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科 > 有糖尿病的人,要学会从餐前餐后血糖的差值,看血糖控制是否达标

有糖尿病的人,要学会从餐前餐后血糖的差值,看血糖控制是否达标

admin4个月前 (04-22)皮肤科25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

饭后一碗汤,赛过好药方。这是老祖宗留下的生活智慧,但在今天,它常被误解为吃完饭多喝汤有助于降糖。

不少糖尿病患者因此餐后喝得满头大汗,却忽略了真正该关注的,是那一组数字——餐前和餐后血糖的差值。这不是简单的数学题,而是糖尿病管理的晴雨表。

不少人盯着空腹血糖看,看到数字在6以内就放下心来;有人更执着于餐后2小时血糖,只要不超过11就自认达标。

可惜,这两个数字单独看都不够用,就像只看一只鞋子,永远不知道这双鞋合不合脚。

误区从这里开始:空腹血糖正常,就表示糖尿病控制得好,餐后高一点是正常反应。

更有甚者,一看到餐后血糖升高,就一口咬定是主食吃多了,于是开始盲目低碳饮食,甚至一天只吃两顿,断糖断碳,身体在消耗自己,血糖却依旧时高时低,一边掉体重,一边掉免疫力。

真正该关注的,是餐后血糖减去餐前血糖的差值。这不是新鲜概念,早在《糖尿病研究与临床实践》上多篇研究便指出,这个差值如果超过3 mmol/L,说明你的血糖调节机制可能存在障碍,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或者胰岛素抵抗严重。

为什么3这个数字如此关键?因为正常人吃完饭,血糖会上升,但不会超过3个单位(mmol/L),这是胰岛功能正常的表现。如果一顿饭吃下来,血糖从6飙到12,那不是饭的问题,是胰腺在哭泣。

有人会问,那是不是餐前血糖控制得越低越好?答案是否定的。餐前太低,说明你可能存在用药过量、饮食不当,甚至有低血糖风险。而如果餐后高得厉害,说明你的胰岛素在饭后根本跟不上节奏。

这就像一个乐队演奏,餐前是调音阶段,餐后是正式演出。如果调音没调好,演出就乱套;但调音刚好,演出一开始就乱,那是指挥(胰岛素)没到位。

我们真正该看的,是这个差值是否在合理范围内,最好不超过2-3 mmol/L。这才是判断一个人糖尿病控制是否达标的核心指标之一。

很多老年人常误以为只要不头晕眼花,血糖就没事,殊不知,糖尿病最可怕的不是高血糖,而是长期不被发现的波动血糖

它像一把慢刀,切割你的血管内皮,损伤你的视网膜、肾小球、神经纤维,却不留痕迹。直到某天眼睛模糊、脚底发麻、尿蛋白升高,才发现早已错过干预时机。

餐前餐后差值大的背后,可能隐藏着以下几类问题:

·胰岛素分泌延迟:尤其是2型糖尿病,餐后第一小时血糖飙升,但胰岛素分泌却慢半拍,等它来了,血糖早已冲天。

·消化吸收过快:尤其吃了高升糖指数的食物,比如白米饭、白馒头、油炸食物,这类食物进入胃肠后迅速分解,血糖蹭蹭往上窜。

·运动不足或时机不对:饭后立刻坐下看电视,血糖自然高;但饭后10-20分钟散步15分钟,能显著平稳血糖曲线。

·肝脏的糖放行机制失控:有些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升高不是吃得多,而是肝脏还在偷偷释放葡萄糖,雪上加霜。

一个临床案例常让我印象深刻。70岁的王阿姨,空腹血糖5.8,餐后2小时血糖11.2,医生告诉她控制得还行,她却总觉得头晕眼花。

后来我们对比了她的餐前和餐后差值,发现每次吃饭后都升高超过5单位

再深入检查,发现她的胰岛功能几乎枯竭,但因为空腹血糖还能维持,所以一直被误以为控制良好。她的经验告诉我们,数字会骗人,但趋势不会。

我们需要的不是更精准的药,而是更精准的监测和理解。血糖管理,从不只看数字开始。

如何在生活中真正做到餐前餐后血糖差值合理呢?并不是要你把饮食搞得像化学实验,而是要回归生活本身。比如:

·主食不过量,搭配要合理。吃米饭时加点豆类、粗粮,或用蒸南瓜、山药代替部分白米饭,升糖慢,血糖平稳;

·每餐加一盘绿叶菜。纤维素是血糖的刹车片,吃在前面效果更好;

·饭后不躺,动一动胜过吃药。哪怕是10分钟的阳台散步,也能让血糖曲线不再陡峭;

