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慎用”西医开的中成药:一名中医的肺腑之言!!
本公共号由协和医学院博士创建,与北京各大医院志同道合医生共同打造!旨在普及医学知识,传播健康理念!追求卓越,铸造精品!
但愿世间人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
先看看一个中医的亲身经历:
很多年以前,我去广州念书。广州的天气很炎热,加上水土不服。经常上火,喉咙痛,喝白水都嗓子痛。听本地的同学说这是上火,可以吃凉茶改善。我吃凉茶是可以缓解些,仅限于刚开始,再后来吃,凉茶当水喝都没效果,一吃了还胃痛。没办法只好去看医生,南方医院------广州数一数二的西医院,门口还挂着全国百佳医院金字招牌。想着要把这个病彻底解决,一大早去排队,花了两个小时挂到了一个耳鼻喉科的专家教授号。
再花一个小时排队,终于轮到我了,一进去,教授就问怎么不舒服,我说喉咙经常痛。他让我坐下,然后让我张开口,他检查望了望,你这个是慢性咽喉炎。给你开点药吧。我问,这个病可以治好吗?他没说什么,吃药看看吧。也不再多说,接着开药,整个过程两分钟。拿着处方去交钱,一看要49多块,妈呀,差不多是我半个月吃饭钱。想着,这个嗓子痛折磨我好久了,还是乖乖去拿药吧。
就这样交了钱,再花40分钟排队拿药。拿到手,满满一堆药,除了两盒头孢,其余是一堆中成药,有口服液,丸药,具体的也记得不是很清楚了。拿到药,按医嘱回去就吃吧,吃了三天,喉咙稍微好一点点。但是依然痛,再接着吃,就再也没有感觉了。吃到第四天的时候,开始腹泻,胃也胀胀的,一点胃口都没有。差不多还有四天的药,要不要再吃呢?想着要彻底治好这个病,还是吃吧,接下来又吃了两天。喉咙依然痛,天气太热了,夜晚又睡不好,第二天早上喉咙依然像冒火一样的干痛。胃越来越容易胀,都吃不下东西了,吃饭都跟完成任务一样,硬是塞进去,没吃口胃又胀了。这样我果断停了药,剩下的药没再吃。停了药,嗓子也还一样,只是肠胃没那么难受了……
这是我看西医的经历,后来学了中医,回过头去想想,那个教授开的中成药,成分基本都是大黄、黄柏、黄芩、牛黄、银花、连翘这类的成分。都是清热解毒,清热降火的寒凉药。本来吃了一段时间的凉茶,胃就有点不好了。再吃这些药,就伤脾胃了。
现在自己做了医生,临床又经常遇到吃中成药把脾胃吃坏的。他们大多是吃了西医开的中成药!!我并不完全否认西医。我跟西医也没有仇,作为一名医生只能要能解决患者的病痛,无论方法是什么我都不排斥的。但是,西医用中成药这挡事上,我又不得不反对。许多患者都有过跟我一样的就医经历。许多西医都开中成药,而患者从来都不会怀疑。也不知道中成药和西药的区别,中成药要对证才行,而不是对病治疗。
西医没资格开中成药
在中国,国家没有明文规定禁止西医开中成药,但实际上西医根本没有资格开中成药,因为中医治病用药跟西医有很大的差别,中医讲究辩证治疗,而不是根据病名来治疗。譬如说你感冒,一百个西医给你看,他们开的药基本都是一样。就是感冒药嘛。感冒了吃感冒药,这个老百姓都知道。还要西医开吗?
但中医不一样,同样的感冒不同的人,不同的病情阶段,反应出来的症状不一样用药也会有差别。中成药是根据常用的一些中药方剂制成的,用药也得辩证。西医根本就不会辩证
西医们在学习读书的时候虽然有简单学过一些中医知识,但仅限于几个概念,应付考试罢了,连皮毛都称不上。虽然许多西医都很贬低中医,但是他们在临床上却经常开中成药,起码有一个理由,即使在他们不会辩证的情况下用中成药都能取得一定效果。当然也有一些西学中的医家可以把中医中药用得很好,这个另当别论。
中医专业出生的人,临床了都未必能辩证清楚,用好药。别说那些纯西医了,不含糊的说,西医开中成药根本没有考虑到辩证!因为99%的西医根本就不懂中医的些理论,更不会根据理论来指导使用中成药。再说说上面提到的感冒,西医只有一种就是感冒,在中医里分为风热感冒与风寒感冒,如果不分辨清楚,把治风热感冒的中成药给风寒感冒的患者服,那是雪上加霜!
吃错中成药同样致命
一名患者告诉我说,他在地区人民医院内科住院治疗神经衰弱、抑郁症,一天西医给他开了两盒名叫脑灵素的补药。一位名中医则认为不妥,因为脑灵素含有鹿茸、人参等温补、兴奋性药物,而我存在阴虚火旺,经常烦躁不安、失眠,服了此药反而会加重病情。不能机械地按照医药书开药方(笔者注:医书上说脑灵素用于治疗神经衰弱),而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来辨证论治。他说他当时是公费医疗,他舍不得放弃那两盒价格不菲的中成药,还是到药房取了药,出院回家后将其孝敬给了他的母亲。谁知她老人家血压高,吃不得脑灵素,服了四五次后即突发脑溢血而亡,这使他后悔、悲痛不已!
由此看来,西医开的中药最好不要匆忙服用,最好先请中医把把关,听听他们的意见。因为中医懂得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来辨证论治,对中药更有发言权。
请转告您的家人和朋友们,
慎用西医开的中成药!
郑重提醒: 本文就目前国内中成药存在的问题提出作者自己的看法,不代表完全否定西医开的中成药,比如速效救心丸、丹参滴丸治疗心绞痛患者!
大医精诚 悬壶济世
有感于网络上良莠不齐的医学知识,害人不浅的健康谣言,一群志同道合的、满腔热血的青年医生们聚在一起创建此公共号,旨在普及医学知识,传播健康理念。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因公共号留言的特殊性和局限性,不能有效反馈留言;应很多良粉强烈要求,试运行良医济世之心血管群,范围主要包括高血压病、冠心病等常见病、多发病等健康知识的咨询。
郑重提醒:1.此群不定期发布心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权威、专业健康知识,免受谣言所困、所害,同时提供健康咨询,但不负责预约挂号。2.因医学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特殊性,疾病的诊断需要结合患者临床表现、既往史、相关检验检查,还有最重要的查体,所以网络咨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了减少漏诊和误诊,群内不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只进行相关疾病的健康知识的咨询,任何网络咨询都无法替代正规医院的系统诊疗!3.我们多是利用自己的零散时间或休息时间义务为大家回答问题,所以可能不能马上答复,请见谅;
4.请不要在群内闲聊,禁止一切网络推销和广告,一经发现,一律踢出。
5.因群人数已经超过100人,扫描二维码已经无法加入,请加管理员微信号或关注本公告号后留言,管理员把您拉进群。
长按住二维码三秒钟,点击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添加管理员!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关注后点击查看历史消息获得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本文主要内容来自网络,并结合临床医生的经验整理而成,主要是让更多人了解健康信息,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本文内容和图片来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