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夜听】头发的疾病,源自哪儿?
头发的功能:
1、生理功能
头发能够保护头皮,减少和避免外来的机械性(如摔、碰、砸、打)和化学性(如酸、碱等)损伤,缓冲对头部的伤害;阻止或减轻紫外线对头皮和头皮内组织器官的损伤;冬季保暖、夏季散热;经过头皮将有害重金属元素(如汞、砷等)排出体外;为皮脂腺和汗腺的分泌物提供出路;另外,头发不易腐烂,可长期保存。
2、修饰功能
一头浓密的头发给人健康和活力的良好印象。女士长发低垂,传达一种温婉;短发收束,表现一种干练和俊爽。男士修饰得恰到好处的一头浓发,显得神采飞扬。
3、代表某种意义
传统文化中,头发代表着一种礼仪,是礼貌、文明的象征。在刑法刚刚设立的时候,髡刑是最严厉的刑罚之一,就是剃光犯人的头发。古语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损伤。剃光犯人的头发,就是警戒和提醒犯人,你是一个不行孝道的人,现在头发没了,在牢里好好呆着思过,改正了错误,长出了头发,才能重获自由。
还有一个我们都知道的励志发型,就是清朝人的发型,它是把四周的头发都剃光,只留中间一点点,然后梳一根大辫子。这是什么含义呢?其实这就代表着清朝人的一种志向,叫做削平四夷,定鼎中原。就是把四周的敌人全都打败,雄霸中原。这是一种典型的通过发型来表达志向的方式,所以清朝人的发型堪称经典励志发型。
头发的疾病
白发与脱发,中医认为,头发跟人体内,两条经脉的气血最为相关,肾气和肝气。头发黑不黑,是否润泽,和肾气有关,也就是说发为肾之化。
肾主黑色所以头发是否乌黑靓丽,实际就是跟肾的好坏密切相关。头发是否滋润,也是因为肾主收敛,如果肾收敛能力特别强的话,头发就滋润,还不容易脱发,反之,肾虚的话肾经收敛不够,就容易脱发。
头发的生长速度跟肝气有关,因为肝主生发,头发还有个别名就是血余,即是血之余。所以肝血不足,头发就会变白,变的干枯,也会导致脱发。
秃顶是典型的脱发疾病,属于肾气发散过度。
1、秃顶:
中医讲秃顶属于肾气发散过度。
2、头皮屑:
头皮屑的问题叫做阴盛阳虚。就是肾精敛不住虚火,虚火上炎,总在上面飘着,时间一长,头皮上的经血慢慢变得偏少,于是头皮就得不到滋润,产生了头皮屑。
3、头油多:
脾、肺之病。脾气输布太过,肺气下降功能就不够了,人体油脂往上飘,致使头出油。
4、发白与脱发:
头发黑不黑,是否润泽跟肾气相关。从中医的理论上来讲,秃顶属于肾气发散过度,肾气的过度耗散就意味着人的性欲会比较强。
有的人掉头发只掉头顶的,这一是与前面提的肝血有关,同时还跟脾胃有关。这种人在平时的生活中无端思虑过多,而且常想些没有用的,思则气结,人想得多了就会把气机结住,这叫做思伤脾,同时还会伤血,于是就造成了头顶掉发。
头发的生长速度:
跟肝血相关,因为肝主生发。头发还有一个别名,叫做血余,即发为血之余。所以肝血不足,头发就会变白和干枯,并导致脱发。
中国古代有一味药就叫血余,血余是一味很好的止血良药。这里我提供一个很方便的急救止血的小方法。比如我们带小孩子出去玩儿的时候,如果孩子不小心把头磕破了,在没有急救药品的情况下,可以先用清水把伤口清洗好,然后再把伤口周边的头发剪下来,拿打火机点着,烧成炭状,糊在伤口上,这样就可以达到止血的目的。
头发与脏腑的关系:
中医认为,头发与人的肾气和肝血最为相关,故称发为肾之精华,血之余。头发是肾的花朵,是肾的外观,肾主要是黑色的,所以,头发黑不黑与肾的好坏有密切的关系。如果人的肾气收敛能力强,头发滋润,不易脱发,反之亦然。
1、头发与脾脏的关系
中医学脏腑生理功能认为:人体气血津液的生化,依赖于脾所消化吸收的食物营养精微物质,因此,脾为气血生化之根源,又称脾为后天之本!故古代医学家有一句格言脾旺百病除,(意思是:如有病的人,若然脾气旺盛,食欲就正常,疾病就容易康复!反之,原来无病的,由于脾气虚弱,就很容易患上疾病。)所以,脾气健旺则气血旺盛。若脾气虚弱,食欲便会减少,则面色淡而无华,又脾气虚,则血少,血少则发无以得生。
2、头发与肝脏的关系
中医五脏学说认为:肝主疏泄、肝主藏血,具有调畅全身气机和血液的运行作用。所以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调畅,气血调和,经脉通利,则心情舒畅,情志活动正常......如果肝的疏泄功能不足,肝气郁结不畅,则脏腑气血不调,心情抑郁,疑虑、郁闷、或精神压抑,导致肝的藏血功能失常,则出现肝血不足,又因肝主藏血、肾主藏精,精血本同源故肝血不足发何生矣!
