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科 > 有糖尿病的人,要学会从餐前餐后血糖的差值,看血糖控制是否达标

有糖尿病的人,要学会从餐前餐后血糖的差值,看血糖控制是否达标

admin6个月前 (04-22)皮肤科46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

饭后一碗汤,赛过好药方。这是老祖宗留下的生活智慧,但在今天,它常被误解为吃完饭多喝汤有助于降糖。

不少糖尿病患者因此餐后喝得满头大汗,却忽略了真正该关注的,是那一组数字——餐前和餐后血糖的差值。这不是简单的数学题,而是糖尿病管理的晴雨表。

不少人盯着空腹血糖看,看到数字在6以内就放下心来;有人更执着于餐后2小时血糖,只要不超过11就自认达标。

可惜,这两个数字单独看都不够用,就像只看一只鞋子,永远不知道这双鞋合不合脚。

误区从这里开始:空腹血糖正常,就表示糖尿病控制得好,餐后高一点是正常反应。

更有甚者,一看到餐后血糖升高,就一口咬定是主食吃多了,于是开始盲目低碳饮食,甚至一天只吃两顿,断糖断碳,身体在消耗自己,血糖却依旧时高时低,一边掉体重,一边掉免疫力。

真正该关注的,是餐后血糖减去餐前血糖的差值。这不是新鲜概念,早在《糖尿病研究与临床实践》上多篇研究便指出,这个差值如果超过3 mmol/L,说明你的血糖调节机制可能存在障碍,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或者胰岛素抵抗严重。

为什么3这个数字如此关键?因为正常人吃完饭,血糖会上升,但不会超过3个单位(mmol/L),这是胰岛功能正常的表现。如果一顿饭吃下来,血糖从6飙到12,那不是饭的问题,是胰腺在哭泣。

有人会问,那是不是餐前血糖控制得越低越好?答案是否定的。餐前太低,说明你可能存在用药过量、饮食不当,甚至有低血糖风险。而如果餐后高得厉害,说明你的胰岛素在饭后根本跟不上节奏。

这就像一个乐队演奏,餐前是调音阶段,餐后是正式演出。如果调音没调好,演出就乱套;但调音刚好,演出一开始就乱,那是指挥(胰岛素)没到位。

我们真正该看的,是这个差值是否在合理范围内,最好不超过2-3 mmol/L。这才是判断一个人糖尿病控制是否达标的核心指标之一。

很多老年人常误以为只要不头晕眼花,血糖就没事,殊不知,糖尿病最可怕的不是高血糖,而是长期不被发现的波动血糖

它像一把慢刀,切割你的血管内皮,损伤你的视网膜、肾小球、神经纤维,却不留痕迹。直到某天眼睛模糊、脚底发麻、尿蛋白升高,才发现早已错过干预时机。

餐前餐后差值大的背后,可能隐藏着以下几类问题:

·胰岛素分泌延迟:尤其是2型糖尿病,餐后第一小时血糖飙升,但胰岛素分泌却慢半拍,等它来了,血糖早已冲天。

·消化吸收过快:尤其吃了高升糖指数的食物,比如白米饭、白馒头、油炸食物,这类食物进入胃肠后迅速分解,血糖蹭蹭往上窜。

·运动不足或时机不对:饭后立刻坐下看电视,血糖自然高;但饭后10-20分钟散步15分钟,能显著平稳血糖曲线。

·肝脏的糖放行机制失控:有些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升高不是吃得多,而是肝脏还在偷偷释放葡萄糖,雪上加霜。

一个临床案例常让我印象深刻。70岁的王阿姨,空腹血糖5.8,餐后2小时血糖11.2,医生告诉她控制得还行,她却总觉得头晕眼花。

后来我们对比了她的餐前和餐后差值,发现每次吃饭后都升高超过5单位

再深入检查,发现她的胰岛功能几乎枯竭,但因为空腹血糖还能维持,所以一直被误以为控制良好。她的经验告诉我们,数字会骗人,但趋势不会。

我们需要的不是更精准的药,而是更精准的监测和理解。血糖管理,从不只看数字开始。

如何在生活中真正做到餐前餐后血糖差值合理呢?并不是要你把饮食搞得像化学实验,而是要回归生活本身。比如:

·主食不过量,搭配要合理。吃米饭时加点豆类、粗粮,或用蒸南瓜、山药代替部分白米饭,升糖慢,血糖平稳;

·每餐加一盘绿叶菜。纤维素是血糖的刹车片,吃在前面效果更好;

·饭后不躺,动一动胜过吃药。哪怕是10分钟的阳台散步,也能让血糖曲线不再陡峭;

