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科 > 脾阳虚和肝肾阴虚——脾胃虚弱是本质,脏腑失调是关键

脾阳虚和肝肾阴虚——脾胃虚弱是本质,脏腑失调是关键

admin10个月前 (12-11)皮肤科18

脾与胃相表里,为后天之本。脾胃一怕生,二怕冷,三怕撑。脾统血,脾为痰之源。脾阳虚,便稀。脾阳不足的人肌肉酸懒,不爱活动,情绪抑郁,疑心过重。有胃火的人易便秘。

肾为先天之根。肾主骨,参与钙的代谢。后背,脊柱,颈椎等骨均由肾管。肾主生殖,"肾气足,八十八可得瓜"。女性的子宫、乳房、卵巢均由肾气濡养。肾主血粘稠度。肾为喘之源。肾阳虚:怕冷;肾阴虚:怕热。肾阳不足则易生恐惧心理、多疑少自信。

肝胆相照。肝主怒,在五色中主青,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常有"气的眼眶子发青,""气的直流眼泪,""气的直抽筋儿"的现象。所以肝不好的人易发怒。如何养肝? "人卧则血归肝"通常熬夜的人群由于子时前不能入眠,极易伤肝胆。肝如人体的血库,有藏血功能。如肝阳亢:眼凸胀红痛,性情急躁;肝阴虚:眼内凹干涩黑眼圈,眼疲倦,性情焦躁。一般来说肝气、胆气不足的人,易胆小、目倦神疲,腰膝酸软,多梦少睡。

脾胃虚弱是本质,脏腑失调是关键

慢性胃病患者饮食不节、劳倦所伤是其发病最常见的病因;脾胃虚弱、运化失常是决定性因素;七情所伤、络脉瘀阻是最基本的病理基础。

脾胃病是由于正气虚弱、因虚导致脏腑功能失调,体内代谢产物停滞而成为虚实夹杂之证。临床上虚的病理表现一般多为五脏的气血阴阳不足;实的病理表现则为六腑、经脉、五官七窍等被气、血、痰、湿、水、食等阻滞。脏腑功能失调多表现为肝脾不合、肝气犯胃。倘若木来克土,犯胃则不能食,犯脾则不能化。

另外,脾为戊土属阴属脏,胃为己土属阳属腑。脏宜藏而腑宜通,藏者藏其阴阳、气血、津液、精微。腑通之意是六腑以通为和、为顺,两者协调五脏之功能活动,从而发挥阴阳互用、升降有序、输布有常的生理作用。

其中,脾气虚弱,肝木因而乘之,肝强木郁,其气犯胃是导致脾胃病病机复杂的重要因素。孙教授在临证当中,紧紧抓住脾胃病脾胃虚弱、脏腑失调这一主要病理要素,本着虚者当补、壅者通泻、乱者疏之的治疗法则组方用药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形成了一大批自己固定的患者群,受到各方的肯定。

达肝醒脾,善用疏补法

脾胃乃后天之本,太阴湿土病则寒化、湿化,生痰滞气;胃为阳明燥土,病则热化、燥化、伤阴、气逆;肝为将军之官,体阴用阳,肝强则克脾,脾弱肝则乘之。因此,在临床实践中达肝醒脾、善用疏补。

临证中,常见之慢性萎缩性胃炎、胆汁返流性胃炎、过敏性肠炎等。其共同症状有:面色萎黄,乏力纳呆,胃脘痞满,或胀或疼,反酸,呃逆,口苦,腹泻或便溏或便秘,心烦失眠,舌脉均见虚证之候,每遇饮食生冷、刺激,饮食不均或生气,劳累均复发或加重。此类脾胃病患者多系脾胃虚弱,肝木乘之,治疗当健脾益气,疏肝和胃,宜用柴芍六君子之属御之,当收殊功。

中医学认为,肝胆与脾胃在生理上是木土相生关系,即所谓土得木而达,木赖土以培之,而在病理上则相互影响。若肝气横逆则木旺乘土,木郁不达则中焦壅滞,肝火亢盛则灼及胃阴。

《内经》的邪在胆,逆在胃正说明了肝胆与脾胃病理上相互影响后所出现的气机变化。临床上一部分胆汁反流性胃炎与反流性食管炎病人常出现的口苦、呃逆、返酸诸症,多系肝胆郁热、胃气上逆所致。