·学会用餐后差值判断食物适配性。比如吃红薯血糖不怎么升,说明它适合你;吃炸酱面血糖冲上天,说明你该换菜单了。

传统节日里我们讲究应时而食。清明节吃青团,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这些传统食物固然有情感价值,但对糖友来说,不宜当正餐,不宜空腹吃,更不宜连吃三天。这不是矫情,而是尊重身体的节律。

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这句老话在今天依旧适用。早餐不能凑合,午餐要有主食、蛋白和蔬菜,晚餐控制总热量,这样才能让血糖差值保持稳定。

还有一个冷门但重要的现象:情绪、睡眠、压力对餐后血糖的影响远超你想象。

长期焦虑、失眠、愤怒,会让皮质醇升高,刺激肝糖输出,哪怕你吃得清淡,也可能血糖升得离谱。糖尿病不是吃出来的病,而是生活出了偏差的信号。

在世界对比中,日本人餐后血糖控制好,得益于他们的饮食结构中高纤维、高蛋白、低GI食物占比高。

他们吃饭慢,注重食物本味,吃到七分饱就放下筷子。反观我们,快节奏生活下狼吞虎咽,一顿饭10分钟搞定,血糖自然而然控制不住。

血糖,就像一面镜子,照出的是生活方式的全貌。只有真正理解了餐前餐后差值的意义,才算真正走进了糖尿病管理的门槛。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这句老话不是虚言,而是实实在在的健康策略。比起盯着数字焦虑,不如学会看趋势、调节结构、优化饮食和节律。

糖尿病不是不能控制的病,它只是需要你多一点理解,少一点盲从。

真正的治疗,不只是药片和针剂,而是你每一餐的选择、每一次散步的坚持、每一个血糖差值背后藏着的生活智慧。

参考文献:

1. 《糖尿病研究与临床实践》Diabetes Research and Clinical Practice,2022年第187期

2. 中国糖尿病学会发布的《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3年版)》

3. 《实用糖尿病杂志》2023年第19卷第6期,《餐后血糖与糖尿病并发症的相关性研究》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xiaobingzhong.com/?id=49783

“有糖尿病的人,要学会从餐前餐后血糖的差值,看血糖控制是否达标” 的相关文章

脂溢性脱发到底是怎么回事?医院一般不告诉你

脂溢性脱发到底是怎么回事?医院一般不告诉你

目前脱发人数越来越多,而且愈来愈年轻化。一般来说,人的毛发生长受遗传、营养、激素水平及身体健康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年轻时头发生长速度最快,随着年龄的增长,头发的生长速度会减慢...

倪海厦:出现脱发就是阳气不足,当归加一物,头发蹭蹭的长出来!

倪海厦:出现脱发就是阳气不足,当归加一物,头发蹭蹭的长出来!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曾江琴。 脱发,这个看似简单的词汇,实则蕴含着复杂的生理病理变化。在中医的视角下,脱发不仅仅是头皮问题,更是身体内在失衡的外在表现。 在这里可能有人会...

脱发到底是怎么回事,该如何养护呢?听听中医怎么说

脱发到底是怎么回事,该如何养护呢?听听中医怎么说

现在的脱发问题已经不仅仅是中年男人才会有的烦恼,好多的年轻人也被脱发问题困扰着,每天早上醒来就掉一大把头发,洗头发的时候一洗就掉,一度怀疑自己要秃了,是非常可怕的,一直脱发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雄激素性脱发,男性脱发问题正在隐隐作痛

雄激素性脱发,男性脱发问题正在隐隐作痛

2019国家卫健委发布的脱发人群调查显示,我国脱发人群已超2.5亿,平均6个人中就有1个有脱发症状。目前,主流脱发人群的年龄已呈现明显下沉趋势,80、90后成脱发烦恼的主力军。...

脂溢性脱发怎么办?3件事赶紧做起来,能及时预防秃顶

脂溢性脱发怎么办?3件事赶紧做起来,能及时预防秃顶

现在90后都已经开始养生了,因为有很多的90后都已经开始出现了身体的各种问题,其中脱发就是一个特别大的问题,很多人都已经开始慢慢的脱发,虽然人们每天都会脱发,但是脱发脱的太...

我国大约2.5亿人正遭受脱发的困扰脱发尚无法根治

我国大约2.5亿人正遭受脱发的困扰脱发尚无法根治

来源:光明日报 我国大约2.5亿人正遭受脱发的困扰,包括雄激素性秃发、休止期脱发、斑秃等等—— 头发的求救信号,你接收到了吗? 【更美更健康】 头发和头皮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