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感冒发烧怎么办?中医给您出妙招!珠海医院
最近这段时间,
不少孩子出现感冒发烧的症状。
儿童节、端午节前后潮湿多雨,
孩子各种呼吸道疾病高发,
一些呼吸道传染病也开始流行,
要如何防治呢?
孩子感冒发烧,要不要去医院?
3个月以上儿童,若精神状态良好,即使体温稍微超过38.5℃,服用退烧药后能缓解,且无其他严重症状,也可先居家观察。同时,如果孩子能吃、能玩、睡眠未受明显影响,说明病情尚不严重。
体温≤38.5℃,或超过38.5℃但服用退烧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后体温可下降,且无明显不适;干咳或少量白痰,无呼吸急促、喘息、胸痛或呼吸困难;发热和咳嗽症状持续≤3天,且未加重的孩子,可暂时居家观察。
但如果孩子高热不退、呼吸急促或精神萎靡,可能提示重症,请立即就医!
孩子发烧了,怎么应对?
退热:体温≥38.5℃时,可选用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注意小儿用药需要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或严格遵医嘱)
补水:少量多次喂温水,既可预防脱水,也为自身抗病提供基础物质支持。
观察:监测血氧饱和度(正常应>95%),若下降需及时就诊。
中医认为,儿童肺脾常不足,易感外邪。在当前季节,推荐以下方法:
1.食疗方(具体辨证需请专业医生判断)
风寒初期
症状:恶寒重、发热轻,鼻塞流清涕等。
食疗方:葱白生姜红糖水(葱白3段+生姜3片+红糖适量,煮水5分钟)
风热初期
症状:发热重、恶寒轻,鼻塞流黄涕等。
食疗方:银花芦根茶(金银花5g+芦根10g,沸水冲泡代茶饮)
2.中医外治法
穴位按摩:清肺经(无名指螺纹面,从指根推向指尖100次)、揉迎香穴。
中药香囊:藿香、苍术、艾叶、薄荷等比例搅碎,装袋佩戴。
泡脚方:紫苏叶10g+荆芥10g,煮水泡脚至微微出汗,注意避免大汗伤津。
3.在医生指导下选用药物
医生会根据孩子的体质特征、具体病情、精神状态、药物特性等,给出最适合的用药建议。
日常如何防护?
日常防护: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注意咳嗽礼仪。
增强体质:中医提倡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可通过佩戴香囊、中药熏蒸、适度户外活动(避免人群聚集)提升免疫力。
中药调理:针对体弱易感儿童,于儿科门诊就诊,量身定制中药汤剂,调理脾胃,四季脾旺不受邪。
节气养生:端午将至,湿热熏蒸明显,可食薏米冬瓜汤祛湿,忌生冷甜腻。
专科简介
儿科多年来采用中医、中西医结合方法诊治小儿常见病、多发病,发展了一批优势病种如慢性咳嗽、反复呼吸道感染、厌食、积滞、疳积、抽动症、多动症、性早熟、矮小症、多汗症、鼾症(腺样体肥大)、过敏性鼻炎、哮喘、湿疹、急慢性鼻窦炎、小儿夜惊(睡眠障碍)、遗尿、惊厥、癫痫、反复腹痛、腹泻、肠系膜淋巴结炎、肥胖、甲状腺功能异常、小儿肾病、肾炎、过敏性紫癜等。
科室开设专病门诊:儿科门诊、儿科咳嗽门诊、抽动症和遗尿门诊、矮小症和性早熟门诊、儿科厌食门诊、腺样体和鼻炎门诊、抽动症和睡眠障碍门诊。
医生名片
胡彬文 科主任 副主任医师
擅长:
中西医结合诊治抽动症、多动症、睡眠障碍、癫痫、矮小症、性早熟等小儿神经发育疾病;慢性咳嗽、过敏性鼻炎、反复呼吸道感染、哮喘;厌食、消化不良、疳积、多汗、遗尿等儿科常见病。
出诊:周一、三、四上午
张蔚 主任医师
擅长: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咳嗽、消化道疾病,小儿哮喘、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小儿腹泻等各种儿科疾病。
出诊:
周一上午,周五下午,周六全天
全燕 主任医师
擅长: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慢性咳嗽、哮喘、过敏性鼻炎等呼吸系统疾病,慢性腹痛、便秘、厌食等常见消化系统疾病,小儿抽动症、遗尿等儿科常见病以及儿童保健。
出诊:
周一、二、四、五、日全天
杨蕾 副主任医师
擅长:
中西医结合治疗多汗症,小儿厌食,疳积,营养不良等脾胃方面的疾病以及咳嗽等呼吸系统常见病。
出诊:
周二至周六全天
梁盈盈 主治医师
擅长: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咳嗽、哮喘等呼吸道疾病及腹泻、厌食等消化道常见疾病。
出诊:
周一、二、四、五、六全天
顾廉洁 住院医师
擅长:
中西医结合诊治小儿发热、咳嗽、反复呼吸道感染、厌食、积滞、多汗症、过敏性鼻炎、湿疹、慢性腹痛等儿科常见病、多发病,
出诊:
周一、三、五、六、日全天
咨询电话:0756-3325008
来源 | 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
初审 | 李蕴淇
审核 | 王军飞
审定 | 陈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