因此,脾胃病患者病位虽在胃,但病机与肝、胆、脾等脏腑密切相关,而脾胃多表现为虚实掺杂,寒热错杂。虚主要表现脾胃阳气虚,胃阴不足,实则气滞、血瘀、湿滞;寒多由积冷成寒、脾胃阳气虚弱而寒自内生;热多由过食肥、甘、辛辣食物或胃阴不足所致。因此,在治疗上当灵活运用甘缓以治脾胃之虚,佐以达肝疏补、辛开苦泻,以治气机之壅、寒热之偏弊。

善治脾胃, 注重升降

胃脘痛不外乎外感六淫,或内伤于饮食,而导致胃脘痛的病机为饮食不节,伤及于胃,脾胃虚弱,不能消受;七情六淫之火时伤于中,膏粱厚味郁积于内,胃阳不足,阴寒凝结等,终致太阴升降失司,作痛于胃脘。调理时应首重虚实,再论寒热,顾其病体,药以权衡,机其升降。

法宗脾胃为本,辨治复杂它病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气为肺主,脏腑各有所生,血为心行,五脏之间相互作用,肝为之一藏,精为之一化,既为化生之源,又为转化之所,九窍五官彰显之。因此,由于生理上的相互关系,终归出现脾胃一伤,五乱互作的病理过程。在临证当中,法宗脾胃为本,辨治它病,使这一学术思想得以充分体现。如对于各种消化道肿瘤,大体早中期者体力未衰,气血未伤,可偏重攻邪;若在晚期,气血衰败,当以扶正为主,但也不能忘记攻邪。扶正的总原则是以健脾、补肾为要点。

治疗定位于脾胃肾,从扶正、活血、解毒三大治则出发

降胃气的中药成分

沉香温中降逆,可降胃气以治疗胃寒气逆呕吐,又能温肾降肺,用于肺肾气虚,肾不纳气的咳喘日久;旋覆花味苦主降,性温,可消痰行水降肺止咳平喘,又能降胃止噫止呕;代赭石重镇降逆,既降肺气以止咳平喘,又降胃气,常与旋覆花相须使用,以治痰浊停胃之噫气呕吐。枇杷叶,性微寒,能清降肺胃之气,既化痰止咳,又治胃热气逆之呕吐,呃逆。而丁香,虽为降胃止呃要药,但没有降肺气功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xiaobingzhong.com/?id=22671

“脾阳虚和肝肾阴虚——脾胃虚弱是本质,脏腑失调是关键” 的相关文章

产后脱发一抓一大把,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怎样预防?

产后脱发一抓一大把,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怎样预防?

熬过了漫长的40周孕期,终于迎来了新生命,这本来是件让人幸福的事情。 但是当一切在慢慢恢复原样的时候,却有一件事让妈妈们揪心不已,那就是头发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脱落。 不管是...

从中医论脱发的辨证论治

从中医论脱发的辨证论治

中医认为,发为血之余、肾之华,与脾胃、肝、肾都有密切的关系。肝藏血,肝血充分,头发就能有充足的供血;脾主运化,负责把营养成分运输到全身,包括毛发;肾中精气是人体的根本,头发的生长、健康状态的...

95%的脱发都是这些原因导致的,脱发如何自救?

95%的脱发都是这些原因导致的,脱发如何自救?

脱发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这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但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脱发的问题,还需要从病因入手,只有清楚病因才能对症治疗。当知道脱发病因后,脱发早期还要知道如何自救,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吧。...

雄激素性脱发的纯小白式防脱治脱指南,尤其是雄脱的,你最好看看

雄激素性脱发的纯小白式防脱治脱指南,尤其是雄脱的,你最好看看

写在前面: 本文针对的是纯小白,针对刚刚开始了解脱发的朋友们,因为最近有不少朋友都会问我一些很基础的东西,这些东西对于懂得人来说可能很简单,但是解释起来又很麻烦,网上虽然也能搜到,但...

经常脱发是怎么回事?很少人知道的原因:身体里缺乏这种维生素

经常脱发是怎么回事?很少人知道的原因:身体里缺乏这种维生素

近些年来关于发际线的问题一直被热议,很多人才二十多岁,发际线就开始往后移。发际线后移意味着开始出现脱发。以前,脱发是中年人才会出现的事情,现如今年轻人也逃脱不了它的魔掌。脱发不仅会...

俗话说十油九脱,出油容易导致脱发,这6个出油的原因你都知道么

俗话说十油九脱,出油容易导致脱发,这6个出油的原因你都知道么

现在很多办公室年轻人,白天喜欢吃油炸食物、喜欢烧烤、喜欢奶茶,并且长时间对着电脑,被不少网民戏称油腻的一代人。除此之外,晚上熬夜打游戏,熬夜追剧、加班,没事也要打开手机拖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