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科 > 10种常用中成药:对症缓解不适,药理作用与适用指南

10种常用中成药:对症缓解不适,药理作用与适用指南

admin1天前皮肤科2

在中医调理体系中,血府逐瘀丸、生脉饮等10种中成药,分别针对血瘀、气阴两虚、肺肾不足等不同证型,覆盖心脑血管、呼吸、消化、泌尿等多个系统的不适症状。它们的核心价值在于辨证对应病机——通过精准作用于特定脏腑或病理状态(如活血祛瘀、益气固表、温补肾阳),缓解症状的同时改善身体内环境。但需明确,这些药物并非通用保健药,需结合具体症状与证型选择,避免因不对证导致药效不佳或引发新不适。

一、先明逻辑:为何不同中成药对应不同症状?

这10种中成药的功效的核心逻辑,围绕中医辨证论治展开,每种药物均针对特定病机-脏腑组合:

1. 调理气血类:如血府逐瘀丸(血瘀)、生脉饮(气阴两虚),针对气血运行异常或不足,改善心脑血管、全身机能相关症状;

2. 固表补肾类:如玉屏风颗粒(气虚表虚)、百令胶囊(肺肾两虚),聚焦防御功能减弱或脏腑精气亏损,缓解免疫、呼吸相关问题;

3. 补肾阴阳类:如桂附地黄丸(肾阳不足)、左归丸(肝肾阴虚),区分肾阴、肾阳的不同亏虚,针对性改善生殖、泌尿、骨骼相关症状;

4. 健脾益气类:如补中益气丸(脾胃虚弱、中气下陷),针对脾胃功能减退或气机下陷,解决消化、器官脱垂等问题。

不同药物的组方与药理作用,均围绕对应病机设计,决定了其适用症状的特异性。

二、对症选择:10种中成药的适用症状与药理作用

1. 血府逐瘀丸:血瘀所致胸痹、头痛的活血药

核心针对:胸中血府血瘀证

适用症状:

- 心脑血管症状:胸痹(胸部刺痛、固定不移)、胸闷不适,头痛日久(痛如针刺、有定处);

- 全身症状:内热烦闷、心悸失眠、急躁易怒、气短,女性可能伴随经期腹痛(经血有块)。

药理作用:抗心肌缺血、改善心功能,抑制血小板聚集以减少血栓形成,同时改善微循环、调节血脂,从多维度缓解血瘀状态。

注意:有出血倾向者(如牙龈出血、凝血异常)禁用;孕妇慎用,避免活血作用影响胎儿。

2. 生脉饮:气阴两虚所致乏力、心悸的补益气阴药

核心针对:气阴两虚证

适用症状:

- 全身症状:胸痛胸闷、心悸气短(活动后加重)、头晕乏力、肢体倦怠;

- 津液不足症状:汗多口渴、咽干舌燥,部分人伴随夜寐不安、多梦、健忘。

药理作用:抗心肌缺血以保护心脏,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同时通过抗氧化减少细胞损伤,改善学习记忆能力,适合气阴不足导致的多系统不适。

注意:感冒发热者慎用;湿热内盛者(口苦、大便黏滞)禁用,避免补而助湿。

3. 玉屏风颗粒:气虚表虚所致自汗、过敏的固表药

核心针对:气虚表虚证

适用症状:

- 典型症状:自汗(无明显活动也出汗,遇风更甚)、恶风、气短、神疲乏力;

- 延伸症状:缓解过敏性鼻炎鼻痒、鼻塞、打喷嚏)、荨麻疹(风团、瘙痒)、支气管哮喘(气短、喘息)等免疫相关不适。

药理作用:改善免疫失衡状态,增强机体防御能力,同时抗炎、抗过敏,减少过敏反应对组织的损伤,从根本上缓解表虚相关症状。

注意:阴虚盗汗者(夜间出汗、醒后汗止)禁用;服药期间避免生冷、油腻食物,以免损伤正气。

4. 百令胶囊:肺肾两虚所致咳喘、腰酸的补肺肾药

核心针对:肺肾两虚证

适用症状:

- 肺部症状:咳嗽、气喘(活动后加重)、咯血(少量、色淡);

- 肾脏症状:腰背酸痛、自汗或盗汗、面目虚浮、夜尿清长,同时伴随气短乏力。

药理作用:改善肺功能,减轻肺部损伤,同时保护肾功能,减少肾损伤相关指标异常,通过补肺肾精气,缓解呼吸与泌尿生殖系统的虚损症状。

注意:感冒发热者慎用;湿热壅盛者(口苦、小便黄赤)禁用,避免滋腻碍湿。

5. 桂附地黄丸:肾阳不足所致畏寒、水肿的温阳药

核心针对:肾阳不足证

适用症状:

- 寒症表现:腰膝酸冷、畏寒怕冷、四肢欠温、少气乏力;

