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科 > 流行性感冒与伤寒、温病的关系

流行性感冒与伤寒、温病的关系

admin2个月前 (05-21)皮肤科19

导读:伤寒和温病是外感热病两个互补的辨证体系。根据流行性感冒 (简称 流感) 的临床表现,可将其分为寒性流感和温热性流感两类,辨证治疗均不同。

1.外感热病与伤寒、温病

伤寒有广义和狭义之分,《难经·五十八难》曰: 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广义伤寒为一切外感热病总称,包括中风、伤寒、湿温、热病、温病,而狭义伤寒则是外感热病中的一种寒性疾病。

张仲景 《伤寒论》以狭义伤寒为主。明清时期形成了卫气营血和三焦辨治体系,更加注重寒凉清热药物在外感热病中的应用,补充了 《伤寒论》治疗温病论述的不足。六经辨证和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均是对同一种外感热病病情不同阶段的症候群的描述。

《伤寒论》六经辨证和温病辨证学是中医外感病两个互补的辨证论治体系。温病学说起源于《伤寒论》,是在 《伤寒论》的基础上对外感热病理论体系的补充和完善。狭义伤寒和温病对外感热病的认识都是不全面的,温病和狭义伤寒是外感热病的两个组成部分。对于流感的中医辨证不应拘泥于伤寒或温病,而应将伤寒、温病融会贯通,寒温统一,灵活应用伤寒和温病的辨证方法遣方用药。

2.流感与伤寒、温病

在瘟疫流行背景下成书的《伤寒论》和多数温病学派的专著中所记载的外感热病大部分应属于流感范畴而非普通感冒。

流感与伤寒

结合 《伤寒论》的成书背景、在当时及对后世的影响力可以推断,《伤寒论》中描述的 伤寒是以寒邪致病为证候特点的寒性瘟疫而并非普通的感冒,是张仲景在长年的疫情中通过大量的病例对 建安疫病发病规律的总结和归纳。

将急性传染病按照症状进行分类可分为发热伴呼吸道症候群 (流感、禽流感)、发热伴出疹症候群 (麻疹、天花)、发热伴脑炎、脑膜炎症候群 (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发热伴腹泻症候群 (菌痢、霍乱)、发热伴出血症候群(鼠疫、流行性出血热),《伤寒论》描述的疾病并未提及出疹、出血及脑炎、脑膜炎症状,《伤寒论》中的腹泻也仅是某一阶段时可能出现的症状,而不是主要症状,所以《伤寒论》中所描述的瘟疫与流感的发病、发展和转归非常相似。

流感与温病

东汉以前中国人口主要分布于黄河中下游,且气候寒冷,外感热病以伤寒为主,所以 法不离伤寒,方必宗仲景的观点逐渐形成。此后几百年间,气候逐渐转暖,且唐代末年和宋代又出现了多次大规模的人口向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迁移,人口密集加之气候温暖导致外感热病以温病为主,这一时期也是温病学派发展的鼎盛时期。

由于 《伤寒论》详于寒而略于温,对表现为 发热而渴,不恶寒的温病没有详细论述,在治疗方法上有一定的局限性,未能涵盖全部外感热病,随着后世医家对于外感热病的认识逐渐加深,又提出了寒温应当分论的见解。

如金代刘河间临床治疗上突破了《伤寒论》辛温解表和先表后里的原则,将苦寒药配合辛温药,辛凉解表兼清里热,自制防风通圣散寒温并用,开创了辛凉治热病的先河。以叶天士、吴鞠通、薛生白、王孟英为代表的温热学派主张对外感热病从热立论,创立了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论治体系,弥补了《伤寒论》的缺陷,使外感病辨证体系臻于完善。如《温病条辨》云: 太阴风温、温热、温疫、冬温,……但热不恶寒而渴者,辛凉平剂银翘散主之,吴鞠通创立辛凉三剂,银翘散为辛凉平剂、桑菊饮为辛凉轻剂、白虎汤为辛凉重剂,在现代外感热病的治疗中仍被广泛应用。

3.流感的寒热之分

总结流感的症状分布,无外乎寒性及热性,寒性流感发病初期发热轻恶寒重、头痛、身痛、无汗、喘促,进而向少阳、阳明传变,出现胸胁苦满、呕吐、腹满、不欲食等消化道症状; 热性流感发病初期热象明显,可表现为高热、咳嗽、口渴、咽痛。

