没有发生什么特别的事,却总觉得心里不踏实,甚至会突然感到一阵莫名的烦躁,连家人都觉得他变得不太一样。
他以为是压力大,但他自己也觉得奇怪,过去再忙也不会出现这样的情绪波动。后来一次常规体检,他的血糖值达到了糖尿病前期的范围。
高血糖不仅影响身体,还会影响大脑和情绪。这是因为血糖波动会影响神经递质的分泌,比如血清素和多巴胺,而这些物质直接影响人的情绪稳定性。如果血糖长期处于高水平,大脑的代谢也会受到影响,使人更容易产生焦虑、烦躁的感觉,甚至可能诱发抑郁症。
糖尿病不仅仅是一个身体问题,也会影响人的心理状态,而这种影响往往被忽略。
那位患者在调整饮食、规律运动后,血糖慢慢稳定下来,他的情绪问题也有所缓解,不再像之前那样焦躁不安。这让他意识到,糖尿病不仅仅是吃的问题,还是一个全身性的代谢疾病,影响的远比想象的要多。
糖尿病从来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身体总会提前给出信号。皮肤变黑、口腔发苦、腿部痉挛、情绪异常,这些看似和血糖无关的症状,其实可能是糖尿病的敲门砖。如果能早点发现,早点调整,血糖管理就会容易得多,甚至有机会逆转糖尿病前期的状态,让身体恢复正常。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糖尿病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1]康晴.从化瘀法探讨加味桂枝茯苓丸对糖尿病及并发症的影响,中医药临床杂志,2024-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