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科 > 七种经典的中成药,组方有何特点?逸仙药师详解

七种经典的中成药,组方有何特点?逸仙药师详解

admin10个月前 (12-10)皮肤科23

作者: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陈楚雄

审核: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伍俊妍

中成药的历史悠久,历代医药典籍记载的中药方剂数以万计,其中大多数为中成药,如《伤寒论》的理中丸、乌梅丸、五苓散、小柴胡汤;《金匮要略》的肾气丸、麻子仁丸;《千金要方》的定志丸、磁朱丸、紫雪丹;《太平惠民合剂局方》的藿香正气散、逍遥散、至宝丹、参苓白术散;《小儿药证直诀》的六味地黄丸;《济生方》的归脾丸;《普济本事方》的四神丸;《宣明论方》的防风通圣散;《脾胃论》的香砂枳术丸;《丹溪心法》的左金丸、保和丸、大补阴丸;《外科正宗》的冰硼散、如意金黄散;《温病条辨》的银翘散、桑菊饮、安宫牛黄丸;《景岳全书》的左归丸、右归丸;等等,多不胜数~。

经典的中成药之所以被称经典,是由于组方合理,疗效确切,效果明显,为历代医家长期使用,并沿用至今,现代临床仍广泛采用。以下逸仙药师所介绍的七种中成药便是我们经常接触到的经典药品。

1、血府逐瘀丸(胶囊)

来源:古中医十大名方之一--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

组成:柴胡、当归、地黄、赤芍、红花、桃仁、枳壳、甘草、川芎、牛膝、桔梗。

方解:方中红花、桃仁活血祛瘀,通络止痛,共为君药。地黄、赤芍、川芎、当归、牛膝活血化瘀,宣痹止痛,以助君药之力,皆为臣药。柴胡舒肝解郁,枳壳开胸行气,桔梗开宣肺气,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共奏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之功。用于肝郁气滞、气滞血瘀所致的头痛、胸痛、内热烦闷、心悸失眠、急躁易怒、干呕、呃逆

特点:本方由桃红四物汤(桃仁、红花、当归、川芎、生地、赤芍)合四逆散(柴胡、枳壳、甘草、赤芍)加桔梗、牛膝而成。其中桃红四物汤活血化瘀,四逆散疏肝理气,加上桔梗载药上行,牛膝引瘀血下行。诸药相合,构成理气活血之剂,以活血化瘀而不伤正、疏肝理气而不耗气为特点。

2、补中益气丸(片)

来源:古中医十大名方之一--补中益气汤《脾胃论》

组成:黄芪(炙)、党参、甘草、白术、当归、升麻、柴胡、陈皮、生姜、大枣。

方解:方中炙黄芪健脾益气,升阳举陷,为君药。党参、白术补中益气,健脾和胃,升麻、柴胡辅助君药升阳举陷,共为臣药。陈皮理气和胃,当归补血和血,共为佐药。炙甘草补中益气,调和诸药,此方共奏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之功。用于治疗脾胃气虚,少气懒言,体倦乏力,内脏下垂,饮食乏味,不耐劳累,动则气短,气虚发热。

特点:补益药中配伍少量行气药物,既可调气机之升降,又使补而不滞;配伍当归补血和血,以防升阳之品燥烈伤阴。补气药与升提药配伍,以补气为主,以升提为辅,共奏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3、归脾丸

来源:古中医十大名方之一--归脾汤《济生方》

组成:党参、炒白术、炙黄芪、炙甘草、茯苓、远志、酸枣仁、龙眼肉、当归、木香、大枣。

方解:方中黄芪补脾益气,龙眼肉补气养血,二者共为君药。党参、白术补气,与黄芪相配,加强补益脾气之功,当归滋养营血,为臣药。茯苓、酸枣仁、远志宁心安神,木香理气醒脾,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加大枣调和脾胃,以资生化。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健脾,养血安神之效,用于心脾两虚之气短心悸,失眠多梦,头昏头晕、肢倦乏力,食欲不振,妇女月经不调,以及虚劳、中风、癫狂、眩晕、贫血、崩漏等见有心脾血虚者。

特点:归脾丸用参、芪、术、草以益气补脾,同时配伍养心安神药,意在心脾双补,重点在脾,脾旺则气血生化有源,方名归脾,意在于此。此方气血并补,但重在补气,气旺则血自生。另外,方中佐以木香理气醒脾,补而不滞。

4、六味地黄丸

来源:古中医十大名方之一--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

组成:熟地、山茱萸、山药、牡丹皮、泽泻、茯苓。

方解:方中重用熟地黄滋补肾阴,为君药。山茱萸补益肝肾,山药补养脾阴而补肾固精,共为臣药。泽泻利湿泄热,并能减熟地黄之滋,茯苓淡渗脾湿,并助山药健运,丹皮清泄热,并制山茱萸肉之温性,共为佐药。诸药相合,共奏滋补肾阴,清虚火之功。用于肾阴亏虚所致的腰酸膝软、头晕耳鸣、遗精盗汗、虚火上炎等。

特点:由《金匮要略》的金匮肾气丸中所载八味减去肉桂、附子而成,配伍上三补三泻,以补为用,是通补开合、滋阴补肾的经典名方。

5、逍遥丸

来源:古中医十大名方之一--逍遥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柴胡、 当归、白芍、白术、茯苓、 生姜、薄荷、炙甘草。