3、头发与肺脏的关系
肺在中医学中的生理特点:主气,呼吸......肺主皮毛......,肺气充盛正常者,则腠理实,皮毛润泽,反之则皮毛憔悴枯槁等现象。《难经.二十四难》说到肺气弗营,则皮毛焦,皮毛焦则津减去.....。津去者......则皮枯毛抑。(抑者:这里指头发停止生长或缓慢生......)
4、头发与肾脏的关系
肾藏精,其华在发。毛发的营养虽然来源于血,其生机实根于肾。肾为先天之本,是藏精之脏,不仅藏先天之本,还藏五脏六腑水谷化生之精气,即后天之精,能滋养脏腑和人体全部组织,是维持生命和生长发育的基本物质。
体内肾气的盛衰在外部的表现,能从头发上显露出来。再进一步剖析肾和毛发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肾中的精气对毛发的生理作用上,肾藏精,精生血,说明血的生成,本源于先天之精,化生血液以营养毛发。人的元气根源于肾,乃由肾中精气所化生。元气为人体生命运化之原动力,能激发和促进毛发的生长。
肾对毛发的生理作用主要有三种形式。
第一,肾精化生血液,营养毛发。
第二,肾精化生元气,激发促使毛发生长。
第三,肾精通过督脉和经气作用而充养毛发。
督脉从脊里分出属肾。故毛发的营养来源于气血,而其生机则根于肾。人体肾精充足,头发则发育正常,表现为浓密、光亮、柔润;反之则稀少、枯萎、不泽。故中医美发第一法即为补肾。
肝藏血,所以血液的正常运营,以及贮藏、调节,与肝密切相关。只有肝功能正常,全身各脏器及毛发才能得到血液的滋养。另外,肝主疏泄,当肝失疏泄,气机郁结时,可致气血运行不畅,毛发营养供应受阻。
血对毛发起营养作用。血营养全身组织和器官,同样也对肌肤、毛发起营养作用。血的运行,必然需要在气的推动下,上注于肺,行于经脉之中,均匀地分布于全身。发为血之余,血气旺盛,则毛发也旺盛,血气虚亏,则毛发枯萎、稀少或脱落。
由于血气和毛发关系密切,故当各种原因造成血液病变时,如血淤、血热、血燥等,将会引起毛发的病变,如脱发、白发。
传统医学认为,肾藏精,其华在发,肾气衰,发脱落,发早白,发为血之余;肝藏血,精血同源相互转化,所以头发生长的好坏与肝肾和气血有直接的关系,脱发患者多是肝肾两虚,气血亏虚。肝肾不足,则精不化血,血不养发,发无生长之源,毛根空虚而脱落;气血虚损,不能荣养全身,则可出现衰老现象,表现在外部可见脱发;突发的精神刺激或长期的精神压力也会造成气血肝肾亏虚而致早秃、脱发、斑秃等。
从头发的颜色看疾病
灰白发常属营养不足,见于甲状腺机能失调等。
许多人到了中年,以往乌黑亮丽的头发往往会出现不少白发,甚至有的刚二十出头的青年小伙和妙龄少女在某个早晨,也会惊讶地发现自己头上无故增添了几根白发。头发变白警惕疾病侵袭...
枯黄发大多属于肾气不足,精血亏损,常见于肝胆系统疾病。
黄褐色或淡黄色甲状腺功能低下;高度营养不良;重度缺铁性贫血和大病初愈等,导致机体内黑色素减少,使乌黑头发的基本物质缺乏,黑发逐渐变为黄褐色或淡黄色。
提示:经常烫发、用碱水或洗衣粉洗发,也会使头发受损发黄。
头发稀疏萎黄多见于小儿发育先天不足,还可伴有坐、站、行、说话、牙齿等五迟现象
少女头发黄可能是缺钙。
青春期钙的需要量也就特别多。常年在室内学习较少见阳光的青少年容易缺钙。因为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以促进钙质的吸收,没有紫外线的照射,吃再多的钙质,也不会长成骨骼。
头发干枯分叉易折断一般与人体缺少一些微量元素,如钙、铁、锌等有关,但具体还需到医院做详细检查后再对症下药。
头发的脱落
女性脱发:头发的脱落,对于女性来说,除个别的与遗传因素有关外,大多数非正常脱发发生在产后,从怀孕、产后到哺乳都会使女性气血不足,从而导致头发大量脱落。此时,通常以补血为主,平时也要多补充些当归、何首乌、大枣等。
男性脱发:受到脱发困扰的患者中,男性占大多数。中医认为,精血同源,男子脱发多与肾精有关。若过早出现秃顶,多是精神压力过大所致。所以,平时应保持心情愉快,注意减轻压力。
老年脱发:老年人脱发大多属正常生理发展规律,但若太严重,就可能是气血亏虚所致,通常倾向于补肝肾。
青壮年少白头
肾其华在发,发又为血之所余,血盛则发润,血亏则发枯,这句话说的是中医所讲的肾与血、发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头发的生长、脱落、润泽、枯槁,都与人的肾及气血有关系。
进入中老年期后,人的头发就慢慢开始变白了,这是由于肝血不足、肾气变虚造成的。青壮年甚至少年长白发俗称少白头,主要是由于血热内蕴、多忧虑、精神紧张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