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第一反应:扛扛就好了?感冒究竟能不能自愈?要不要吃药?


►
本文2017字 阅读3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说到感冒,第一反应:扛扛就好了?
感冒就是小毛病,喝点热水、多休息就好,不用吃药。
很多人都这么说,甚至有人一年感冒好几次,从来不吃药,全靠硬抗。但问题来了:感冒真的能靠自己扛过去吗?吃药到底有没有必要?如果吃,是不是越早越好?今天就把这些问题讲明白。
感冒不是一种病,而是一类病
我们日常说的感冒,其实分两种: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
普通感冒是由鼻病毒、冠状病毒等多种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状通常比较轻,比如流鼻涕、打喷嚏、嗓子痒。
流感则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症状更重,可能会突然高烧、全身酸痛、极度疲乏,甚至引发肺炎、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
所以,感冒其实不是一个统一的概念,不同类型的感冒,处理方式也不同。
感冒能不能自愈?得看是哪一种
普通感冒可以自愈
对于大多数健康成年人来说,普通感冒确实可以自愈,一般持续5~7天左右,靠自身免疫力就能清除病毒。
但自愈≠不管。如果不注意休息,或者饮食不当,再加上熬夜、受凉,感冒可能拖成鼻窦炎、中耳炎、支气管炎等继发感染。
流感不能大意
流感就不一样了。它不是重一点的感冒,而是一种可能危及生命的病毒性疾病。流感病毒复制速度快,破坏力强,特别是对老人、孕妇、儿童和慢性病人,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指出,流感每年在全球造成约29万至65万人死亡,并非小事。
那到底要不要吃药?
普通感冒:看个人情况
普通感冒没有特效药,吃药主要是缓解症状。比如发烧可以吃对乙酰氨基酚,咳嗽可以用止咳药,鼻塞流涕可以用抗组胺药。
不吃药也可以,但要保证充足休息、补水、饮食清淡。如果症状影响生活,比如高热、剧烈咳嗽,吃药更利于恢复。
流感:建议及时用药
如果确诊为流感,尤其出现高热、剧痛、乏力等症状,建议尽早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研究表明,在发病48小时内用药,能有效缩短病程、减轻症状、降低并发症风险。
不少人等到烧得不行才吃药,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反而更易发展成重症。
抗生素能治感冒吗?
不能。
绝大多数感冒是病毒引起的,而抗生素只对细菌有效。滥用抗生素不仅无效,还会破坏肠道菌群,增加耐药风险。
只有在明确出现细菌感染并发症时,才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比如持续高热、咳黄痰、扁桃体化脓等症状,可能提示细菌感染。
感冒药能随便吃吗?
不能。一些复方感冒药含有多种成分,如解热镇痛药、抗过敏药、镇咳药等,成分重叠容易超剂量,甚至引发肝肾损伤。
比如对乙酰氨基酚过量可导致急性肝衰竭;含伪麻黄碱的药物可能升高血压、引发心悸。
所以,用药前一定要看清说明书,最好在医生或药师指导下使用。不建议感冒了就抓一把药吃。
为什么有些人感冒总是好得慢?
这和免疫力有很大关系。睡眠不足、饮食不均、压力大、长期抽烟喝酒,都会影响免疫系统反应。
还有些人一感冒就硬扛,不休息、不吃药、继续加班,结果病情反复,拖成长时间低烧或迁延性咳嗽。
感冒不是不能扛,而是不能乱扛。
孩子感冒,更要谨慎
儿童感冒后更容易并发中耳炎、肺炎、喉炎等疾病。尤其是3岁以下的孩子,免疫系统不成熟,发烧容易引起热性惊厥。
有些家长看孩子咳嗽就猛灌止咳药,有些甚至擅自用抗生素,这些做法都不可取。
孩子感冒,尤其是伴随高热、持续咳嗽、呼吸急促等表现,务必及时就医。
怎么判断自己是普通感冒还是流感?
普通感冒:起病缓慢,以鼻部症状为主,如打喷嚏、流涕、喉咙痒,一般不发高烧。
流感:起病迅猛,通常突然高烧(超过38.5℃),伴随头痛、乏力、肌肉酸痛,全身症状明显。
一旦出现高热不退、呼吸困难或胸痛,不要犹豫,及时就医。
预防感冒,比吃药更重要
比起等感冒了再吃药,预防才是最关键的药。
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式。保证充足睡眠、规律作息,提高免疫力。勤洗手、戴口罩、少去人多的地方,尤其在流感高发季。均衡营养、适量运动,别把身体熬垮了。那到底该不该吃药?结论来了
如果是普通感冒,症状轻,不吃药也行,但要好好休息,别硬撑;如果症状明显,吃药能让你舒服一点,也能缩短病程。
如果是流感,特别是高热、全身不适明显,建议在48小时内就医并按医生建议用药,别拖。
吃不吃药不是关键,关键是你有没有真正重视这个病。
总结一句话:
感冒不是大病,但也绝不是可以随意轻视的小事。
扛一扛不是万能的解决方案,真正聪明的做法是:辨明类型、合理用药、注重预防。
别再把感冒当作可以随便对待的小毛病了,它有时比你想象的更要命。
资料来源:①.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0年版)》[Z].2020.②.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3年流感流行趋势与疫苗接种建议》[Z].2023.③.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抗病毒药物使用指导原则》[Z].2021.
感谢每一位关注我们的你!有你在,我们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