- 水湿代谢异常:肢体浮肿、小便不利(尿量少)或反多(夜尿频繁),部分人伴随痰饮喘咳、消渴(多饮多尿)。

药理作用:抗缺氧以改善组织供氧,保护肾功能,同时抗肺纤维化、降血糖,促进骨髓干细胞增殖,从多方面改善肾阳不足导致的机能减退。

注意:阴虚火旺者(潮热、盗汗、口干)禁用;服药期间忌生冷食物,以免抵消温阳效果。

6. 归芍地黄丸:肝肾两亏、阴虚血少所致头晕的滋阴养血药

核心针对:肝肾两亏、阴虚血少证

适用症状:

-肝肾阴虚症状:头晕目眩、耳鸣咽干、耳聋、午后潮热(下午发热、夜间减轻);

-血虚症状:腰腿酸痛、足跟疼痛、周身乏力,女性可能伴随月经失调(量少、色淡)。

药理作用:保护肝脏,减少肝细胞损伤,同时增强免疫功能、降低血压,抑制平滑肌收缩,缓解肝肾亏虚导致的代谢与循环异常。

注意:感冒发热者慎用;脾胃虚寒者(吃生冷腹泻)禁用,避免药性寒凉加重不适。

7.济生肾气丸:肾阳不足、水湿内停所致水肿的温阳利水药

核心针对:肾阳不足、水湿内停证

适用症状:

- 水肿表现:面浮身肿(按压凹陷)、心悸气促、畏寒神疲;

- 泌尿与呼吸症状:腰部酸胀、小便不利、夜尿频多,或喘促日久(呼多吸少、动则喘甚)、咳嗽时轻时重。

药理作用:减少尿蛋白排泄,降低血尿酸与血清肌酐、尿素氮水平(保护肾功能),同时抑制膀胱收缩,改善水湿内停导致的泌尿与呼吸功能异常。

注意:阴虚火旺者禁用;服药期间宜低盐饮食,避免加重水湿潴留。

8. 补中益气丸: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所致乏力、脱垂的升阳药

核心针对:脾胃虚弱、中气下陷证

适用症状:

- 脾胃虚弱:体倦乏力、食少腹胀、便溏久泻(大便不成形)、脘腹胀闷、消化不良面色萎黄

- 中气下陷:肛门下坠或脱肛子宫脱垂、白带增多,部分人伴随心悸气短、低血压、头晕。

药理作用:调节胃肠运动,促进消化液分泌与小肠吸收,抗胃溃疡以保护胃黏膜,同时增强免疫功能、抗肿瘤,改善脾胃虚弱导致的营养吸收与机能减退。

注意:感冒发热者禁用;湿热内盛者(口苦、大便黏滞)慎用,避免补而壅滞。

9. 左归丸:肝肾不足、阴虚所致腰酸、盗汗的滋阴药

核心针对:肝肾不足、阴虚证

适用症状:

- 阴虚症状:头晕目眩、腰酸膝软(久坐后加重)、盗汗(夜间出汗)、口燥舌干;

- 机能减退:神疲乏力、耳鸣、健忘,部分人伴随遗精(非频繁性)。

药理作用: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改善阴虚导致的机能紊乱,同时抗骨质疏松、抗老年痴呆、抗流感病毒,保护肺部免受损伤,全面改善肝肾阴虚状态。

注意:阳虚者(畏寒怕冷)禁用;服药期间忌辛辣、油腻食物,以免耗伤阴液。

10.右归丸:肾阳不足、命门火衰所致畏寒、便溏的填精温阳药

核心针对: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证

适用症状:

- 重度阳虚:腰膝酸冷、下肢痿软、精神不振、怯寒畏冷、四肢欠温、少气乏力;

- 消化与泌尿:大便溏薄(稀不成形)、脐腹作痛(热敷后缓解)、肠鸣即泻、尿频而清(尿量多、色淡)、面色苍白。

药理作用:促进造血功能,改善贫血状态,同时抗衰老、保护肝脏,调节代谢紊乱,通过温补肾阳、填精益髓,缓解命门火衰导致的严重机能减退。

注意:阴虚火旺者禁用;服药期间避免生冷、寒凉食物,以免损伤阳气。

三、4个关键注意事项:规范用药不踩坑

1. 必须辨证:忌对症状不对证

同一症状可能对应不同证型,盲目用药易出错:

- 如水肿,肾阳不足者需用济生肾气丸(温阳利水),湿热壅盛者需用清热利湿药,若用左归丸(滋阴)会加重水湿;

- 如盗汗,气虚表虚者需用玉屏风颗粒(固表),阴虚者需用左归丸(滋阴),若用桂附地黄丸(温阳)会加重阴虚火旺。

服用前需明确自身证型(如是否畏寒、有无口干、舌苔脉象),或经中医师辨证后再用药。

2. 不替代基础治疗:避免延误器质性疾病

中成药仅为对症调理,不可替代器质性疾病的治疗:

- 如冠心病导致的胸痹,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心肌缺血药物,血府逐瘀丸仅可辅助;

- 如慢性肾病导致的腰酸、夜尿多,需优先治疗肾病,百令胶囊、济生肾气丸不可替代护肾主药。

若症状持续超过1个月,或伴随体重骤降、剧烈疼痛等异常,需立即就医排查原发病。

3. 控制疗程:忌长期盲目服用

中成药适合短期调理,通常连续服用1-2周后评估效果:

