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科 > 感冒选中成药不踩坑!分清3类感冒,3分钟找到对症药,药店都能买

感冒选中成药不踩坑!分清3类感冒,3分钟找到对症药,药店都能买

admin1个月前 (10-24)皮肤科18

感冒虽不是大病,但鼻塞到没法呼吸、喉咙痛得咽不下饭、咳嗽到半夜醒的滋味,谁犯谁知道。去药店一看,中成药货架摆得满满当当,感冒清热颗粒、板蓝根、藿香正气水……到底该拿哪瓶?其实关键就一招:先分清自己是哪种感冒,再选药。中医把感冒主要分成风寒风热暑湿三类,症状、用药完全不同,搞错了不仅没用,还可能加重不适。今天就用大白话拆解这三类感冒,教你看症状选对药,还有避坑技巧,在家就能轻松应对。

一、先搞懂:为啥感冒要分类型?选错药后果真不小

很多人感冒了随便抓一瓶中成药就吃,比如流清鼻涕却喝板蓝根,结果越喝越怕冷;夏天恶心腹泻却吃感冒清热颗粒,反而拉得更厉害。这不是药没用,是没对症——

中医认为,感冒是外邪侵袭导致的,不同季节、不同体质,感染的邪不一样:秋冬冷,容易受风寒;春夏热,容易遭风热;夏天又热又潮,就容易染暑湿。这三种邪引发的症状不同,调理思路也不同:风寒要散寒,风热要清热,暑湿要祛湿。就像夏天穿棉袄、冬天穿短袖一样,药不对症,自然没效果,还可能让身体更不舒服。

比如有人风寒感冒(怕冷、流清涕)却吃了治风热的板蓝根,板蓝根性寒,会让体内的寒气更重,可能导致感冒拖更久;还有人夏天暑湿感冒(又吐又拉)却吃了治风寒的感冒清热颗粒,颗粒偏温性,会加重体内的湿气,腹泻更严重。所以,选药前先对号入座,比啥都重要。

二、3类感冒对号入座:看2个关键症状,10秒辨类型

不用记复杂的中医术语,只要抓住每个类型的核心症状,普通人也能快速判断自己是哪种感冒。

1. 风寒感冒:怕冷为主,流清鼻涕,秋冬最常见

- 核心症状:怕冷明显(穿再多衣服、盖被子也觉得冷),发热轻(可能有点低烧,不会高烧),无汗,流清鼻涕(像清水一样,不是黄稠的),咳嗽时痰是白色的、很稀,喉咙不疼但可能有点痒,口不渴(不想喝水,或者只想喝温水),还可能伴全身酸痛、头痛。

- 常见场景:冬天出门没戴围巾,风吹到脖子后着凉;秋天淋了小雨,回来就开始怕冷、鼻塞;空调房温度开太低,待久了开始流清涕。

- 简单判断口诀:清涕、怕冷、不口渴,风寒没跑了。

2. 风热感冒:发热为主,喉咙痛,春夏易中招

- 核心症状:发热重(体温可能到38℃以上,觉得浑身热),怕冷轻(穿正常衣服就不觉得冷,甚至想脱衣服),有汗但体温降不下来,流黄稠鼻涕(像脓一样,颜色发黄、发绿),喉咙红肿疼痛(咽口水都疼,甚至说话声音变哑),咳嗽时痰是黄色的、很黏稠,口干舌燥(总想喝水,尤其想喝凉水),还可能伴头胀痛、眼睛发红。

- 常见场景:春天天气忽冷忽热,穿多了出汗后又着凉;夏天在闷热的地铁、商场待久了,回来就喉咙疼、发高烧;孩子跑跳出汗后吹了风,开始又热又咳。

- 简单判断口诀:黄涕、咽痛、老口渴,风热没跑了。

3. 暑湿感冒:又吐又累,夏天专属热伤风

- 核心症状:没有明显的怕冷或发热,主要是头晕头重(像头上裹了块湿毛巾,昏昏沉沉),身体没力气(不想动,动一下就累),胸闷(觉得胸口发堵,喘不过气),还会有消化道症状——恶心、想吐,甚至腹泻(拉的大便稀溏,不是水样),食欲不振(不想吃饭,吃一点就饱),可能流点浊鼻涕(不是清的也不是黄稠的,有点浑浊),口干但不想喝太多水。

