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中成药治感冒,很管用,还很安全,风寒感冒的“克星”
秋冬季节,天气转凉,一不小心就可能被感冒盯上。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感冒中的一种——风寒感冒,以及专门对付它的中成药通宣理肺丸。
通宣理肺丸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中成药,由多种天然草药配制而成,不含西药成分,以其确切的疗效赢得了广泛的信赖。市面上常见的有丸剂、浓缩丸、口服液等多种形式,方便不同人群选择。

值得一提的是,中医看待感冒的角度与西医有所不同。西医更关注病毒或细菌感染,治疗上侧重于缓解发热、鼻塞等症状。而中医则认为,感冒是人体的正气与外界的邪气如风、寒、湿、热等在体内斗争的结果。
风寒感冒,顾名思义,就是身体被风寒这两种邪气侵袭了。想象一下,一个人在寒冷的天气里,衣服穿少了,或者被冷风直吹,寒气就会像无形的冰块一样,侵入身体,导致毛孔闭塞,气血运行不畅。这时候,身体的正气奋起反抗,就表现出一系列症状。
所以,中医治疗风寒感冒的思路不是简单地对抗病毒,而是扶正祛邪,通过调理身体的状态,帮助身体把入侵的寒气赶出去。通宣理肺丸正是为这一类特定的人群设计的。
通宣理肺丸的主要成分包括:紫苏叶、前胡、桔梗、苦杏仁、麻黄、甘草、陈皮、半夏(制)、茯苓、枳壳(炒)、黄芩。
这个方子配伍非常精妙,我们来看看它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当我们在名字里看到宣和肺两个字,就能立刻联想到它的核心功效——宣发肺气。肺主呼吸,主皮毛,是身体抵御外邪的第一道防线。风寒束肺,就像给肺盖了一层盖子,呼吸不畅。
• 紫苏叶、麻黄:这两味药是方中的先锋。紫苏叶能发散风寒,让身体微微出汗,把体表的寒气带出去。麻黄更是发汗解表的猛将,能强力打开毛孔,驱散寒气,并能平喘,让呼吸更顺畅。
• 前胡、桔梗、苦杏仁:这三味药是化痰止咳的主力军。前胡和桔梗能宣肺、化痰、利咽,帮助把喉咙里的痰咳出来。苦杏仁则能降气止咳平喘,针对风寒感冒常见的咳嗽、气喘症状。
• 陈皮、半夏、茯苓:这是中医里著名的二陈汤的核心部分,是燥湿化痰的经典组合。风寒感冒常常伴有白色稀痰,这三味药能有效化解体内的湿气和痰浊。
• 枳壳:能理气宽中,帮助恢复肺部的气机正常运行,让呼吸更舒展。
• 黄芩:在这里是一个预防哨。风寒入里,有时会化热,黄芩的苦寒之性可以提前清解可能出现的肺热,防止病情加重。
• 甘草:既能益气和中,调和脾胃,又能润肺止咳,还能调和方中所有药材的药性。
通宣理肺丸解表散寒,宣肺止嗽,是治疗风寒感冒的代表性中成药。它能从根源上帮助身体驱散寒气,恢复肺部的正常功能,从而有效缓解症状,加速康复。
虽然中医不分病毒性感冒或细菌性感冒,但从症状上看,如果您在感冒初期,表现为怕冷明显、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等,那么使用通宣理肺丸就非常对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