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中药名真是敲好听呀
有些中药名真是敲好听呀
仙剑3里面的人名基本都是中药,这个应该很多人都知道呀
景天 雪见草 徐长卿(中药名就是徐长卿)
龙葵 紫萱(又名萱草,忘忧草,其实是黄色的......黄花菜)
花楹 重楼 飞蓬(一种常见的菊科野草,长得挺萌的)
其实中药有很多好听的名字,下面是一部分敲级好听的中药名,快来看看吧
最霸气的中药名——王不留行(长的委实有些娇小,一点儿也不霸气!)
比较美的名字:迎春 半夏 剪秋(剪秋罗) 忍冬 春砂仁 夏枯草 秋桑叶 冬葵子苏叶 银花 凌霄花 南星 南烛 冬青 繁缕 罗勒 落葵 翘摇 君迁子 慈姑 阿芙蓉(鸦片) 海月 雪蚕 夏冰 紫菀 款冬 忍冬 水苏 石蕊 杜仲 合欢 冬青 屠苏 山奈 青黛 沉香紫苏 辛夷 连翘 商陆 柏子仁 杜仲 香叶菟丝子 雪里青 百草霜 崖香
一些有武侠感觉的中药名:陵游(龙胆草)、鬼卿(藁本)、杜若、紫薇、蜚零、零榆、空青、宛童(桑寄生)、羽涅(明矾)、益明(地肤子)、解蠡(薏苡仁)、远志、蓝实、豺羽(蒺藜)、决明子、飞廉、辛夷、杜仲、白青、重台(元参)、水浚(知母)、石韦、殷孽、甘遂、白蔹、贯众、商陆、陆英、乃东(夏枯草)、石南
是不是已经暗自考虑给自家娃起个好听的名字了呢
▍版权声明:
○ 本文摘自网络,版权归创作人所有,我们尊重著作权所有人的合法权益,如涉及版权争议,请著作权人告知我方删除,谢谢。
舌诊——诊断胃病的一面镜子
舌诊在诊治胃病中也十分重要。如果虽病痛日久,但病人舌有瘀点瘀斑或舌色暗, 就不可认为久病必虚而妄补,必须标本兼顾。若病人舌淡而苔腻,是脾虚湿阻, 也不可纯补脾,应健脾化湿同施或先化湿后补虚。临床上只要苔腻,都可用藿香、 佩兰芳香化湿。就胃病言,不仅辨苔重要,很多情况下还可舍脉从苔。如因为胃中嘈杂烧灼,若口干而舌红苔黄而干,常用石膏、知母等甘寒清热生津;若口不甚干而苦,舌红苔黄而腻,则须用山栀、黄连、黄芩苦寒清热燥湿;若病人舌红花剥苔或无苔(镜面舌),是阴津内伤,常用乌梅、甘草等酸甘化阴或用益胃汤生津养阴。又如胃痛患者,若见舌色暗,或瘀点瘀斑,即用香附、郁金理气活血;以气痛为主者,用延胡索、金铃子;以瘀痛为主者,则加炒灵脂、制乳没或加用刺猬皮、九香虫等,这也是长期临证所得的一点体会。(董建华: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工程院院士,著名中医学家)
验案:1977年5月,我的父亲曾患肺炎发热,经某西医院治疗痊愈出院。但病愈后一直无食欲,间或胃痛,且胃脘胀满,在当地请中医治疗3个月而不愈,延至暑假我回家时,其症状有增无减,胃疼痛,脘账满,不思食,看前医所用处方, 或消食导滞,或者理气开胃消胀,或者破气止痛。我在未诊脉视舌时也觉得前医处方不谬,但诊舌见舌绛无苦,诊脉弦细略数,问之大便干燥。诊罢突然顿悟地联想起益胃汤方证,随即处下方:沙参12g,麦冬12g,玉竹12g,生地15g, 冰糖15g,生甘草6g,当即取药3剂。每剂药煎3次,兑在一起令频服,结果服一剂胃痛止,两剂食欲大开,大便通畅,脘胀立消。服完3剂后,持读3个月的痛苦随之消除。《温病方证与杂病辨治——张文选》
古道瘦马按:上述验案张文选教授在治疗其父亲的胃病时,就是抓住舌绛无苔的关键之处,果断处以益胃汤立马起效,令人拍案称赞。临床上我在遇到舌红苔薄或无时的胃痛胃胀病人,常用一贯煎加减,效果也是很好的,这里用方依据关键就在舌诊。所以临床上在治疗胃病时可以多参考董建华先生论舌之说。
▍版权声明:
○ 本文摘自《医灯续传》,版权归创作人所有,我们尊重著作权所有人的合法权益,如涉及版权争议,请著作权人告知我方删除,谢谢。
中药大剂量临床应用——薏苡仁
本品为禾木科植物薏苡的干燥成熟种仁。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主产福建、河北、辽宁。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 晒干,打下果实,再晒干,除去外壳,黄褐色种皮及杂质, 收集种仁,炒至微黄,或麸炒干燥入药。
【性味归经】甘、淡、凉。归脾、胃、肺经。
【功能主治】健脾渗湿,除痹止泻,清热排脓。用于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湿痹拘挛,脾虚泄泻,肺痈,肠痈,扁平疣。
【规定剂量】9-30克。
古今超大剂量应用
1.治湿毒流注薏苡仁二两(折合74.6克),金银花、茯苓各一两,牛膝、半夏、甘草、萆薢各五钱,肉桂五分。水煎服(《疡医大全》分湿内化汤)。
2.治肺痿吐脓血薏苡仁十两(折合144.2克)。杵碎,以水三升,煎取一升,入酒少许服之(《梅师集验方》)。
3.治疗肉芽肿性唇炎炒白术6克,薏苡仁60克(先煎),丝瓜络20克,牡丹皮10克,蒲公英40克,赤芍10克,金银花10克,车前草10克,白茯苓20克,桑白皮30克,川贝母10克,山豆根5克,水煮服,一日1剂,分2 次服完。治疗20例,均取得良好的疗效(许姜泽.中医杂志.1986;(1):33)。
4.治疗肠痈薏苡仁100克,炮附子、败酱草各30克。以水1000毫升,先煎炮附子30分钟,再薏苡仁及败酱草,煎取汁约500毫升,过滤,再加水500毫升,煎至300 毫升,过滤;三煎加水500毫升,煎至200毫升,过滤,三次滤液合并,分次服,每次200毫升,隔2小时服1次。共治疗25例,结果治愈21例,显效2例,无效2例(唐祖宣.等.北京中医.1987;(1):32)。
5.治疗腰腿痛薏苡仁45-90克,独活、当归各10 克,桑寄生18克,威灵仙15克,地龙10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10天为一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并另设常用剂量薏苡仁对照组,处方中各味药剂量不变,薏苡仁用量改为10-15克。共治疗65例,其中治疗组46例,对照组19例。结果表明:治疗组痊愈31例,显效8例,有效5例,无效3例;对照组治愈6例,显效6例,有效4 例,无效1例。治疗组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愈天数亦比对照组短(秦宗昌.江苏中医,1989;10(3):22)。
古今医论
1.《本草衍义》 薏苡仁,凡用之,须倍于他药,此物力势和缓,须倍加用即见效。
2.《本草正》 薏苡,味甘淡,气微凉,性微降而渗,故能去湿利水,以去其湿。故能利关节,除脚气,……但其功力甚缓,用为佐使宜倍。
3.《药品化义》 薏米,味甘气和,清中浊品,能健脾阴,大益肠胃。……,若咳血久而食少者,假以气和力缓,倍用无不效。
4.《本草新编》薏苡最善利水,不至损耗真阴之气,凡湿盛在下身者,最宜用之,视病之轻重,准用药之多寡,则阴阳不伤,而湿病易去。故凡遇水湿之症,用薏仁一、二两为君,而佐之健脾去湿之味,未有不速于奏效者也,倘薄其气味之平和而轻用之,无益也。
▍版权声明:
○ 本文摘自《今古中药超大剂量应用聚萃》,版权归创作人所有,我们尊重著作权所有人的合法权益,如涉及版权争议,请著作权人告知我方删除,谢谢。
