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别总喝热水!这3种“食疗方”,比吃药好得快,还不刺激喉咙
感冒时多喝热水虽能补充水分,但针对不同感冒类型(如风寒、风热)和喉咙不适,搭配针对性食疗方,既能缓解症状、加速恢复,又能避免刺激咽喉黏膜。以下 3 种食疗方均为温和食材搭配,操作简单,尤其适合感冒时喉咙干痛、食欲差的人群,且对肠胃刺激小。
1. 风寒感冒(怕冷、流清涕、喉咙痒):生姜葱白煮水 —— 驱寒暖身,缓解咽痒
风寒感冒多因受凉引起,核心是 散寒解表,生姜和葱白都是经典的温性食材,能帮助身体驱散寒气,且煮水后口感温和,不会像生葱、生姜那样刺激喉咙。
具体做法:
食材:生姜 3-4 片(带皮,驱寒效果更强)、葱白 2 段(取白色根部 + 1 厘米绿色部分,葱须保留更佳)、红糖 1 小块(可选,调味 + 辅助暖身)。步骤:锅中加 300-400 毫升清水,放入生姜、葱白,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 5-8 分钟,最后加入红糖搅拌融化即可。喝法:趁热饮用(别烫嘴),每天 2-3 次,喝完后可盖薄被微微出汗,帮助寒气排出;喉咙痒时,慢慢含服汤汁,能缓解咽喉黏膜的不适感。注意:风热感冒(流脓涕、喉咙痛)别喝,以免加重 上火 症状。2. 风热感冒(喉咙痛、流脓涕、口干):梨 + 川贝 + 冰糖蒸水 —— 润肺止痛,缓解咽干
风热感冒易伴随 肺热,导致喉咙红肿疼痛、口干舌燥,梨能润肺生津,川贝(可选,若没有可用枇杷叶代替)可清热化痰,冰糖温和调味,蒸制后食材软烂、汤汁清甜,对发炎的喉咙完全无刺激,还能补充水分和维生素。
具体做法:
食材:雪梨 1 个(或皇冠梨,水分足)、川贝粉 3 克(或干枇杷叶 5 克,提前洗净去毛)、冰糖 2-3 小块。步骤:梨洗净,从顶部 1/4 处切开(做 盖子),用小勺挖去中间的梨核(别挖穿底部,形成 碗状);往梨芯里放入川贝粉(或枇杷叶碎)、冰糖,盖上梨盖,用牙签固定(防止蒸时移位);把梨放入蒸锅,隔水蒸 20-25 分钟,直到梨肉变软、汤汁渗出,吃梨肉、喝汤汁即可。喝法:每天 1 次,凉至温温后食用,避免过凉刺激喉咙;喉咙痛严重时,可只喝蒸出的汤汁,缓解疼痛效果更直接。注意:风寒感冒(怕冷、无口干)慎吃,梨偏凉,可能加重寒气。3. 感冒伴咳嗽、痰多(无论风寒 / 风热):陈皮萝卜煮水 —— 化痰理气,缓解咳嗽
感冒后期易残留咳嗽、痰多(白痰或黄痰均可),陈皮能理气化痰,萝卜可润肺下气,两者搭配煮水,口感清爽不刺激,还能帮助稀释痰液,让咳嗽更易咳出,尤其适合感冒时没胃口、想喝清淡饮品的人。
具体做法:
食材:陈皮 1 小块(干陈皮需提前用温水泡软,去白瓤,减少苦涩;新鲜橘皮需洗净,焯水去农药残留)、白萝卜 1 段(约 10 厘米,去皮切薄片)、清水 500 毫升。步骤:锅中放清水,加入陈皮、白萝卜片,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 15 分钟,煮至萝卜变软、汤汁有淡淡清香即可(无需加糖,萝卜自带清甜)。喝法:每天 2 次,喝汤汁、吃萝卜片均可;咳嗽时慢慢喝,让汤汁经过喉咙,能暂时缓解咳嗽的痒感;痰多者坚持喝 2-3 天,痰液会明显变稀。注意:萝卜有行气作用,脾胃虚弱、容易胀气的人可少放萝卜,或煮时加 1 颗红枣中和。关键提醒:食疗≠吃药,这 2 种情况必须就医
症状超过 3 天无缓解:若喝食疗方后,感冒症状(如高烧 38.5℃以上、剧烈咳嗽、胸闷、呼吸困难)没减轻,甚至加重,需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尤其老人、小孩、孕妇);区分感冒类型再用方:风寒感冒选生姜葱白水,风热感冒选川贝蒸梨,别 乱喝—— 比如风热感冒喝生姜水,可能让喉咙痛更严重;食疗是 辅助:食疗的作用是缓解症状、补充营养,不能替代药物(如流感需遵医嘱用抗病毒药),感冒期间仍需多休息、少劳累,帮助身体恢复。这 3 种食疗方食材常见、做法简单,感冒时根据自身症状选择,既能缓解喉咙不适,又能让身体更舒服,比单纯喝热水更有针对性,家里有老人小孩的也能放心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