方解:方中柴胡疏肝解郁、和解少阳,为君药。当归、白芍养血和血,柔肝舒肝,助肝阴,又防柴胡劫肝阴,为臣药。白术、茯苓、炙甘草健脾祛湿、益气和中,薄荷疏肝行气,生姜降逆和中,共为佐药。使药甘草补脾益气,调和诸药。诸药共奏疏肝健脾,养血调经之功,用于肝郁脾虚所致的郁闷不舒、头晕耳鸣、胸胁胀痛、口燥咽干、食欲减退、月经不调。

特点:此方脱胎于张仲景四逆散、当归芍药散之法,专为肝郁脾虚脾失健运之证而设,有顺肝条达之性,故名道遥,清代著名医学家叶天士称赞其为女科圣药。而加味逍遥丸是在逍遥丸组方基础上加了牡丹皮、栀子,减去生姜,除了疏肝健脾,养血调经之外,还有凉血、清虚热功效,适用于肝郁脾虚兼有内热者。

6、小柴胡颗粒

来源:古中医十大名方之一--小柴胡汤《伤寒论》

组成:柴胡、黄芩、姜半夏、党参、生姜、甘草、大枣。

方解:方中柴胡和解少阳、透泄外邪、疏肝解郁,为君药;黄芩清肝胆之热,为臣药;党参、甘草、大枣益气和中,扶正祛邪,生姜、半夏和胃降逆,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共凑疏肝和胃、解表散热之功。用于外感病,邪犯少阳证,症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吐、口苦咽干。

特点:邪犯少阳,其经在半表半里,不可用汗吐下法,宜用和解之法,小柴胡汤是和解少阳最经典的方剂,被誉为少阳枢机之剂,和解表里之总方。《伤寒论》原文有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意思是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吐、口苦咽干这四种症状被归纳总结为柴胡四证,只要出现其中任何一种情况,小柴胡颗粒就能派上用场。

7、小青龙颗粒(合剂)

来源:古中医十大名方之一--小青龙汤《伤寒论》

组成:麻黄、芍药、细辛、干姜、甘草炙 、桂枝、五味子、半夏。

方解:方中麻黄、桂枝发汗解表,散风寒,为君药。干姜、细辛温肺化饮,兼助麻黄、桂枝解表,为臣药。五味子敛气,白芍养血,制细辛温燥伤津,半夏祛痰和胃而散结,共为佐药。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为佐使药。诸药合用,共奏解表化饮,止咳平喘之功。用于外寒里饮证之咳喘、慢性支气管炎。

特点:此方是治疗外感风寒,寒饮内停而喘咳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干呕,喘咳,痰多而稀,舌苔白滑,脉浮为辨证要点。此方多温燥之品,易伤阴,故阴虚干咳无痰或痰热证者,不宜使用,也不宜长期或过量使用。

古中医十大名方还有大承气汤《伤寒论》、五苓散《伤寒论》、温胆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因现代家庭用药不常用,或无对应的中成药,故不一一介绍。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xiaobingzhong.com/?id=14700

“七种经典的中成药,组方有何特点?逸仙药师详解” 的相关文章

中医治脂溢性脱发:六年的顽固性脱发,调好肝肾,头发自然长起来

中医治脂溢性脱发:六年的顽固性脱发,调好肝肾,头发自然长起来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曾江琴中医师。 脂溢性脱发,这个让许多朋友苦恼不已的问题,常常让人心情低落,甚至感到自卑。特别是那些长期与顽固性脱发斗争的患者,更是感到无比无奈。 为...

男性脂溢性脱发有哪些表现?日常如何护理?植发靠不靠谱?

男性脂溢性脱发有哪些表现?日常如何护理?植发靠不靠谱?

男性脂溢性脱发主要是什么表现呢? 男性脂溢性脱发又称雄激素性脱发或男性型秃发,通常表现为头皮油脂分泌旺盛,一般伴随以下典型症状: 1. 头皮瘙痒:由于头皮油脂分泌过...

这四类脱发证型中医辨证有妙方

这四类脱发证型中医辨证有妙方

脱发是成人比较常见的问题,脱发在人体,正常代谢过程中,会产生少量脱发,但是当身体发生,异常病变时,脱发量会增加,甚至出现头发稀疏、毛发干枯等症状。今天就给大家介绍,这四类型脱发,中医是怎么去...

总是掉头发?5种营养在作祟?是假的吧?别错过真相!快看!

总是掉头发?5种营养在作祟?是假的吧?别错过真相!快看!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最近,有没有觉得梳子上的头发越来越多,洗头时总是掉发?在网络上流传着各种关于掉发...

说说女性型脱发特点

说说女性型脱发特点

前期分别说了秃顶和斑秃,这次说说女性型脱发。 女性型脱发是女性最常见的脱发,又称为雄激素性脱发。女性型脱发在青春期就存在,但在绝经后更常见。家族中不论是男性还是女性有脱发情况的,女性...

光头养头发!脱发后是否应该剃光头?

光头养头发!脱发后是否应该剃光头?

很多人因为发生脱发,又急于恢复,听别人说把头发剪短养养头发,所以壮士断腕直接来个光头、留个半公分一公分养头发。也有些人以为把头发剃光了,就像刮胡子一样,经常刮头皮,刺激头皮,新的头发就能够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