- 常见场景:夏天在室外暴晒后,马上进空调房;吃了太多冰西瓜、冰饮料,又吹了风;去南方潮湿的地方出差,回来就又吐又拉。

- 简单判断口诀:夏日常头晕,又吐又腹泻,暑湿没跑了。

三、对症选药:3类感冒的明星中成药,药店都能买到

每种感冒都有对应的常用药,这些药不仅效果好,还容易买到,记住它们的适用场景,不用再对着货架发呆。

1. 风寒感冒:3种药,按症状轻重选

(1)感冒清热颗粒:风寒初期万能药,全家都能用

- 适合情况:风寒感冒刚发作时,比如早上起来发现流清涕、有点怕冷、头轻微疼,没有其他严重症状,用它最适合。

- 为啥管用:里面的荆芥穗、防风能直接驱散风寒,柴胡、葛根能缓解全身酸痛,杏仁、桔梗还能治早期的轻咳嗽。就像给身体披了件保暖衣,把刚入侵的寒气赶出去。

- 注意:别被名字里的清热误导!它是专门治风寒的,风热感冒(喉咙痛、黄涕)绝对不能用,不然会加重症状。

(2)风寒感冒颗粒:症状重、浑身疼,选它更对症

- 适合情况:风寒感冒症状比较严重,比如浑身酸痛得下不了床、一点汗都没有、怕冷特别明显,普通颗粒压不住时用它。

- 为啥管用:里面的麻黄、桂枝都是强力散寒药,发汗效果比感冒清热颗粒强,能更快缓解严重的酸痛和怕冷。就像给身体开了个小窗户,通过轻微发汗把寒气排出去。

- 注意:因为发汗力强,吃完后别出门吹风,最好喝杯热水盖被子捂一会儿,让身体微微出汗就行,别出大汗(容易脱水)。

(3)荆防颗粒:风寒夹湿,头重身沉,它最擅长

- 适合情况:风寒感冒时,除了流清涕、怕冷,还觉得头重、身体发沉(像灌了铅),关节有点酸,这是风寒夹湿,用它最合适。

- 为啥管用:源自经典的荆防败毒散,除了荆芥、防风散寒,还有羌活、独活能祛湿,专门针对又寒又湿的情况。就像给身体除了寒,又擦了汗,又暖又干爽。

- 注意:适合潮湿地区的风寒感冒,比如南方冬天的湿冷感冒,北方干燥地区的风寒用感冒清热颗粒就够了。

2. 风热感冒:3种药,按热象选

(1)板蓝根颗粒:喉咙痛为主,初期用它

- 适合情况:风热感冒刚发作,其他症状不明显,就只有喉咙疼(咽口水疼),或者有点轻微的黄鼻涕,用它最直接。

- 为啥管用:板蓝根性寒,专门清热解毒、凉血利咽,就像给喉咙浇了杯凉水,快速缓解红肿疼痛。它药性单一,针对喉咙痛的效果特别突出。

- 注意:别把它当预防药!没感冒时喝板蓝根没用,还可能因为性寒伤脾胃,导致拉肚子;风寒感冒(怕冷、清涕)也不能用,会让寒气更重。

(2)银翘解毒片:症状全面,发热、咳嗽都能治

- 适合情况:风热感冒症状比较全,比如又发热、又头痛、又咳嗽、喉咙还疼,没有特别突出的某个症状,用它最百搭。

- 为啥管用:源自经典的银翘散,金银花、连翘能清热,薄荷、荆芥穗能散热,还有止咳的成分,相当于一站式解决风热感冒的多种症状,就像给身体全面降温。

- 注意:它是片剂,吞咽困难的人可以选同成分的银翘解毒颗粒(冲饮),效果一样,只是剂型不同。

(3)双黄连口服液:热象重、发高烧,选它更有力

- 适合情况:风热感冒症状严重,比如发高烧(38.5℃以上)、喉咙痛得说不出话、咳嗽时痰特别黄稠,普通药压不住时用它。

