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及时,扼杀早癌——我院脾胃病科再次成功开展一例胃镜下黏膜下剥离术
病例回顾
两个月前,一直身体健康的晋城61岁的赵阿姨开始烧心、反酸和腹胀,莫名的病痛让她的生活蒙上了阴影。赵阿姨在当地医院进行了一次胃镜检查。检查结果显示她患有反流性食管炎。医生开了抑酸药,一个月下来,症状似乎有所缓解,但每当夜晚,那难以忍受的烧心感依旧如影随形。

为了寻求更好的治疗,赵阿姨踏上了前往省城医院的求医旅程。经亲戚介绍来到了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找到了脾胃病科李佩芳副主任医师。李佩芳认真聆听了赵阿姨的病情变化,发现事情并不简单。于是马上为患者重新进行了胃镜检查。果不其然,这一次的检查发现了一个之前未被注意到的病变,随后的病理检查给了赵阿姨一记重锤——那是胃癌的早期征兆。

刻不容缓!李佩芳立即向脾胃病科主任安彦军进行了汇报,并及时协调内镜团队及手术室。安彦军利用午休时间为赵阿姨实施了胃镜下黏膜下剥离术(ESD)。手术成功开展,病变组织被彻底切除,将胃癌扼杀在萌芽状态。
/ 没有突然发生的肿瘤 只有突然发现的肿瘤! /
赵阿姨的病例给所有人起到了警示作用。烧心、反酸,腹胀这些看似平常的消化不良症状,竟是胃癌早期的报警信号。

我国是胃癌高发国,发病率排在第4位,死亡率排在第3位,每年约有17万人死于胃癌 ,几乎接近全部恶性肿瘤死亡人数的1/4。
01 早期胃癌
早期胃癌是指癌组织浸润仅限于粘膜层及粘膜下层者均属早期胃癌,判断早期胃癌的标准不是其面积的大小和是否有局部淋巴结转移,而是其深度。
02 早期胃癌的表现
一般来说,70%的早期胃癌患者自觉一切正常,或者仅仅有上腹部不适、腹部胀闷感等一些类似于慢性胃炎表现。这些轻微的表现,很容易被忽视,当作小毛病而失去警惕,结果一失足成千古恨。等到典型症状出现的时候,往往都已经是进展期,甚至是晚期了。

03 胃早癌的危害
胃早癌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40~60岁多见,男多于女,约为2:1,胃癌可发生于胃的任何部位。
由于缺乏癌症的筛查意识,很多人普遍在疾病中晚期的时候才发现,错过了治疗疾病的最佳时间。以早期胃癌为例五年生存率已达90%,而中晚期胃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不足30%。一个早期癌症的治疗费用大概是2万-3万,不需要开刀,不需要化疗,不需要放疗,不需要其他辅助治疗。但如果是晚期癌症,动辄就是几十万、上百万的开销。
04 胃早癌筛查必备条件
1、主动接受胃镜检查的意识;
2、内镜下早期发现亦不容易,需要拥有高度的责任心、拥有扎实的理论与操作知识;
3、高清内镜、色素染色、放大内镜、超声内镜、病理等技术辅助共同协同诊断。

05 胃早癌如何发现
胃早癌防治,需及早行动,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发现一例早癌,挽救一条生命,幸福一个家庭,通过及早的检查和微创诊疗手术,早诊早治可以改变一个患者的预后。强烈建议胃癌高危人群进行内镜筛查。
06 胃癌高危人群
(1)既往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肠道息肉、恶性贫血等癌前疾病,有胃粘膜中度肠上皮化生、上皮内瘤变等癌前病变。
(2)有胃癌、食管癌、大肠癌等消化道肿瘤的家族史,包括父母或兄弟姐妹等。
(3)有腹胀、腹痛、恶心、呕吐、吞咽困难、黑便、血便、烧心、纳差等症状。
(4)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也是致癌因素。
(5)高盐饮食,平均盐的摄入量每天应大于20克。
(6)喜欢吃烟熏、煎烤、腌制的食物。
(7)抽烟,平均每年大于200支。
(8)重度饮酒,平均每天酒精量大于50克。
07 胃早癌的预防
预防胃早癌应该严防病从口入、务必根除幽门螺杆菌、定期胃镜体检是发现诊断早癌的最好武器及金标准。凡是年超过40岁,不管有没有症状都要做一次电子胃镜检查,有症状的更要立即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