- 若症状改善(如畏寒缓解、水肿减轻、食欲恢复),可在医生指导下减量或停药,改为饮食、生活方式调整巩固;

- 若服用2周后症状无改善,或出现新不适(如上火、腹泻),需停药复诊,排查是否辨证错误或合并其他问题。

尤其温阳、滋补类药物(如桂附地黄丸、左归丸),长期服用易导致身体失衡,需中病即止。

4. 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告知医生所有用药

若正在服用其他药物(如西药降压、降糖药,或其他中药),需提前告知医生:

- 如服用降糖药的糖尿病患者,同时用桂附地黄丸需监测血糖,避免血糖过低;

- 如服用抗凝血药的人群,用血府逐瘀丸需咨询医生,避免加重出血风险;

- 如服用感冒药期间,需暂停滋补类中成药(如右归丸、补中益气丸),避免闭门留寇。

四、避免3个认知误区

1. 中成药温和,吃错也没事:错!如用左归丸(滋阴)治阳虚畏寒,会加重怕冷;用济生肾气丸(温阳)治阴虚盗汗,会导致口干、失眠,需严格辨证;

2. 症状消失就停药,不用管疗程:错!如中气下陷导致的脱肛,补中益气丸需按疗程服用以巩固升阳效果,症状缓解后立即停药易复发;

3. 多种药一起吃,调理更全面:错!如桂附地黄丸(温阳)+左归丸(滋阴)联用,会相互抵消药效;血府逐瘀丸(活血)+补中益气丸(补气)联用,可能导致气盛动血,增加出血风险。

五、辅助措施:生活方式配合,提升调理效果

1. 饮食调整:按证型选食物,辅助药效

- 温阳类(桂附地黄丸、右归丸):多吃羊肉、生姜核桃等温热食物,忌生冷;

- 滋阴类(左归丸、归芍地黄丸):多吃梨、银耳、百合等滋阴食物,忌辛辣;

- 补气类(生脉饮、玉屏风颗粒):多吃山药、小米粥、鸡肉等补气食物,忌油腻。

2. 习惯改善:贴合药物功效,减少损耗

- 温阳药:避免熬夜(熬夜伤阳),注意保暖(尤其腰腹、手脚);

- 滋阴药:避免过度劳累、暴晒(耗伤阴液),保持规律作息;

- 活血药:避免久坐(影响血液循环),适当散步促进气血运行。

这10种中成药为不同证型的调理提供了精准选择,但核心在于对症与规范。若服药期间出现症状加重、过敏反应(皮疹、瘙痒)或新的严重不适,需立即停药并就医。调理身体是药物+生活方式的长期过程,只有两者结合,才能真正改善身体内环境,缓解不适症状。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xiaobingzhong.com/?id=51590

“10种常用中成药:对症缓解不适,药理作用与适用指南” 的相关文章

常掉头发?白头发变多?可能是缺乏这3种营养物质

常掉头发?白头发变多?可能是缺乏这3种营养物质

对于我们的中老年人来说,特别对于我们女性来说,也是一个非常多的重要的一种疾病,那就是经常的掉头发,你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还会产生白头发比较多的,这样的因素呢?有可能是我们的身体当中缺...

与“脱发”说拜拜

与“脱发”说拜拜

与脱发说拜拜 正常人每天掉发在一百根左右,这种情况是不需要过度担心的。如果持续2-3个月持续出现掉发过多,就需要引起注意了,那么脱发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如何改善脱发呢? 引起...

我国大约2.5亿人正遭受脱发的困扰脱发尚无法根治

我国大约2.5亿人正遭受脱发的困扰脱发尚无法根治

来源:光明日报 我国大约2.5亿人正遭受脱发的困扰,包括雄激素性秃发、休止期脱发、斑秃等等—— 头发的求救信号,你接收到了吗? 【更美更健康】 头发和头皮会生...

二十几岁为何会脱发?

二十几岁为何会脱发?

读者董女士问:我今年24岁,长期伏案工作,两三年前开始脱发,轻轻一摸头发就会掉一撮。我的头皮很干,不出油,也不太痒。请问这是什么类型的脱发?该如何治疗?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皮肤...

脱发严重!妙招,告诉你如何让头发长得又快又好

脱发严重!妙招,告诉你如何让头发长得又快又好

很多人脱发严重,经常寻找有没有方法能够让头发长得又快又好。今天我们就来讲讲脱发后让头发快速生长的方法,大家不妨试试,也许很快就能止脱生发呢? 笔者身边有很多...

“医圣”张仲景千年前治脱方,仅6味药,帮你化解淤堵,治疗脱发

“医圣”张仲景千年前治脱方,仅6味药,帮你化解淤堵,治疗脱发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大,脱发问题越来越普遍。许多人都认为脱发与遗传、压力大、生活作息、年龄等因素有关,但实际上,脱发问题与血液淤堵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有这么一位患者,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