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药店】偏头痛治疗新进展:八种靶向药物为患者提供新选择
偏头痛是一种普遍的神经系统疾病,表现为持续数小时至数日的剧烈头痛,常伴有恶心、呕吐以及对光线或声音的敏感性增强。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球约有13亿人受偏头痛困扰,中国是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患病率约为9.3%,女性患者数量约为男性的三倍,总患病人数约1.3亿。偏头痛的类型多样,包括典型偏头痛、普通型偏头痛、周期性偏头痛和基底动脉型偏头痛等,每种类型的临床表现各有差异。例如,普通偏头痛可能表现为单侧或双侧轻微头痛,而典型偏头痛则通常为单侧剧烈头痛,发作时间可从4小时到72小时不等。偏头痛发作前,患者可能会经历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等前驱症状,发作时可能伴随视觉模糊、暗点或闪光等视觉障碍。除了头痛,患者还可能经历恶心、呕吐、流泪、视觉模糊和头晕等症状。偏头痛的病程可能从几年到几十年不等。偏头痛的疼痛位置不固定,可能涉及单侧或双侧太阳穴、前额或后颈部,且疼痛位置可能变化。目前,偏头痛的药物治疗主要分为急性治疗和预防性治疗两大类。
随着研究的深入,科学家们发现CGR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在偏头痛的发病机制中扮演关键角色。偏头痛发作时,CGRP从三叉神经系统释放,与CGRP受体结合,引发脑膜炎症和剧烈疼痛。CGRP是一种由37个氨基酸组成的神经肽,具有广泛的生理作用,包括降低血压、舒张肾动脉和增加肾血流量等。针对CGRP的靶向药物代表了偏头痛治疗的最新进展。截至2023年11月,全球已有8款针对CGRP的偏头痛药物获批上市,包括艾伯维/默沙东Atogepant、Biohaven/辉瑞Rimegepant、辉瑞Zavegepant、艾伯维/默沙东Ubrogepant、礼来Galcanezumab、安进/诺华Erenumab、灵北Eptinezumab和梯瓦/大冢制药Fremanezumab。
1、依瑞奈尤单抗(Erenumab、安默唯):作为全球首个靶向CGRP受体的全人源单克隆抗体,依瑞奈尤单抗通过阻断CGRP受体发挥作用,预防性治疗偏头痛,并已获得多项国际和国内学术指南的认可。2023年9月21日,诺华宣布该药物在中国获批上市,每月仅需注射一次,用于成人偏头痛的预防。
2、瑞美吉泮(Nurtec® ODT):作为目前唯一能口服、同时用于急性期治疗和预防的CGRP偏头痛产品,瑞美吉泮是一种口服CGRP受体拮抗剂,已在美国及欧盟上市,并被多个国家的偏头痛指南推荐为新型治疗药物。
3、加卡奈珠单抗(Galcanezumab):最早于2018年获得FDA批准,用于预防性治疗成人偏头痛,并于2019年扩展适应症至发作性丛集性头痛。
4、Zavzpret鼻喷雾剂:作为唯一一个CGRP受体拮抗剂鼻腔喷雾剂,Zavzpret鼻内给药快速起效,为成人偏头痛的急性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5、艾普奈珠单抗:作为一种靶向CGRP单克隆抗体,艾普奈珠单抗在偏头痛预防性治疗中显示出显著的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
6、Atogepant(Qulipta):这是一种口服CGRP受体拮抗剂,专门开发用于偏头痛的预防性治疗。
7、Ubrogepant(Ubrelvy):作为首款用于治疗偏头痛的口服CGRP受体拮抗剂,Ubrogepant用于急性治疗成人偏头痛。
8、Fremanezumab(Ajovy):这是一种人源化单克隆抗体,通过选择性结合并阻断CGRP与其受体的结合,以皮下注射方式给药,用于预防成人偏头痛。
尽管有多种治疗选择,偏头痛目前仍无法彻底治愈。医学研究尚未完全阐明原发性头痛的发病机制,因此难以实现根治。然而,通过药物治疗和其他治疗及预防措施,有可能实现长期不发作的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