- 为啥管用:里面的金银花、黄芩、连翘都是强力清热药,抗菌抗病毒效果比前两种强,能快速压制严重的热象,就像给身体下了场及时雨,快速退烧、止痛。

- 注意:药性偏寒,脾胃弱的人(平时容易拉肚子)吃完可能会有点腹胀,饭后吃能减轻不适;退烧后如果还有轻微咳嗽,就别再吃了,换成温和的止咳药。

3. 暑湿感冒:只认藿香正气,但要选对剂型

- 适合情况:夏天出现头晕头重、恶心呕吐、腹泻,不管有没有鼻塞,只要是暑湿症状,用它准没错,是夏天感冒的王牌药。

- 为啥管用:藿香能芳香化湿,解决头晕、没力气;紫苏、白芷能散暑气;半夏、陈皮能止吐、治腹泻,相当于又祛湿又止吐,专门针对夏天的湿邪。

- 关键提醒:选对剂型,避开酒精坑

- 开车、要喝酒、对酒精过敏的人,别买藿香正气水(含酒精,喝了不能开车,还可能和酒起反应),选藿香正气口服液或藿香正气胶囊(不含酒精,更安全);

- 小孩、老人脾胃弱,建议选口服液(更容易吸收,对肠胃刺激小),胶囊可能有点难吞咽。

四、避坑指南:5个常见错误,90%的人都犯过

选对药很重要,避开错误用法更重要,这些坑一定要记牢,不然药白吃还伤身体。

1. 别把风寒风热搞反:最常见的错,后果最明显

比如流清鼻涕、怕冷,却吃了板蓝根(治风热),会让体内寒气更重,感冒拖1-2周都不好;喉咙痛、黄涕,却吃了感冒清热颗粒(治风寒),会让热象更严重,可能从喉咙痛发展成扁桃体发炎。记住:清涕怕冷用风寒药,黄涕咽痛用风热药,别搞反。

2. 别把感冒和流感混为一谈:中成药治不了流感

普通感冒症状轻(主要是鼻塞、流涕、轻咳),用中成药能缓解;但流感是病毒引起的,症状重(突然高烧39℃以上、浑身酸痛、乏力),单靠中成药没用,得及时去医院,在医生指导下用抗病毒药(比如奥司他韦),不然可能引发肺炎等并发症。简单判断:普通感冒慢慢重,流感突然高烧疼,别耽误。

3. 别过量吃、混合吃:中成药也有副作用

有人觉得多吃点好得快,比如一次吃两袋感冒清热颗粒,或者同时吃银翘解毒片和双黄连口服液——其实中成药也有副作用,过量可能伤肝伤肾,混合吃还可能让药性冲突(比如两种寒性药一起吃,会拉肚子)。按说明书吃,一次只吃一种药,别贪多。

4. 别忽视特殊人群:老人、小孩、孕妇要谨慎

- 小孩肝肾功能没发育好,选药要选儿童专用剂型(比如小儿感冒颗粒),别直接吃成人药(剂量不好控制,容易过量);

- 孕妇、哺乳期妈妈,不管哪种感冒,都别自己买药吃,先去医院问医生,避免药物影响胎儿或宝宝;

- 有高血压、糖尿病、肾病的老人,吃药前一定要看说明书,或咨询药师,比如感冒清热颗粒含糖,糖尿病人要选无糖型。

5. 别硬扛:3天没好,一定要去医院

不管哪种感冒,如果吃了3天药,症状没减轻反而加重(比如发烧超过3天不退、咳嗽带痰带血、呼吸困难),或者出现新症状(比如胸痛、声音嘶哑、耳朵疼),别再硬扛,赶紧去医院——可能不是普通感冒,而是支气管炎、肺炎等,得靠专业治疗。

五、感冒期间养得好:3个小技巧,好得更快

选对药的同时,配合正确的护理,感冒能少遭罪、好得快,这些细节别忽略:

1. 喝对水:不同感冒喝不同水,比吃药还管用

- 风寒感冒:喝生姜红糖水(生姜3片+红糖适量,煮5分钟),能散寒暖身,喝完盖被子微微出汗,寒气排得快;

- 风热感冒:喝菊花金银花茶(菊花、金银花各5克,泡水),能清热利咽,缓解喉咙痛,别喝太浓,以免伤脾胃;

- 暑湿感冒:喝藿香佩兰茶(藿香、佩兰各3克,泡水),能祛湿解暑,缓解头晕恶心,比喝冰水管用多了。

2. 吃对饭:清淡不油腻,别补过头

感冒时肠胃功能弱,别吃大鱼大肉、辛辣刺激的食物(比如火锅、烧烤),不然会加重肠胃负担,可能引发呕吐;也别完全不吃东西,选清淡易消化的,比如小米粥、蔬菜面、蒸鸡蛋,保证营养才能让身体有力量对抗病毒。

3. 别熬夜、别吹风:让身体专心抗邪

感冒时身体在打仗(对抗外邪),熬夜会让免疫力下降,仗打不赢,感冒就拖得久;出门吹风会让新的寒气/热气入侵,加重症状。最好在家休息,保证7-8小时睡眠,出门戴口罩、戴帽子,别让头和脖子受凉。

感冒选中成药,其实没那么难,记住先辨类型,再选药:风寒看清涕怕冷,风热看黄涕咽痛,暑湿看夏日常头晕腹泻,对应选药,再配合护理,很快就能好。但要注意,中成药主要缓解普通感冒症状,如果是流感、或者症状严重,一定要及时就医,别耽误病情。上头条 聊热点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xiaobingzhong.com/?id=51403

“感冒选中成药不踩坑!分清3类感冒,3分钟找到对症药,药店都能买” 的相关文章

脱发的人必看:老中医讲解脱发的分型和治疗方法,内附食疗方法

脱发的人必看:老中医讲解脱发的分型和治疗方法,内附食疗方法

最近后台咨询脱发的粉丝比较多,今天我们就从中医角度,来讲一讲脱发的辨证和治疗方法。 脱发从西医来讲分为脂溢性脱发、斑秃、男性脱发,发为血之余,肝肾同源,肾其华在发,所以中医...

【医学小常识】生活中哪些行为会加重脱发?

【医学小常识】生活中哪些行为会加重脱发?

本期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 杨碧莲 为什么以前的人脱发没有那么早,现在的人20岁出头就脱发严重了呢?有确切证据表明,脱发年轻化与以下行为有极大的关系。 1...

女生爱掉头发的五个原因,来看看你中了几个

女生爱掉头发的五个原因,来看看你中了几个

在现代都市生活中,女性朋友们常常面临各种各样的生活压力,包括工作、学业、家庭等,这些压力可能会导致头发掉落的问题。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头发掉落的原因以及如何应对,我们将通过一个真实的故事来...

每天脱发多少是正常?你的脱发属于哪种类型?医学漫画告诉你

每天脱发多少是正常?你的脱发属于哪种类型?医学漫画告诉你

很多人都为脱发而烦恼,你知道自己为什么脱发吗?脱发有哪几种类型?该如何应对?问上医用美国家庭医生的智库为大家介绍。 好好的怎么duang的一下,就开始脱发了...

脱发的三种类型,看看你是哪一种?#干货分享

脱发的三种类型,看看你是哪一种?#干货分享

脱发的三种类型,看看你是哪一种? 奚丹,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皮肤科主任。 脱发有三种类型,看看你是哪一种?这条视频比较长,我分两段来说。 ·第一种就是生理性脱发。我们知...

十五六岁就开始脱发?感觉“秃”然很慌张

十五六岁就开始脱发?感觉“秃”然很慌张

IT行业容易脱发?90后成为脱发人群主力?种头发越来越贵?......不知从何时开始,年轻人对头发的关注度,持续增高。记者走访中发现,脱发已经成为年轻人茶余饭后躲不开的话题。 无所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