中药大剂量临床应用——滑石
本品为硅酸盐类矿物滑石族滑石。主产江西、山东、江苏、陕西、山西、河北等地。采挖后,除去泥沙及杂石,生用或煅或制粉入药。
【性味归经】甘、淡、寒。归膀胱、肺、胃经。
【功能主治】利尿通淋,清热解毒,祛湿敛疮。用于热淋、石淋、尿热涩痛,暑湿烦渴,湿热水泻。
【规定剂量】9-24克。
古今超大剂量应用
1.治久痢不愈,肠中浸至腐烂,时时切疼,身体虚弱方 生山药,滑石各一两(折合37.3克),生白芍药六钱, 党参,白头翁各三钱,甘草二钱。水煎服(《医学衷中参西录》无水泽肠汤)。
2.治感冒久在太阳,热蓄膀胱,小便赤涩,或因小便秘,而大便滑泻;兼治温病初得,憎寒壮热,舌苔灰色滑腻方 滑石一两(折合37.3克),甘草二钱,连翘、蝉蜕 (去足)三钱,白芍药四钱。水煎服(《医学衷中参西录》宣解汤)。
3.治膀胱热急,小便黄赤滑石八两(折合115.36克),子芩三两,榆白皮四两,车前子、冬葵子各一升。水煎分三服(《备急千金要方》滑石汤)。
4.治下焦蕴蓄实热,膀胱肿胀,尿道闭塞,小便滴沥不通滑石,白芍药各一两(折合37.3克),知母、黄柏各八钱。水煎服(《医学衷中参西录》寒通汤)。
古今医论
近代医家张锡纯善长超大剂量应用滑石,常用量为一两。他认为滑石大剂量应用善于通络利窍,散解聚积,通利小便;而小剂量应用则可清利余热、暑湿。
按语
本品毒性虽低,因是矿物类药,其溶解度有限,因此超大剂量应用应该有一个剂量范围。
▍版权声明:
○ 本文摘自《今古中药超大剂量应用聚萃》,版权归创作人所有,我们尊重著作权所有人的合法权益,如涉及版权争议,请著作权人告知我方删除,谢谢。
属相为 牛、龙、羊、鸡、狗 的切记点击查看!
传承风水智慧,风生水起赢天下
如果你的运势不理想,身患重大疾病。情感婚姻、事业财运等不好,记住大先生的话:调理是硬道理、风水就在我们身边!
今天的风水知识就为大家讲到这里!若你有家居风水的任何问题,都可以添加天罡风水大师大先生的微信号【tgfsda001】进行交流,善生无量天尊!
专业学术,严肃易学,传播文化经典,打造智慧平台,传播正能量,天罡大师:擅长周易八卦、风水布局、奇门遁甲、梅花易数、麻衣神相。柳庄相法,阴阳宅堪舆之术,道家玄术,姓名学等,专注领域:企业投资咨询、建筑地产风水布局、家居风水布局讲座、名称策划等。
大师手绘道教开光
灵符,结缘请加微信号tgfsds001
李士军 天罡风水大师
李士军1969年出生,1988年遇易者高士藏老先生,并拜老先生门下,成为老先生关门弟子,随老先生习演《易经》,道家风水术,并深得老先生真传,得风水玄术之精华,并能:知其道,用其妙。多年来一直谨记师训:积善修德,正直仁义,之教诲,立于世间,取号天罡。
对: 风水堪舆,建筑风水选址,城市城镇风水规划,阳宅风水选址布局,寻龙点穴阴宅择地,安坛请神,撤坛送神,开光,驱邪除煞,商企风水,办公室风水等道家玄术精研通达,用之甚妙。
大师自幼随外祖父习武,学戳脚九枝趟子,1985年夏与北京随孙氏太极拳拳创始人孙禄堂之女孙剑云学习孙氏太极拳老架97式,1988年冬随恩师藏老先生学习八极拳大小拳架。

我命在我不在天,我运我造在德行。

弘扬中国国学文化,破除迷信,正视风水文化,精研《易经》信仰道教,学习风水先学做人,
独立之思想,
自由之精神

长按二维码,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进行关注
如果你的运势不理想,身患重大疾病。情感婚姻、事业财运等不好,记住大先生的话:调理是硬道理、风水就在我们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