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病毒性流行性感冒中医药防治中药处方来了!
目前,病毒性流行性感冒高发,为做好流感等病毒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工作,指导合理应用中医药防治,根据中医专家结合广东省的气候、季节和人群特点制定了中医药预防方案和治疗方案。
一、预防方案
适用对象:防疫一线工作人员、密接人群、封控区重点人群及体质偏弱者。
治法:疏风解表、益气解毒。
方药:桑叶、芦根、薏苡仁、桔梗、五爪龙、薄荷(后下)、银花。
煎煮方法:中药饮片冷水浸泡30分钟,大火煮沸30分钟,薄荷后下5分钟。
服用方法:
1、15 岁以上者,每日一付。煎为两袋,每袋100ml。早晚餐后半小时服用。
2、3 岁-14 岁减半。
注意事项:80 岁以上、肾功能不全及孕妇慎用。
芦根
薏苡仁
二、治疗方案
本病属于中医疫病范畴,病因为感受疫戾之气,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咳嗽、干咳、少痰或无痰,咽痛,部分患者有腹胀腹泻、食欲不振等,老年人、伴有慢性基础疾病等重型/危重型高危人群可表现为胸闷、汗出、纳差、便溏或便秘等症状。
本病的核心病机为疫毒外侵,儿童及成人基本一致,以上焦病变为核心,主要病位在口鼻、肺,亦可累及脾、胃、大肠、心、肝等多个脏腑。
治疗上可参照以下方案加减治疗。
1.成人协定方(加减银翘散)
适应症:适合于15岁及以上的无症状、轻型患者。
治法:疏风清热。
药物组成:金银花、连翘、淡竹叶、杏仁、牛蒡子、淡豆豉、桔梗、甘草、葛根、北沙参、 桑叶、 陈皮。
服法:水煎服,每日1剂,水煎400ml,分2次服用,早晚各一次,餐后 30分钟温服。若发热、咽痛等症状明显,可增加至每日2剂,水煎服,分4次服用。
用量用法:每日一剂,分为2-3次餐后30分钟温服。连续用7-14天。体温超过37.5℃者,每日两剂,分为4次服用。
北沙参
葛根
2. 儿童协定方(健儿解毒方)
适应症:用于14岁及以下儿童无症状、轻型患者。
治法:清热透邪、化湿解毒。
药物组成:麻黄、生石膏、杏仁、生甘草、广藿香、生薏苡仁、芦根、桔梗、连翘、生山楂。
用量用法:每剂煎煮成100毫升,≤1岁儿童服50毫升,1+~5岁服 50~100ml,5+~12岁服100~150ml,12+~14岁服用150~200毫升;其中高热、病情急者,剂量可酌情加量。分2~3次温服,其中婴儿或服药困难的儿童,可分多次温服,每次5~10ml不等。
麻黄
广藿香
3.扶正解毒方
适应症:老年人、慢性基础疾病或体弱的患者。
治则治法:益气温阳、化湿解毒。
药物组成:淡附片、干姜、五指毛桃、皂角刺、金银花、广藿香、陈皮、炙甘草。
用量用法:每日一剂,煎取400ml(200ml/袋,共2袋),每次200ml(1袋),每日2次,餐后 30分钟温服。(使用颗粒剂则折算为相应剂量,温水冲服)。
淡附片
皂角刺
4.对症使用中成药
(1)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藿香正气丸(液、水),每次6g或10ml,每日三次。儿童剂量:5岁以下儿童,每次5毫升,每天3次。5岁以上参照成人。
(2)发热:体温超过38℃者,羚羊角粉或紫雪散,高热超过3日不退者,可使用安宫牛黄丸。羚羊角粉每次0.3g,每日2-3 次;紫雪散每次 1.5~3g,每日2次;安宫牛黄丸每次0.5丸,每日2-4次。
(3)咳嗽:急支糖浆,每次10-20ml,每日3-4次。
(4)发热、头痛、口苦咽干:小柴胡颗粒,每次1袋,每日3次。
(5)治疗失眠、焦虑:乌灵胶囊,每次3-4粒,每日2-3次。
(6)儿童兼有腹胀、腹痛、腹泻、哭闹不安、消化道症状明显者:四磨汤口服液,新生儿一次3~5ml,一日3次;幼儿一次10ml,一日3次,5岁以上一次15ml,一日3次:疗程 3-5天。
如有需要的群众可到封开县中医院治未病科、中医门诊咨询和开处方。
现阶段是流感的高发季节,县中医院免费向就诊群众提供中医药预防流感凉茶,设置在医院门急诊综合楼一楼志愿服务岗。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