流感既可能表现为伤寒型 (寒性流感),也可能表现为温热型 (热性流感),若只用卫气营血、三焦辨治,则不足以治伤寒证; 若纯用六经辨治,则又难以治疗风温、春温、湿温等温热证。

所以,流感的辨治必须根据临床表现灵活运用六经、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的方法进行。寒性流感当用 《伤寒论》六经辨证,常用方剂包括麻黄汤、桂枝汤、小青龙汤、麻杏石甘汤,小柴胡汤等; 热性流感辨证当以温病卫气营血及三焦辨证,常用方剂包括银翘散、桑菊饮、白虎汤、防风通圣散等。

4.流感分辨寒温,分期论治

流感的辨证首先是辨寒温,在此基础上分期论治,不应拘泥于六经、三焦或卫气营血辨证。如甲型 H1N1、H3N2 流感和乙型流感共同流行时临床表现并不相同,辨证以轻、重、危重三期为纲,以风温 (冬温)、春温、湿温、伤寒为目,病证结合论治。

乙型流感以风热袭肺证为主,继而出现乏力、口干渴等气阴两伤之证,属于风温 (冬温) 范畴。而甲型 H1N1 流感患者恶寒、寒战症状不突出,早期还常见咽痛、口渴欲饮等燥热伤津之象,多咳嗽轻微,以干咳为主,少痰; 随着病情加重,多伴有呼吸困难,甚至出血、神昏等。

该类型属于温病范畴,当属风温,风温是由风热病邪引起的急性外感热病,起病较急,初起以发热、微恶寒、头痛、咳嗽等肺卫证候为主要特点,其发于冬季的又称冬温,治宜辛凉解表,以银翘散、桑菊饮为核心处方。风温在发展过程中有顺传和逆传两种情况,顺传指肺卫之邪不解,内传气分; 逆传指肺卫邪热,逆传心包,可出现神昏肢厥。

甲型 H3N2 流感患者早期可伴随明显恶寒寒战,发病前多有明确受凉史,患者神情淡漠,严重者可见嗜睡、四肢厥冷、脉沉微细,该类型则应属于 伤寒的范畴,起病可从太阳病论治。

— THE END —

▶ 版权声明:

1、文源:中医杂志, 编校/李雅文。

2、本平台旨在传播中医文化知识,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xiaobingzhong.com/?id=50818

“流行性感冒与伤寒、温病的关系” 的相关文章

90后都脱发了……拯救发际线,看你是真脱还是假脱

90后都脱发了……拯救发际线,看你是真脱还是假脱

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五颜六色的长毛怪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最近几十年,脱发人数迅速扩大,并且脱发人群越来越...

压力山大女生脱发怎么破

压力山大女生脱发怎么破

近日,微博一热门话题登上热搜,《25岁女白领发量只剩三成》报道指出,江苏南京25岁的某公司白领,因为遗传因素和长期压力大,竟然只剩30%的发量。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医学美容科施歌主任则表示,...

【以案说医】陈达灿:滋阴清热,祛湿生发法治疗雄激素性脱发案

【以案说医】陈达灿:滋阴清热,祛湿生发法治疗雄激素性脱发案

▲陈达灿,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中...

防止脱发可以试试这些方法

防止脱发可以试试这些方法

发际线后移、发量减少、头发干枯分叉、白头发多,都是很多人心中的痛……不仅影响美观,还可能是健康出现问题的信号。 为什么你的头发 越来越少 据研究,35岁以后,66%的...

熬夜脱发怎么办?教你快速补救法

熬夜脱发怎么办?教你快速补救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的睡眠时间越来越短,对于年轻人和青少年来说,熬夜已经成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据2017年亚马逊中国的调查数据显示,81%的中国人睡眠时间已不足8小时,大部分人都已经养成了长期...

脱发?常吃这些食物助你摆脱烦恼!

脱发?常吃这些食物助你摆脱烦恼!

头发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发丝干枯开叉,出油发痒,掉头发掉得更加厉害了。 到底是做错了什么? 为什么会掉头发呢? 什么方法能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