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手术后应怎样调理脾胃?有哪些具体的方法或建议
肺癌手术后的患者,往往面临着身体虚弱、脾胃功能下降等挑战。合理的脾胃调理不仅能够促进患者的身体恢复,还能提高生活质量,为后续的康复打下坚实的基础。那么,肺癌手术后应怎样调理脾胃?有哪些具体方法和建议?
一、中药调理
中药调理是肺癌手术后患者恢复脾胃功能的重要手段。根据中医理论,肺癌手术后的患者常表现为脾胃虚弱、气血两虚等症状。此时,可选用具有健脾益气、补血养血功效的中药方剂进行调理。例如,四君子汤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组成,能够增强患者的体质,提高免疫力,同时有助于改善消化功能,减轻胃部不适症状。若患者体虚明显,则可加入黄芪、党参等补气养血的药物,以增强疗效。
二、饮食调理
合理的饮食结构和充足的营养摄入对肺癌手术后的患者至关重要。在饮食上,应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量,如瘦肉、鸡蛋、鱼类、新鲜蔬菜和水果等。同时,应避免食用油腻、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脾胃负担。温热性质的食物,如小米粥、羊肉汤、鸡蛋羹等,有助于改善脾胃虚寒的情况,可适当增加摄入。
三、生活调理
良好的生活习惯对肺癌手术后的患者恢复脾胃功能同样重要。应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长期熬夜和过度劳累。同时,应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定期复查以监测病情变化。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暖,避免受凉,以免加重脾胃负担。此外,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等,有助于增强体质,改善脾胃虚寒的情况。
四、心理调理
心理因素对脾胃功能的影响不容忽视。肺癌手术后的患者往往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焦虑情绪。这些负面情绪会直接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导致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因此,患者应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可以通过参加兴趣小组、与亲朋好友交流等方式,分散注意力,缓解焦虑情绪。
中医擅长调节病人身体环境紊乱,将同时扶正和抗癌,补充病人的元气,增强病人的免疫力和抗肿瘤能力,应及时配合治疗。袁希福老中医是非遗袁氏中医疗法第八代传人,中医肿瘤专家袁希福,郑州袁氏中医三联平衡疗法学术流派代表性传承人、郑州市基层中医传承特色疗法工作室项目首批唯一中医肿瘤专家,从事中医治癌40余年,出身于百年中医世家,自幼承继家学,博览医书,致力于为患者提供一对一的中医诊疗服务,帮助患者辨证用药,解决在肿瘤康复过程中的难题,累计诊疗患者超20万人次。
中医肿瘤专家袁希福治疗肺癌真实案例分享:
孟某,肺癌,2017年12月4日。
2016年患者因咳嗽住院检查,查出:右胸腔积液,右上肺占位,考虑肺癌。后到郑大一附院进一步完善检查,确诊小细胞肺癌。咨询医生该怎么办?医生告知:可以化疗,但是要做好心理准备,即使化疗,生存期也就三四个月了。这让患者感到前所未有的绝望,恰好这时候,他接到了妹妹打来的电话,没想到几近崩溃的把老父亲的病情告诉给了妹妹后,妹妹脑海里一下子想起自己有个熟人朱联合,4年前他也是被确诊是肺癌,现在四年过去了,前两天还看到他骑着自行车去买菜,跟没事儿人似的。于是他们立刻就去到朱联合老师的家里咨询情况,得知了朱老师是在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吃中药。2017年12月4日,子女带着老父亲的报告单来到希福医院就诊,袁希福老中医根据患者建议家属:小细胞肺癌适合化疗,中西医结合更好。家人听从了建议,在中药扶正元气的同时开始化疗,五次过后,情况恢复良好,几乎没有太大的副反应。2019年8月19日,患者再次复诊,表示:长胖了,身体各方面感觉都很好。CT上看肿块已经消失了。2023年4月近期回访,患者情况良好,一切稳定。
肺癌手术后的脾胃调理需要综合考虑中药调理、饮食调理、生活调理和心理调理等多个方面。通过合理的调理方法,患者可以逐步恢复脾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为后续的康复打下坚实的基础。中医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在肺癌手术后的脾胃调理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值得患者信赖和借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