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调理方剂——风寒感冒
中医把感冒分为三种类型,风寒感冒、风热感冒和暑湿感冒。风寒感冒则多发在早春和晚秋季节,由于环境的改变,人们夏天吹空调、冬季吹暖风,使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的季节性不是十分明显。患者要根据自身症状判断感冒类型,正确服用感冒药,盲目服药不但适得其反,还会加重病情。 今天为大家介绍治疗风寒感冒的中药方剂——小青龙汤。
小青龙汤
【方剂名称】小青龙汤
【功效主治】外感风寒。恶寒发热,无汗,咳嗽喘促,痰多而稀,不渴饮,或身体疼重,肢而浮肿,舌苔白,脉浮或浮滑。(1)《伤寒论》: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2)《金匮》:溢饮;咳逆倚息不得卧;妇人吐涎沫。(3)《御药院方》:肺气不利,咳嗽喘急,胸膈烦闷,痰盛涎多,喉中有声,鼻塞清涕,头痛目眩,肢体倦怠,咽嗌不利,呕逆恶心。(4)《景岳全书》:时行风邪在肺,咳嗽喘急多痰,而阴寒气甚,邪不易解者;瘟疫,若伤风兼寒而发
【组成配方】麻黄(去节)、芍药、细辛、干姜、甘草(炙)、桂枝(去皮)各三两、五味子半升、半夏半升(洗)
【用法用量煎法】 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小青龙汤配伍相关的中药功效】
麻黄: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桂枝: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逆。
细辛:辛,温。归心、肺、肾经。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
干姜:辛,热。归脾、胃、肾、心、肺经。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
半夏:辛,温;有毒。归脾、胃、肺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
甘草:甘,平。归心、肺、脾、胃经。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五味子:酸、甘,温。归肺、心、肾经。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
特别提示:本文中医方剂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中医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另外,大多数是古方,可能有些药物如犀角,现在已经是国家保护动物,为了保持古方原样,未作更改替换,请自行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