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汇#【中药的服用时间】

中药饭前还是饭后服用,是根据病情和药性而定的。
1、饭前服(一般在饭前30-60分钟)
病位在下,应在饭前服药,以使药性容易下达,如肝肾虚损或腰部以下的疾病。肠道疾病的治疗,也宜在饭前服用,因为在空腹状态下,药液可以直接与消化道粘膜接触,使药液更快地进入胃肠道,被更多的吸收并发挥作用,不致受胃内食物稀释而影响药效。
2、饭后服(一般在饭后15-30分钟)
病位在上,应在饭后服药,以使药性上行,如治疗心肺胸膈、胃脘以上的疾病。对胃肠刺激的药物,饭后服用可以减轻对胃肠粘膜的损害。毒性较大的药物,也宜在饭后服用,避免因吸收过快而发生不良反应。
3、睡前服(一般在睡前15-30分钟)
有些中药可以睡前服用,如补心脾、安心神、镇静安眠和治疗遗尿症的药物,这些药物睡前服用能使药效及时发挥作用。
4、空腹服(一般是早饭前1小时)
滋补药、驱虫药、润肠泻下药和治疗四肢血脉病的药物都宜空腹服用,这样可以使药物迅速进入肠道充分吸收,并保持较高浓度而迅速发挥药效。
5、顿服(煎好后立即服下)
一般适宜于病情比较急的患者,如高热性疾病、传染性疾病、小儿急症等亦采用顿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