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白头村”,村民无论男女老幼都长白发,专家调查后恍然大悟
在生活中,有不少年轻人都在因自己长出一头白头发而烦恼不已。
在大众的思想中,生白发意味着这个人要么是年岁增长了,要么就是令此人发愁的事太多了。
今天笔者为大家介绍一个河南的奇怪的村庄,
这个村庄里,大到七八十岁的老人,小到不满十岁的娃娃,几乎人人都生白头发。
更令人啧啧称奇的是:村中的村民外出打工,或者是村中的孩子出去上学,他们都没有再生白发的现象。
这是怎么回事呢?
白发村
今天我们要说的白发村,就是河南杞县江陵岗村。
江陵岗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一个小村庄,这里没有什么名胜古迹,也并非是什么旅游胜地,但是这个村子在十里八乡却是个有名的村。
邻村的村民习惯称江陵岗村为白头村,这就不免令人感到好奇:莫非村中有很多长寿的老人吗?
其实不然,江陵岗村之所以被称为是白头村,原因是村中的村民大到年近九旬的老人,小到不满十岁的娃娃,几乎人人都长着一头白发。
听到这个奇怪的消息后,记者驱车赶到了河南杞县的江陵岗村。
记者一进村,迎面就看见一些小孩在村口玩耍。
她向孩子们望去,发现这些孩子虽然留着短发,但是却很明显地能瞧出他们的头发大部分是白色的。
记者随便问了一个小朋友:我看你头发都白了,你今年多大了啊?
男孩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我今年10岁了。
记者大吃一惊:十岁正是一个娃娃无忧无虑天真活泼的年纪,但是眼前的这个少年却因为这一头白发显得那样的老成。
她有点不相信地问道:你才10岁,头发怎么就白了这么多?
男孩先是叹了口气,随后答道:我们村有很多人,他们十几岁就长白头发。
随后他身边一个小伙伴补充到:有的人比我们年龄小,还长白头发呢!
记者抬头向村中望去,村民们有的在村口边聊天,有的骑着车子扛着锄头下地干活。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有一头白白的头发。
进入村子,记者采访了几个村民:
家家户户几乎都长白头发,大家都不得不用染发剂。
我这头发白的都差不多了,现在不光我们,一些年轻人也染。
... ...
记者见多识广,关于白头发的基本知识也是略知一二,她问村民们:村里的经济状况怎么样?如果吃的不营养或者人体内缺盐都会导致长白头发的。
听记者这么问,村民们笑了:俺们村虽然不算跟富裕,但是温饱问题还是可以解决的。
一袋盐一两块钱,谁家还买不起吗?
前一阵子,县里的卫生部门为俺们村里所有村民还组织体检呢!
记者饶有兴趣地问:体检结果咋样?
村民一拍胸脯:身体没有毛病,尤其是村里那些20岁左右的年轻人,营养状况很不错。
听村民这么说,记者陷入了沉思:村民们生白发与营养问题不挂钩,那还能是什么原因呢?
出去打工的村民或者出去求学的学生都没有再长白发的情况
与记者同来江陵岗村的,还有一支调查小组。
见到江陵岗村村民都顶着一头白发,调查小组决定去村民的家里看看。
记者通过打听,村里头发白的最严重的就得属村头张武一家了。
调查小组决定先去张武家里了解一下情况。
在村民的指引下,小组与记者来到了张武家里,此刻张武一家人正在院子里扒苞米。
得知记者的来意,张武连忙将大家让进屋。
通过采访,记者得知张武10岁时就长白头发了,14岁开始就几乎离不开染发剂了。
张武用手指着一位满头白发的男人道:这是我爹,今年才44岁。
听张武这么说,记者这才开始细细打量眼前的这个白发男子,随后她摇摇头:您这个精神状况实在不像44岁的人。
从张武家出来,医科大学毛发专家吴艳先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她认为:村庄里同时出现村民头发变白的情况,这其中可能有遗传因素。某些家族因为受遗传基因的影响,从而导致家中孩子缺少或者难以吸收某些营养元素,使孩子出现少白头的现象。而张武一家就是活生生地摆在众人面前的例子。
紧接着,医院免疫科主任医师赵绵松先是对吴艳专家的提出的看法表示赞同:白头发的确是遗传物质之一,随后她话锋一转,发表了自己的想法:
但是在医学角度上讲,遗传性的少白头并非是百分百的遗传,它是有概率性的。江陵岗村的村民家家都有白头发,可以说几乎达到了百分百遗传,这未免有些太夸张了。
专家和医师各执己见,直到她们来到张武家隔壁的邻居家,这才找到了答案:
张武邻居家有一位满头白发的女子,这位女子是十几年前从外地嫁到江陵岗村的。
当初她嫁过来的时候,她有着乌黑亮丽的头发,但是从江陵岗村生活之后,没几年就长出了白头发。
外地嫁过来的人肯定与这个家族没有什么血缘关系了,但是这个人却和村中的人一样,生出了白发,这就说明:村民们长白发与家族遗传是没有关系的。
不缺营养,又不是遗传,这一下调查组的专家们都摸不着头脑了。
正在大家没有任何思路时,村中的村民们为专家们提供了一个新线索。
原来,从江陵岗村出去闯荡的打工人或者出去上大学的孩子们,回家时给家里人说过,他们说在外边呆的这几年几乎都没怎么用过染发剂,有人甚至连用都没用过。
这一线索使专家确定:令村民们长白头发的原因肯定能在村中找到。
除了白头发,村中得肾结石的人也不在少数
抱着这样的想法,专家们开始走访村中的其他村民。
一条胡同走访下来,大家坐在一起讨论走访结果。
讨论时,大家意外地发现:村中不光是白发村民多,患有肾结石的人也不在少数。
记者感到很好奇,她向附近来看热闹的村民们问道:你们其中谁得过肾结石吗?
村民们纷纷举起了手,记者粗略看了看,大半村民都得过这种病。
肾脏是人体重要器官,一旦肾脏出现问题,轻者影响健康,重者威胁生命。
那么肾结石与少白头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专家们查询了大量的资料,但是却发现肾结石与少白头之间丝毫没有任何关系。
但是在同一个村内,多人出现了两种一样的疾病,这不禁令人感到很疑惑:
究竟是什么因素,能导致村民们既患肾结石,又长白头发呢?
调查水土,果然有发现
专家们随后将问题根源指向村中的水土,他们认为:村中人既然生活习惯与其他村子一样,那么问题一定出在吃喝上。
专家们在村子里采集了一些土壤还有蔬菜样本带到城里研究,一周时间下来,调查结果出来了:
江陵岗村的土壤和种植的蔬菜,无论是环境还是质量,都符合国家的标准。
既然不是吃上出问题,那就研究研究村民们喝水的问题。
专家再次来到江陵岗村,在与村民们谈到水的问题时,有村民就反应说本村的水既苦又咸,还有种淡淡的涩味。
专家精神大振:说不准正是村中的水有问题!
原来,村子附近并没有大型水库和河流,所以家家户户都喝的是地下水。
村东头和村北头的井水,既苦涩又咸,十分不好喝;而村子西边和南边的井水相对来说则好喝一些。
专家们兵分四路,对全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村民展开随机走访。
走访后,四组专家研究数据发现:住在村子东边和北边的村民,得肾结石和生白发的情况非常常见;而住在村子西边和南边的村民,得肾结石和生白发的情况则少很多。
专家们将村子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四口水井里的水采集了样本带了回去,并且取了一些村民的头发,带回去进行详细检测。
几天后,检测结果下来了:
村中井水的汞、镍、铬、铅元素都超出了国家规定的地下水水质标准;江陵岗村村民的头发中,镍元素也是普通人头发里的镍元素的十倍之多。
随着镍元素的增加,头发从黑色变成白色就一点也不稀奇了。
地下水水质超标并不一定是工厂污染,也许是地下水开采量过大,导致地下水水位低很多。
在压力的作用下,周边的矿物质就会向这边倾过来,从而导致水质污染。
环保部门对江陵岗村浅层地下水进行检测,被污染的深度竟然已经达到了50米之深。
当地有关部门在得知江陵岗村村民的遭遇后,拨出专款来为村子打深井,从而寻找新的安全水源,并且对村中的水源进行综合治理,让村中的村民都能喝上安全纯净的饮用水。
结语
自然界的一切事物中,唯有水最珍贵。
水并不是用之不竭的,虽然地球70%的面积被水覆盖,但是可供人使用的淡水却仅仅占全球水资源的2.5%。
笔者在此呼吁大家:珍爱水资源就是珍惜人类的生命,珍惜大自然的生命。不要让人们的眼泪成为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