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古今研究:海马

刺海马
一、典籍摘要
《本草拾遗》:治妇人难产。
《品汇精要》:调气和血。
《本草纲目》:暖水脏、壮阳道、消瘕块、治疗疮肿毒。
《本经逢原》:阳虚多用之,可代蛤蚧。
《海南介语》:主夜遗。
《宝本草折衷》:能补元阳。《饮片新参》:腥温甘平。温通任脉,强阳消瘀,治难产及血气痛。
《本草新编》:入肾经命门。专善兴阳,功不亚于海狗,人未知也。更善堕胎,故能催生。
海马之功用,不亚腽肭脐,乃人尚腽肭而不尚海马,此世人之惑也。谁知海马不论雌雄,皆能孛兴阳道。若腽肭脐,必须用雄者始效,贵价而买,乃是赝物,何若用海马之中用哉。

《玉楸药解》:味甘,性温,入足少阴肾、足厥阴肝经。暖水壮阳,滑胎消癥。海马温暖肝肾,起痿壮阳,破癥块,消疔肿,平痈疽,催胎产。
二、现代研究
成分:主含蛋白质,尚含甾体、氨基酸、脂肪酸及微量元素等。
作用:本品有性激素样作用,能调节免疫、抗血栓、抗脑损伤,以及增加子宫、卵巢重量,提高抗应激能力等作用。
药理:克氏海马的乙醇提取物可延长正常雌小鼠的动情期,对去势鼠则可出现动情期,并使子宫及卵巢重量增加。以小鼠前列腺、精囊、提肛肌的重量作指标,海马提取液表现雄性激素样作用,其效力较蛇床子、淫羊藿弱,但比蛤蚧强。