·学会用餐后差值判断食物适配性。比如吃红薯血糖不怎么升,说明它适合你;吃炸酱面血糖冲上天,说明你该换菜单了。

传统节日里我们讲究应时而食。清明节吃青团,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这些传统食物固然有情感价值,但对糖友来说,不宜当正餐,不宜空腹吃,更不宜连吃三天。这不是矫情,而是尊重身体的节律。

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这句老话在今天依旧适用。早餐不能凑合,午餐要有主食、蛋白和蔬菜,晚餐控制总热量,这样才能让血糖差值保持稳定。

还有一个冷门但重要的现象:情绪、睡眠、压力对餐后血糖的影响远超你想象。

长期焦虑、失眠、愤怒,会让皮质醇升高,刺激肝糖输出,哪怕你吃得清淡,也可能血糖升得离谱。糖尿病不是吃出来的病,而是生活出了偏差的信号。

在世界对比中,日本人餐后血糖控制好,得益于他们的饮食结构中高纤维、高蛋白、低GI食物占比高。

他们吃饭慢,注重食物本味,吃到七分饱就放下筷子。反观我们,快节奏生活下狼吞虎咽,一顿饭10分钟搞定,血糖自然而然控制不住。

血糖,就像一面镜子,照出的是生活方式的全貌。只有真正理解了餐前餐后差值的意义,才算真正走进了糖尿病管理的门槛。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这句老话不是虚言,而是实实在在的健康策略。比起盯着数字焦虑,不如学会看趋势、调节结构、优化饮食和节律。

糖尿病不是不能控制的病,它只是需要你多一点理解,少一点盲从。

真正的治疗,不只是药片和针剂,而是你每一餐的选择、每一次散步的坚持、每一个血糖差值背后藏着的生活智慧。

参考文献:

1. 《糖尿病研究与临床实践》Diabetes Research and Clinical Practice,2022年第187期

2. 中国糖尿病学会发布的《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3年版)》

3. 《实用糖尿病杂志》2023年第19卷第6期,《餐后血糖与糖尿病并发症的相关性研究》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xiaobingzhong.com/?id=49783

“有糖尿病的人,要学会从餐前餐后血糖的差值,看血糖控制是否达标” 的相关文章

中医治脂溢性脱发:六年的顽固性脱发,调好肝肾,头发自然长起来

中医治脂溢性脱发:六年的顽固性脱发,调好肝肾,头发自然长起来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曾江琴中医师。 脂溢性脱发,这个让许多朋友苦恼不已的问题,常常让人心情低落,甚至感到自卑。特别是那些长期与顽固性脱发斗争的患者,更是感到无比无奈。 为...

梳头可以防脱发,为啥有人却越梳越秃?这6条你踩中了几个

梳头可以防脱发,为啥有人却越梳越秃?这6条你踩中了几个

《延寿书》中曾言:发多梳,则明目去风…… 在我们的头上有很多的穴位,所以每天梳一梳头,对身体是有很多好处的 梳头的好处 1、梳头可疏通血脉,促进头部血液循环,使头发得...

产后大把脱发?产科医生说对付产后脱发这招最管用

产后大把脱发?产科医生说对付产后脱发这招最管用

兰膏新沐云鬓滑,宝钗斜坠青丝发一头浓密丰盈的秀发从古至今都是美丽和健康的象征。然而,产后脱发却困扰着很多年轻的妈妈们。产后脱发是正常现象吗?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生完孩子头发掉这么多,还能恢复吗...

脱发最怕“5种元素”,每天这样吃,促进生发,或有助于头发浓密

脱发最怕“5种元素”,每天这样吃,促进生发,或有助于头发浓密

不知你是否出现过这样的烦恼,每次早上起床叠被子的时候,都可以从枕头床单上拾起一把头发,在家里明明是扎着头发,每次扫地还是能扫一大把,甚至在梳头的时候,也会唰唰的往下掉,虽然人们掉头发是新陈代...

二十几岁为何会脱发?

二十几岁为何会脱发?

读者董女士问:我今年24岁,长期伏案工作,两三年前开始脱发,轻轻一摸头发就会掉一撮。我的头皮很干,不出油,也不太痒。请问这是什么类型的脱发?该如何治疗?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皮肤...

脱发困扰?天然植物氨基酸控油防脱洗发水很有效

脱发困扰?天然植物氨基酸控油防脱洗发水很有效

脱发很让人苦恼,生活压力大,作息不规律,营养不均衡,洗护不当导致的头皮毛囊受损,头皮油脂分泌旺盛导致毛孔堵塞,头皮发痒,洗发水冲洗不干净带来的刺激性物质残留都会导致脱发! 发际线上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