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高发季,医生提醒:这些感冒药千万别乱吃!

天一冷,人就感了。鼻涕倒挂、咳嗽连天,头昏脑胀像断网手机,反应迟半拍。这时候药店一走,架子上感冒药五花八门,有人抓一把就往嘴里送。
可你有没有想过,感冒药真就是随便吃吃就能好?吃错药,轻的白忙活,重的伤身又伤心。这年头,感冒不是病,乱吃药才要命!

感冒这事,听着不起眼,实则花样百出。西医说它是病毒作祟,中医讲它是风寒风热侵体。两边说法不一样,但都认定一点:你这个身体,抵抗力一旦跑偏,感冒就趁虚而入。
可问题不在感冒,而在怎么对付感冒。现在的问题是,感冒药一多,反而乱了阵脚。有人一吃就好,有人越吃越糟,怎么回事?
有个退休老教师,老伴一咳嗽,她就递药,说是邻居吃这个就好,结果一周后住进医院,肝酶飙升。医生都摇头叹气:不是药不管用,是药吃得太随意。
这不是个例,全国每年因为乱吃感冒药引发不良反应的案例不在少数。国家药
监局2024年的一份通报显示,感冒药相关不良反应报告中,超过60%都和联合用药有关!
问题在哪?感冒药里头不是只有退烧止咳。现在的复方感冒药,一粒里头七八种成分,抗病毒的、抑制中枢的、扩张支气管的、抗组胺的……统统装进一颗药丸里。你以为你吃的是感冒药,其实你吃的是一锅药粥。
吃多了,肝脏解毒压力大,肾脏也跟着遭殃。特别是老年人,肝肾功能本来就打折,再加上三高一来,感冒药这口补药,可能直接变成毒药。
中医怎么看?中医讲究辨证论治,风寒感冒用麻黄汤,风热感冒用银翘散,暑湿感冒用藿香正气。
这不是玄学,这是根据你的舌苔颜色、汗出不出、鼻涕稀或粘,分门别类给你对症下药。可现代人图省事,一拿就是复方感冒药,不看寒热虚实,一通乱服,结果寒证吃热药、热证吃寒药,病没好反倒更折腾。身体就像一口锅,火候不对,煮出来的不是汤,是糊锅底。
还记得那年北京冬天,张阿姨感冒了,自己去药店买了两种感冒药,吃了一周不见好,反倒开始心悸、失眠、口干舌燥,后来才知道两种药含有重复成分,剂量翻倍,直接把她送进心内科。
严重吗?当然严重。轻则过敏,重则肝衰竭。你以为是小感冒,结果身体悄悄在抗议。
许多人搞不清一个基本常识:感冒是病毒性自限性疾病,一般7天左右自愈,吃药不是根治,只是缓解。西医药是控制症状的,中医药是调和体质的,关键是你得搞清楚你到底是什么体质、什么症状。现在很多人一咳嗽就想压下去,殊不知很多时候你应该发出来。比如中医讲风寒束表,你不出汗,邪气出不去,越压越重。你吃了退烧药,温度是下来了,但病毒还在体内作妖,烧退一时,病拖三天。
现代人焦虑体质,真不只是心理问题。心理学研究指出,长期焦虑、压力大的人更容易在换季时中招。
为什么?交感神经长期处于兴奋状态,免疫系统就像打了鸡血的保安,分不清敌我,结果一来点病毒,就被打得落花流水。你再吃药压症状,等于给免疫系统再来一脚,恶性循环。
更别提那些感冒还上班的拼命三郎。你以为你在坚持,身体在崩溃。研究表明,感冒时人体反应迟钝、注意力下降,出事故的概率翻倍。这时候你还硬撑,不仅自己遭罪,还可能把病毒传给整办公室。你打着喷嚏开会,别人心里骂你一百遍。
营养学上也有话说:感冒期间,身体对水分、电解质、维生素的需求明显上升。你不喝水、不补维C,光靠药撑着,就像油箱空了还踩油门,迟早熄火。医生说多喝水不是敷衍你,是因为体液循环好,代谢快,病毒排得快。
可偏偏有些人,感冒了不去看医生,也不问中医,就在手机上搜最快感冒药,然后照方抓药。问题是,网上的帖子是给所有人看的,不是给你量身定做的。你是糖尿病体质、肝功能不好,还是高血压人群,那个帖子知道吗?它只知道流量。
还有些人感冒没好,一直吃药,吃到药物依赖。尤其是某些含有中枢兴奋剂成分的感冒药,吃了以后精神一震,但那是假的清醒,是把身体的疲惫感压下去,代价是神经系统被强行拉高。长期吃,睡眠紊乱、情绪不稳、胃口变差,一连串问题就来了。
中医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你感冒容易,说明你正气虚。这正气不是靠补药补的,是靠作息规律、饮食清淡、情绪稳定养出来的。老一辈人讲春捂秋冻,那是真理。
不是一冷就穿羽绒服,一热就吹空调。身体缺乏锻炼,免疫系统像纸糊的,一点风就破。
从社会角度看,感冒药滥用问题背后还有个信任危机。很多人不信医生,不信中医,只信广告、网红、邻居经验。吃药变成听谁说得响亮,而不是谁说得专业。这不是信息爆炸的错,而是我们筛选信息能力跟不上。
还有文化误区。很多年轻人觉得生病就得吃药,不吃药就不安心。其实很多时候身体需要的是休息、补水、营养,而不是那一堆药片。药是手段,不是万能钥匙。你感冒了,先观察症状,再找专业医生判断,千万别自己给自己开药方。
也别小看心理暗示。研究显示,人在相信药有效时,身体会产生安慰剂反应,症状缓解得更快。这说明,信任与情绪,是治疗的一部分。你天天担心药没用,身体自然跟着抗拒。反而是心态平和的人,恢复更快。
感冒药不是万能钥匙,更不是护身符。它就像工具箱里的螺丝刀,用得对,修好机器;用错了,直接拧坏螺丝。吃药之前,请先搞清楚你面对的是什么感冒。是风寒还是风热?是病毒还是细菌?是你身体虚了,还是环境太脏?别再迷信一粒见效,也别再自己当医生。
最后说句掏心窝子的话:别再拿身体开玩笑了。你的一次将就,可能是身体的一次抗议。别用屁股决定吃药的方式,拿命去赌可能有效。感冒看似小事,把握不好,后患无穷。吃药前,先想清楚:你吃的是药,还是负担?
如果你读到这儿,说明你对自己身体还算有点上心那我再多说一句,别抠门。身体是你自己的,钱是赚不完的,命只有一条。别再乱吃药,也别再拖着不治。学会听身体的话,比听谁说都靠谱。
觉得这篇文章有点意思?给个点赞、转发一下,让更多人不再乱吃感冒药。评论区聊聊你吃错药的翻车经历,别让别人的教训白白发生。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2024)》[R]. 2025.
[2]刘志红,张晓燕,邓婧,等. 风寒与风热感冒的中医辨证及现代研究进展[J]. 中国中医急症,2025,34(05):821-825.
[3]李春峰,王海涛. 感冒药滥用现状及用药安全建议[J]. 医药导报,2024,43(07):913-918.
声明: 本文内容基于权威医学资料及临床常识,同时结合作者个人理解与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虚构或情境模拟,旨在帮助读者更好理解相关健康科普知识。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专业医生诊断与治疗,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